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是我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個不可控因素,卻深遠地影響著我們的一生。我們在童年時期所接受的家庭和學校教育,**常讓我們誤以為社會是友善且平等的。**深信只要善良、努力,就能把握機會,邁向幸福人生。
然而,隨著心智漸趨成熟,我們逐漸看清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不平等。出生於富裕家庭者,不僅能獲得優質的教育資源,甚至有機會每年出國增廣見聞。反觀出生於貧困家庭者,其家庭環境不僅不利於學習,甚至必須花費時間貼補家用。
踏入社會後,我們本以為終於可以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憑藉自身努力創造人生、追求夢想。殊不知,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非但沒有縮小,反而變得更為巨大。而不變的事實是,夢想依舊遙不可及。本書作者伽坦.巴葛,不僅沒有富爸爸,更從小飽受貧困困擾,難以獲得良好學習環境。但他並未向命運低頭,憑藉自身努力考入理想學府,最終也成為人人稱羨的銀行家。
但他並沒有滿足於此,他在工作期間,仍持續的追逐成為暢銷作者的夢想,最終,以首部作品《三個傻瓜》成功躋身暢銷作家之列。
而本書《要從人生谷底翻身,先學會吃掉大象》,是以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展開:一位因失戀而遲送午餐的貧窮外送員,引發了作者與其攀談的契機。從此,兩人約定每日送餐,透過持續的對話,逐步揭示成功人士的法則,這些法則不僅融合了作者的人生歷練精華,更承載了他長期對成功人士的深刻觀察。
以下是我比較有感的三個法則:
良好的體態,不僅關乎美觀,更是邁向成功所需的體力與意志力基石。
根據作者的親身經歷與長期觀察,他將「健康體態」視為實現夢想、攀登成功階梯的首要法則。此法則能為我們帶來三大益處:
- 美觀:人是視覺動物,尤其當工作能力難以立即評斷時,但眾多的研究,體態的美觀,自然就會比較有比較好的正面評價。
- 體力:追求成功階級,必然是困難重重的,有良好的體態,自然就會有足夠的耐力與活力,去好好的面對困難。
- 意志力與心靈健康:意志力是成功的關鍵要素。培養良好體態需高度專注與自律,因此持續運動、克制惰性,不僅能磨練堅韌的意志力,同時也能有效促進心理健康,緩解焦慮。
在台灣傳統社會,普遍將「會考試與唸書」視為成功的要件,因此讀書成績優異、擁有高學歷者常被定義為成功人士。
然而,在成長過程中,我們也常不自覺地將重心擺在繁重的工作上,誤以為追求工作卓越才是唯一的成功典範,這實為一大謬誤。
若一味專注工作而放棄運動,任由身體橫向發展,不僅有損美觀,更會賠上身心健康,進而拖累工作表現,阻礙邁向成功的步伐。
就如同作者的觀察所言,很多成功人士,往往都有持續運動的習慣,且體態都維持的不錯,因為他們深知唯有健康的體態,我們才有體力與活力去執行遠大的夢想。
拒絕廉價多巴胺,重塑大腦獎賞機制
多巴胺是重要的化學物質,是人體動作、記憶、動力與慾望的重要推手,因此只要我們做了某些事情,可以獲得多巴胺,我們就會一再的重複去進行。
在古時候,這種機制可以促使我們去突破困難,尋找食物,在獲取食物的中途,取得多巴胺,讓大腦享受成就的愉悅。
然而,這種原始的獎賞機制在現代社會卻遭受嚴重破壞。許多企業為刺激消費,正巧妙運用此機制,無形中掌控了我們。
如今,獲取多巴胺的方式變得異常廉價。只需打開網路,成人內容、社群貼文與短影音等大量刺激性資訊便唾手可得。
即使關閉網路,生活中仍充斥著各式廉價多巴胺誘惑,例如高熱量美食、熱門打卡景點,甚至吸菸等。
這種過度的刺激會打亂大腦的獎賞機制,導致我們即便面對再動聽的勵志書籍,也難以激發執行夢想、達成成就的動力
大腦一旦被這些廉價刺激所控制,便會將追求「一時的快感」奉為首要目標,隨時尋思如何立即獲得快樂,導致我們不知不覺地渴求飲料、影片等廉價多巴胺的滿足。
更可怕的事情是,多巴胺具有耐受性。過多的廉價刺激會導致愉悅感遞減,迫使我們像吸菸者或沉迷成人內容般,不斷追逐更強烈的刺激,才能獲得同樣的快感,最終形成依賴,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好在,大腦有一個重置的機制,要回復原本的狀態,就是要嘗試戒除東西三十天,大腦就會重置多巴胺,回歸基準值。
在戒斷期間,應盡量從事勞心勞力的活動,大腦會自動分泌多巴胺以緩解不適;或投入於具有挑戰性、具備長期目標的項目。
一旦多巴胺回歸基準值,我們便須有意識地保護並謹慎使用它。務必牢記:追求「辛苦多巴胺」能引領我們靠近目標,而沉溺於「廉價多巴胺」則會使我們偏離目標。因此,應將多巴胺導向真正有意義的成就。
學習「吃掉大象」的方法:萬用實踐分解法
如果要求一個人突然「吃掉」一整條大象,無疑是項不可能的任務。然而,若我們將大象分割成數個小塊,並堅持每日逐步「進食」,最終任何人都能憑藉自身力量完成這看似龐大的目標。
作者正是運用了這套「萬用實踐分解法」,成功「吃掉」了他人生的第一頭大象。
對他而言,這頭「大象」便是進入印度理工學院的聯合入學考試。面對這個看似龐大的目標,作者首先將其分解為不同「部位」:先劃分為化學、物理學、數學三大範疇,接著再細分為微積分、週期表、能量學、有機化學等更小的子目標。
接著便是關鍵的「堅持」:排定時程,每日按部就班地完成這些小目標。最終,當大目標實現時,便會體悟到最困難的並非目標本身,而是持之以恆的毅力。 透過這種分解法,作者不僅持續將各個「大象」般的目標逐一擊破,更藉此攀上成功的階梯。
此方法之所以奏效,在於它巧妙地利用了人類擅長完成短期目標、卻常對長期目標望而卻步的特點。透過目標的分解,人們不再畏懼龐大的任務,反而能積極投入、努力完成。所有偉大的成就,都奠基在長久不懈的努力之上。
最後
《要從人生谷底翻身,先學會吃掉大象》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提供成功方法的指南,更是一本激勵我們重新審視自身潛力、並勇敢面對挑戰的行動手冊。
作者透過自身從貧困到銀行家、再到暢銷作家的勵志故事,以及書中虛構對話,將這些深奧的成功法則轉化為具體且可操作的步驟。
最後提醒我們,每個人的出生與運氣,雖然都不可控制,但我們能通過選擇與持續的努力,最終一步步的邁入成功的階梯。
本書適合閱讀的人:
✅ 創業家、自媒體經營者或自由工作者
✅ 習慣拖延、難以行動的人
✅正在經歷人生低潮、職涯轉折的人
書籍資訊
作者: 伽坦.巴葛
書名:要從人生谷底翻身,先學會吃掉大象,改變底層思維,實現向上提升,活出更好自己的11條神奇法則
👉 點這裡讀墨
感謝您的閱讀,想要了解更多設計、行銷與商業好書,歡迎點這裡加入 👉 我的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