領薪水當天是快樂的日子,象徵辛苦的一個月,終於得以收穫,感覺能自由支配生活。隨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但對於一部分的人來說,領薪水的前幾天卻是痛苦的日子,需要精打細算每一份錢,努力的限制自己,才有辦法靠著小小的存款,等到薪水下來的那一天。
我們可能以為這個是不愛存錢的西方生活。但殊不知,這也降臨在你我的生活圈。人力銀行調查指出,台灣39歲以下的青年勞工,收入扣掉支出,近 40 % 的人呈現財務赤字,代表一部分的青年扣掉薪水以後,其實是入不敷出的,他們都過著如同上述的生活,領薪水開心,過來刻苦努力的撐著,直到領薪水的日子到來。
本書作者江季芸,是一名大學助理教授,屬於擁有不錯薪資的中產階級,但是他自己還是發現,即便努力的工作,在結婚後,各種開銷接踵而來,導致存款仍然非常的少,最後決心要好好的理財,重新調整自己的價值觀,確保財務狀況的改善。而本書就是集結作者的理財經驗,書中有豐富的理財觀念與知識,並有豐富的練習與省思,帶讀者能透過每天五分鐘的閱讀,就能逐步改善自己的財務狀況。
重點一:記帳的要點在於檢討,不在紀錄
儲蓄往往是投資前的關鍵,有安全的儲蓄量,才能確保生活發生變動時,不影響投資的狀況。
而人們為了能好好儲蓄,採用的方法都是記帳,因此坊間有許許多多的記帳本與不同的記帳方式,想要協助人們藉由記帳的方法致富。 但人們往往流於形式,不停的紀錄各種消費,卻忘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回頭檢討消費,唯有記錄每一筆帳,透過次次的檢討,將每一筆款項分為「正常消費」、「浪費」與「投資」,最後才能不斷改善自己的消費狀況,慢慢地改善自己的儲蓄。
重點二:看懂消費主義的陷阱,才能節流
企業為了賺取更多的收入,因此會不斷的利用廣告、流行、折扣等方式,鼓勵人們不斷的消費,配合信用卡的服務,達到先享受後付款,直到人們陷入不斷消費的漩渦,而無法爬出。以下是常見的消費主義的陷阱:
- 促銷活動:購物時,會利用促銷的方式,鼓勵人們買更多,或是買更大包裝的產品,導致我們本以為是省錢,結果花更多的錢。
- 流行:人類是社會型的生物,因此會為了迎合別人,去跟上流行,深怕自己成為落伍的人,以新潮的事物填補空虛。
- 紓壓消費:有些人則是本身的心靈問題,認為賺錢就是要瘋狂消費,才能紓解工作上的壓力,因此他們會透過買買買,來紓壓,但殊不知,過度消費最後也會成為另外一種壓力來源。
以上的陷阱,我們其實心裡都明白,但往往還是會不小心跌入,因此還是需不斷的練習去拆解陷阱,才不至於在狀態不佳的時候,跌入消費主義的漩渦。
重點三:投資資產,而非負債
一些長輩,曾經在投資上吃過虧,就會把投資講的如同兇猛野獸,似乎會把人咬到沒有骨頭,常常說某人投資到傾家蕩產,導致流離失所。
但在這個通膨的時代,即便好好存錢,我們的存款仍會被通膨縮侵蝕,因此投資不單單是致富,更是讓財富保值的方式。
如富爸爸·窮爸爸所說,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買入他們以為是資產的負債。比如說買車,如果是為了更好的上班,它就可以說是好的資產,但如果是為了炫耀,它就變成一項負債。 因此在投資任何事物時,首先的第一步,要分析投資以後,它們產生的現金流是否會流向錢包,以確認該事物是否為資產再進行。
最後
這是一本適合社會新鮮人或想要重新學習財務知識的書籍,只需要透過每天五分鐘的閱讀觀念,還有後續的實際練習,就能將財務知識內化到自己的能力當中。
重點在於,別因為財務拮据,就逃避理財,學習它要像是呼吸一樣自然,自然它就能幫助我們通往夢想的道路。
本書適合閱讀的人:
✅月光族
✅ 社會新鮮人
✅面臨人生階段轉變者
書籍資訊
作者: 江季芸
書名:5分鐘致富練習
👉 點這裡讀墨
感謝您的閱讀,想要了解更多設計、行銷與商業好書,歡迎點這裡加入 👉 我的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