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表態和參與,是因為看見這整件事有多重要,是因為看見這件事有多重要。若因此丟失了甚麼,那也不是甚麼值得我留的;但若有所收穫,那就更堅定了我對這塊土地的信仰。
上個月,我在LINE的名稱前面加了「726同意罷免」。
昨天在幾個我多半潛水的群組發了一則簡短文字,講我日前接到的詐騙訊息來提醒大家。後來接到一名高中同學私訊稱讚我取名「726同意罷免」的勇氣,另一名大學同學來電開頭則戲稱我「心機很重」😆,而他一個月前就買好了726往花蓮的車票,說希望能見證歷史。
尤其是最後這幾天,罷團志工們卯足全力拚到底,有人聲音啞了、皮膚黑了,能做的都做了。
昨天卻有媒體問:「如果沒有通過,是不是該有人負責,例如,民進黨秘書長或黨主席請辭等?」作家楊双子回:「把我們主體性移除了,關他們什麼事。如果要究責,難道我們公民要對這件事情道歉嗎?」
這問答給人的感覺,就像這段期間我們在街頭上與反罷方的交手,完全是有著不同成分的腦袋。
不同於以往的選舉,這場大罷免如果失敗,是沒甚麼好究責的,結果就是所有的台灣人共同承擔。我想起去年在青島東路上吳叡人教授所說的:「活在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一件拼命的事!」

2025/06/11 林口黃昏市場

2025/07/21 林口路口舉牌。圖片來源:林口罷團志工 Kerry C. Yang

2025/07/13 林口車隊遊行
昨晚在人聲鼎沸、擁擠侷促的林口夜市,自嘲是「台灣演藝圈邊緣人」的陳慕義大哥來為罷團贊聲。罷免夥伴與反罷人員短兵相接,但各憑本事不衝突。「敵營」帶隊的中途與我聊了一下,得知他是早我四期的預官學長,同樣在金門擔任步排。在這「交情」下我不禁開口問「你們真以為我們有收錢?」,他尷尬回說沒有啦知道你們都是志工。
台灣周邊罕見兩個颱風同時進逼,彷彿這座島國在民意對決之前,要先看看天意。
「我們今天擁有了一點民主、一點自由,就是一代一代前輩,抱著成為『最後一代台灣人』的決心,拼命換來的,所以我們現在才能夠這樣站得直挺挺的、自由的呼吸、自由的說話、自由的耍廢,這就是我們跟中國人不同的地方!
做台灣人實在很累,活在台灣真拼命啦!但是,不知道是為什麼,我還是這麼kah-ì(喜歡)我們台灣啦!」
再看了一次吳教授當時在青鳥的演說,這段影片若也能讓你熱了眼眶,我們對台灣的愛,就有了相同的想像。慷慨的陳詞振奮人心,無論結果如何,我都相信吳教授的話──「因為我們有你,因為有我們,所以台灣不會完!」
請愛心「認養」作者的書寶寶《與自己和好的生命書寫練習》
本書改版自2020年出版的《解憂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