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的反思,比較偏向遇到甚麼問題就去想可能的方法;我這個月,想針對時間與系統架構來做反思。我要達成1張任務卡片的成果,最理想的時間單位是一周,但以輸出文章為實作依據的過程,遇到了一個大失敗案例,在失敗中我有意識到哪3個重要的時間點呢?我們一起給他看下去~
以下是失敗案例的整體內容:
- 【標題】

1
- 【關鍵提問區】

2
- 【白做的部分】

3
- 【實際產出部分】

4
我認為的3個實作失敗問題如下:
- 產出無關的永久卡片,未能幫助成果的推進
- 投入將近半天才完成文章內容與發布
- 預設一周,達成從任務到文章過程過於緊湊
接著會以,
理想: 任務系統希望達成
實際: 失敗範例的行為
未來: 調整方向與方法
來做復盤~
首先,產出無關的永久卡片,未能幫助成果的推進 :
- 在檢討之前,先來了解自己的永久卡片,依據1時間、2位置、3價值差異比較圖 :

- 所以初步理解,我這次的失敗是產生了無效的因果資訊,導致這些內容對寫文章發揮不出價值。
- 從我的失敗案例中,在【關鍵提問】圖中,可以看到紅色區塊1比較是本次重要的問題點,成果關於「流程」、「流程圖」,但在【白做的區塊】,明顯永久卡片的標題來看與成果不是直接相關。我只看到圍棋轉換的想法,但對於流程上的內容沒有甚麼進度可言。
- 回想當時,在萃取的過程,看到把圍棋轉換為其他概念,特別興奮,就一股腦的把永久卡片生成,並編碼歸檔,直到寫文章時,才意識到完全無法採用這些資源。
- 後續我認為「永久卡片」可視為一個覆盤的量化指標,所以在我的obsidian 管理任務卡片一覽表中,新增檢視永久卡片的數量,視為初步追蹤的調整。
- 我使用的是obsidian 的dataview 套件,簡單調整的畫面如下

接著,投入將近半天才完成文章內容與發布:
這將討論到任務卡片與文章之間的理想關係
- 在我的任務系統中,有提到一張任務卡片最基本的成果就是會有一篇的文章產生,我認為文章是濃縮解決問題的報告。
- 理想情況下,我當然希望達成任務後,即可生成一篇文章,當然現在已Ai工具我相信可以達成,也是未來我對自己系統有更明確的認知,也能熟練運用。不過在此之前,我希望能親自檢視整個架構核心的目標與達成標準,所以一篇長文的內容,我希望是從任務卡片中擷取起碼80%的架構。
解決問題的方向錯了,導致文章內容都要重新來過!
- 從上圖【白做的區塊】來看,我已經寫了將近10張卡片,這已經足以讓我產出短文結構,可擴充成長文了,然而想達成的方向完全不同,導致重新寫永久卡片與文章,又答應自己這是一周的任務量,所以必須在時間內完成,形成了很大的壓力。
- 當下寫完文章發布,讓我覺得時間過得很久,花費了很多的心力,幸好最後是有釐清出方向,讓我更知道可以怎麼去修正。
未來我可以這樣調整:
在任務完成前,就開始寫文章,並提高編輯的次數,確保方向的一致
- 未來在文章上的第一次更新點 : 寫出1張任務卡片的標題,以及回答完關鍵的提問就可以開始,因為這部分的資訊,我可以加工成文章的前言,作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向。
- 當我已經寫下前言,確保方向的動作如下 :
- 完成第1個執行的代辦
- 點開文章草稿,重讀前言內容,確認焦點
- 再來產出永久卡片
最後,預設一周,達成從任務到文章過程過於緊湊
回到系統當初設立的目標 : 任務卡片系統是練習解決永久卡片問題,並讓文章成為解決問題的MVP
- 一開始的我是在練習寫永久卡片,建構自己的筆記系統,實作發現永久卡片對我來說只是寫下筆記,看不出相關的主題與目的,故後續採取加入任務的思維,讓永久卡片成為解決問題的主題。
- 這個系統搭配一周的時間,我認為是一個檢視點,搭配我的另一個「周覆盤」系統,讓檢視任務的進度頻率提高,來避免我無限的拖延症。
實作中發現,任務卡片中沒有明確的時間線索,一周很難評估狀況
- 在我目前的任務卡片架構中,『下一步執行區塊』僅記錄可行的方法或行動,並不會去評估執行的時間多久,或是哪天完成,所以回頭檢視任務對於一周內能否成功達成,毫無資訊可言。
- 當時自己設計這張卡片的角度,僅是為優化使用永久卡片為出發,未能考慮到實際執行的層面,所以在這次失敗案例中,對於掌握一張任務卡片的時間長度,也是未來復盤重要的指標之一。
未來拆解、安排任務時,將以關鍵問題作為調整的方向
- 失敗中的時間單位安排,目前沒有具體的實作經驗,因此我列出一份問題清單,做為未來的調整依據,如下 :
- 從開始(建一張卡片)到結束(文章細節的步驟)具體的細節是甚麼?
- 能用任務卡片各區塊的指標作為一周單位的安排嗎?還是只能乖乖用時間標示?
- 事前安排,有何方法可以更清楚一周達成的可能?
- 文章視為執行這個任務的MVP,但我對產品相關規格定義為何?
- 這次回到最源頭來質疑自己的任務系統,是想告訴自己: 讓對的問題帶領我達成任務,而不是一昧的著重技巧上的優化、設計繁瑣的系統。
總結 :
這次以時間的角度來檢討任務卡片的執行狀況,分別有3個重點 :
- 永久卡片要有效果,需要搭配一個明確的問題 :
藉由回顧標題的成果與關鍵提問的答案,讓永久卡片的方向與數量能在有效的掌握中。 - 寫文章花太多時間,增加內心上的壓力 :
藉由卡片架構中的標題與關鍵提問的答案,在任務在進行中就先寫下前言,在任務進行中就開始書寫文章。 - 一項任務的安排,以一周為單位的時間不太夠用 :
我把文章作為解決問題的最小MVP,但卻沒有掌握這個產品的相關規格與週期,這將是影響整張任務卡片的品質問題,後續還需要多關注在這件事上。
若你對這次的分享感興趣,也可以看看上個月的自我復盤內容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