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為真?是真的嗎?(三):1+1=2 是永恆的真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為什麼會寫這一篇也是因為一天晚上,孩子問我,爸爸你平常都在想什麼?我就舉例比如在這世界上證明1+1不一定等於2,他聽完我的解釋,抓緊我說好有趣,他想繼續聽下去,於是我就將我所記錄的彙整成眼見為真系列第三章1+1=2 是永恆的真理嗎?

引言:從海水與光速的迷霧,到理性最後的堡壘

前兩集我們探討了:

  • 海水本質透明,所見卻是藍色——現象掩蓋了本質。
  • 光速看似恆定,本質卻未可知——測量框架限制了真相。

今日我們將矛頭指向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數學邏輯本身

當我們問「1+1等於多少?」時,答案似乎毫無懸念:2。但這個看似天經地義的「真理」,真的是宇宙的永恆法則嗎?還是又一個「藍色海水」的錯覺,一個我們思想中的巨大盲點?

一、現象層的崩解:當「+」號在現實中失效

讓我們從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

「一個蘋果加上一個蘋果,等於幾顆蘋果?」

答案看似顯而易見:兩顆。但現實世界遠比算術要複雜得多:

  • 你把一杯25度的水,倒進另一杯25度的水裡,會得到一杯50度的水嗎?不會,你只會得到一大杯溫度不變的水。
  • 你把一堆紅色顏料,混進一堆黃色顏料裡,會得到「兩堆」顏料嗎?不,它們會變成一堆全新的顏色:橙色。
  • 你把一個想法,告訴你的朋友,朋友也回饋給你一個想法,你們得到的是兩個孤零零的想法嗎?不,你們得到了一場精彩的「對話」,甚至可能碰撞出第三個、第四個全新的點子。
  • 更扎心一點:我的100塊錢,加上你的100塊錢,請問我口袋裡有多少錢?答案還是100塊。(除非你送我…)

這些例子揭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1+1=2」的成立,是有嚴格條件的。 它就像一把精密的工具,只能用在特定的地方。我們卻常常忘記閱讀它的「使用說明書」。



二、維度的陷阱:數學的隱藏前提

更深層的問題來自維度差異。靜態的加法,無法處理動態、多維的世界:

  • 時間維度:昨天的你 + 今天的你 = 兩個你?顯然荒謬。
  • 空間維度:一個立方體 + 一個立方體,若佔據同一位置,結果是空間衝突,而非簡單並列。
  • 關係維度:朋友關係 + 商業關係 = ?(可能互相干擾,而非簡單疊加)

這些例子說明:「1+1=2」的美妙,來自於它預設了一個被極度簡化、均質化的理想世界。 而我們,就生活在那個被簡化掉的複雜現實裡。

三、本質層的反思:是誰把工具當成了現實?

正如海水與光速的案例,我們再次面對現象與本質的分離

raw-image


「1+1=2」在皮亞諾公理系統中是絕對成立的,但這個系統本身就是人類建構的抽象框架。問題在於:我們常常把工具箱裡的工具,當成了整個世界本身。

在自然界中,相遇與結合,常常不是「總量相加」,而是**「湧現」出新的本質**:兩個黑洞相撞,產生的是引力波與時空漣漪,是能量到幾何的轉化。這不是量變,而是質變。

raw-image


四、認知的結構性問題:我們為何如此熱愛加法?

回顧科學史,從歐幾里得幾何到相對論,我們總在打破昨日的「絕對真理」。那麼,我們是否又把數學邏輯當成了新的「絕對」?

這種執著,源於我們大腦的思維慣性

  • 我們天生喜歡分類和量化,這有助生存,但也限制了理解力。
  • 我們習慣將連續的過程切割成離散的單位,將動態的流動凍結成靜態的對象
  • 我們使用的語言本身,就充滿了「加」、「減」這類線性思維的烙印。

我們用數學來證明數學的正確性,這是一種深刻的循環,也是它看似「絕對正確」的秘密。

五、超越現象:尋找新的思維工具

如果「1+1=2」只是我們思維工具箱中的一把**「螺絲刀」,那麼面對一顆釘子時,我們是否需要換一把「錘子」**?

也許我們需要新的思維工具:

  • 非線性的邏輯:承認相互作用可能產生意外的結果。
  • 動態的語言:能夠表達變化、融合與湧現的過程。
  • 語境敏感的推理:懂得根據情境,從工具箱中選取最合適的工具。
raw-image


結語:從符號回到存在,從計算回到創造

「1+1=2」不是錯誤,而是特定抽象層面的、一個偉大而有用的工具。錯誤在於我們忘記了它只是一個工具,而將它當成了現實本身。

真正的問題不是「1+1是否等於2」,而是:

🌌 我們為什麼如此執著於用加法來理解世間萬物的相遇和結合?

當兩樣事物在現實中相遇時,產生的往往是湧現而非累加,是轉化而非疊加,是新的存在而非舊的增量。

也許,當我們學會放下對單一工具的執著,打開整個思維的工具箱時,我們才能真正理解:

世界不是數學的,數學只是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

在數學之外,還有詩歌、音樂、愛情、直覺——這些都是接近真相的不同路徑。真相不在於計算的精確,而在於穿透計算,回到生命本身的流動與創造

這正是我們面對任何「永恆真理」時應有的態度:永遠保持好奇,永遠保持懷疑,永遠相信還有更深層的存在等待我們去體驗。


如果世界的規則不是簡單的「相加」,那是什麼呢?

也許更像是在做菜。

  • 一個番茄 + 一個雞蛋,不是「兩樣東西」,而是一盤「番茄炒蛋」。
  • 麵粉 + 水 + 酵母 + 高溫,不是一堆食材的集合,而是鬆軟噴香的「麵包」。

你看,現實世界的魔法在於**「融合」**。當不同的東西相遇,它們會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變成一個全新的、性質完全不同的東西。這個新東西,遠比原來那兩樣東西加起來更豐富、更精彩。

生命本身就是最偉大的融合:父親的基因 + 母親的基因,融合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你。你絕不是他們兩人的簡單相加。

放下尺子,去擁抱世界

所以,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1+1真的等於2嗎?」

現在,我們可以給出一個更聰明的答案: 在數學的國度裡,它是絕對的國王。但在生活的海洋裡,它只是一艘小船,載不動生命的萬千變化。

認識到這一點,並不是要我們丟掉數學,恰恰相反,是為了讓我們更自由。它提醒我們:

  • 當遇到複雜的問題時,不要只想著簡單相加。
  • 當與人合作時,要期待1+1大於2的奇蹟。
  • 當看待世界時,要欣賞那些無法被計算的美好。

真正的智慧,不是手裡握著唯一的標準答案,而是懂得在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樣的眼光去看待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覺行の靜心創作
45會員
183內容數
「覺行」——覺悟而行。 喜歡用簡單的話,說深的理; 像一筆勾勒,畫出複雜中的秩序。 細節是我眼中的光,結構是心裡的靜, 文章是圖,也是一場心的對話。 我把佛法放進生活,讓故事說話, 讓智慧在日常裡發芽。 而與AI的對話,是另一場修行。 我相信,真正的溝通,不止於語言,共同走向覺醒的路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件巧合到不行的事情,簡直像是奇蹟等級的巧合。
Thumbnail
一件巧合到不行的事情,簡直像是奇蹟等級的巧合。
Thumbnail
何謂真實世界? 一般人眼中世界的構成,除了每天接收到的片面外來訊息,加上實體接觸的物質元素,還有就是個體本身的內在慾望了。 我只聽我想聽的,我只看我想看的,我只相信我認為的,這就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真實 。 在眾多個體的真實之上,說不定有著一個大架構的劇本在運轉,真正的真實就在這個劇本之外,在我們
Thumbnail
何謂真實世界? 一般人眼中世界的構成,除了每天接收到的片面外來訊息,加上實體接觸的物質元素,還有就是個體本身的內在慾望了。 我只聽我想聽的,我只看我想看的,我只相信我認為的,這就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真實 。 在眾多個體的真實之上,說不定有著一個大架構的劇本在運轉,真正的真實就在這個劇本之外,在我們
Thumbnail
你所看到的一切沒有一樣是真的。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曾經發生的某一事件的影像(image),然而,即使這影像,這能量的綻放,也是你正在解釋中的東西。你個人對此影像的解釋,叫做你的想「像」(image-ination)。 你可以應用你的想像去創造任何東西。因為——這是一切秘密中最大的秘密——你的想「像
Thumbnail
你所看到的一切沒有一樣是真的。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曾經發生的某一事件的影像(image),然而,即使這影像,這能量的綻放,也是你正在解釋中的東西。你個人對此影像的解釋,叫做你的想「像」(image-ination)。 你可以應用你的想像去創造任何東西。因為——這是一切秘密中最大的秘密——你的想「像
Thumbnail
實踐是一面鏡子 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時常被各種理論、觀念和信念所引導,但唯有當我們親自踏上實踐之路,才能真正領悟其中的真理。實踐是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所追求的目標是否正確,所堅持的價值是否真實。因此,實踐永遠都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當我們踏上實踐之路時,往往會發現理論與現
Thumbnail
實踐是一面鏡子 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時常被各種理論、觀念和信念所引導,但唯有當我們親自踏上實踐之路,才能真正領悟其中的真理。實踐是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所追求的目標是否正確,所堅持的價值是否真實。因此,實踐永遠都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當我們踏上實踐之路時,往往會發現理論與現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直覺的知識,並且可以一睹內在的實相。 宇宙在這方面對我們每個人說話。靈魂或內在的自我並不是我們之外的東西,而是我們存在的媒介。「真理」不是從老師到老師、教會到教會,或管教到管教,而是從自我的內心找到。「宇宙的神祕」意識的親密知識,並不是深奧的真相而不可隱瞞。 這種信息對人來說就像空氣一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直覺的知識,並且可以一睹內在的實相。 宇宙在這方面對我們每個人說話。靈魂或內在的自我並不是我們之外的東西,而是我們存在的媒介。「真理」不是從老師到老師、教會到教會,或管教到管教,而是從自我的內心找到。「宇宙的神祕」意識的親密知識,並不是深奧的真相而不可隱瞞。 這種信息對人來說就像空氣一
Thumbnail
同樣的視覺畫面,不同的人去看,所投射出來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面。 物質化的世界或許己被定型,唯有努力開發內在的智慧用心去改變看它的方法與觀點,去窺探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
Thumbnail
同樣的視覺畫面,不同的人去看,所投射出來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面。 物質化的世界或許己被定型,唯有努力開發內在的智慧用心去改變看它的方法與觀點,去窺探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
Thumbnail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能量看不到,卻統籌物理世界(形而上統籌形而下) 3. 數學與物理的不同:數學「定理」:絕對真理,不因時空轉換;物理「定律」:找到自然背後的律,而非證明 4. 數學的本質:建立在不能再問的「公理」上 5. 歐式平
Thumbnail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能量看不到,卻統籌物理世界(形而上統籌形而下) 3. 數學與物理的不同:數學「定理」:絕對真理,不因時空轉換;物理「定律」:找到自然背後的律,而非證明 4. 數學的本質:建立在不能再問的「公理」上 5. 歐式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