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這些歌騙走了10萬次心跳——Dream Pop不是甜美夢幻,而是用迷離的聲音偷走你理智。 它讓你明明知道不該沉迷,卻忍不住一遍又一遍放送,像愛上一場無解的幻覺。 你也想體驗這種既甜蜜又危險的悸動嗎? 點進去,小心別被音樂拐跑了靈魂。
Episode 33 — She Her Her Hers |「失重,永不止的徜徉聲音隧道」
第一秒就像墜入一條永不盡頭的光隧道。
五彩斑斕閃爍在眼皮下方,每一次鼓點敲擊,都是心臟輕輕撞上宇宙牆面。
我放鬆了,
不是因為平靜,
是因為那種—— 「就算什麼都不抓住,也能一直漂浮著」的迷離感。
這首不是單純的音樂,是一場靜默穿越。
Bloody Mary Girl — She Her Her Hers|「 失速中的靜止」
我不知道自己在哪。
音樂直接貼著腦膜,
不是柔軟,而是某種麻木的催眠。
節奏像遙遠的燈塔閃爍, 我被牽引,卻沒有要靠岸的意思。
眼睛張開,卻什麼都不對焦,
像靈魂還沒從夢裡下載回來, 這副身體只是自動運行著, 在音樂的低頻裡緩緩漂流。
不是放鬆,是一種意識懸浮的寧靜失控,
像某種儀式剛剛結束,但我還沒醒。
apocalypse — Cigarettes After Sex |「後世界的心跳聲」
有些聲音,不是響亮,而是讓人可以想靜下來聽清楚。
第一段進來的時候,
我腦中出現了一隻小貓般的存在。
牠窩在我胸口,呼吸如絲, 不是重量,而是一種細微而持續的撩動,
每一下呼吸都牽動著我的情緒節拍, 優雅、緩慢,但一觸即亂。
而第二重感覺,來得更晚也更深。
像送別時你沒流淚, 只是覺得「夠了」,一切都已經說完。 不是決絕,也不是捨不得。
是一種與這個世界達成和平協議後的沉靜,
沒了慾望,連悲傷都變得順滑無聲。
這首歌不是結束,
是最後一聲深呼吸。
Crying — Still Corners|「習慣成為一種默許」
我聽著這首歌,
感覺自己正重複著一件沒有靈魂卻無比熟悉的事。
不是悲傷。
也不是逃避。 而是那種「被設定好要繼續動」的感覺—— 就像地鐵重複進站, 就像早上那杯水自動滾沸, 就像我每次閉上眼,腦中都會浮現那道固定的畫面。
我正在哭,卻沒有感覺。
甚至,連這種麻木都變得熟悉,
熟悉到我不會拒絕, 也不想問為什麼。
這不是情緒,是程序。
Show Me How — Men I Trust|「我的舞步與世界無關」
我走在城市裡。
那些招牌、行人、車聲、霓虹—— 每天都一樣。
可我今天,沒有目的地。
不想去哪裡,也不想被誰看見。 但我感覺自己在舞蹈。
一舉手,一回眸,優雅得像在表演給世界看。
其實沒人在看,
街道也沒什麼變化, 只是我內心的節奏不同了。
我可以選擇從容。可以在千篇一律中,做自己的神明。
這首歌就像是腦內的背景音樂,
讓我在無趣裡,跳出自由的形狀。
分裂 – 王菲|「睜開眼,一切像夢那樣潔白」
黑暗中有一道光,穿透了我。
我睜開眼,不知道是甦醒,還是墜入另一場夢境。
耳邊有呢喃,像天使在說話,
卻又聽不清內容, 只剩一種既熟悉又遙遠的平靜。
「我存在嗎?我只是被想像出來的嗎?」
這首歌讓我感受到那種, 在邊界上遊走的靈魂——既清醒又飄浮,像個光影幻覺。
有時候我相信,那些你感受到卻說不出口的,就是真實。
只不過它太純淨,太脆弱,才選擇以音樂的方式降臨。
桃 – The Cheers Cheers|「像是宇宙對我耳語,說:別怕」
一開始,是像夏天黃昏的光,透進眼角。
我站在微光裡,耳邊開始浮出一個女孩的聲音,像在水裡唱歌——她說的是關於青春、關於失落,也關於一次還沒說出口的道別。
有點甜,有點迷,有點不真實。
像是夢裡的我,在櫻花樹下回頭看你,然後你不見了。
這首歌讓我想起,
我們都曾經以為自己能守住一個永恆的瞬間,
結果它還是像果實熟了就會墜落,一聲不響地離開手心。
但《桃》不是悲傷的。
它是一種 「我終於可以微笑說再見」的儀式感。
精選使用場合:
適合放空、不做夢、只靜靜存在的時刻。
午後獨處|地鐵穿梭中|睜著眼睡覺|解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