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在游泳課開始前,這孩子在遊戲區玩得正開心,忽然有一位大約三歲的小女生走過來,開口問:「我們可以一起玩嗎?」
我兒低著頭,一句話都沒說。空氣突然靜止,尷尬地凝結了十秒,我感覺對方家長的眼神也默默飄過來。為了打破這微妙的氛圍,我趕緊開口:「弟弟可能還聽不太懂喔~」
話音未落,他卻忽然大聲回:「不要!」接著轉身就走。那位小女生淡定得很,毫不退縮又追問:「我們一起玩~」
結果這孩子反應更激烈:「不要!不要!不要!」邊喊邊逃跑,一路衝回我懷裡討抱。
我聽見那位媽媽輕聲對女兒說:「妳靠人家太近,把他嚇到了啦~」
我心裡一驚,這樣會不會傷了小女生的小小心靈?於是也轉頭對我們家這位說:「人家姐姐想跟你玩耶~要說好喔,跟小朋友一起玩比較開心嘛~」
但他堅定地搖頭:「不要不要!」
好吧,我決定尊重他的人際邊界選擇,不強迫他了。
回到家,我忍不住再問:「你為什麼不跟那個姐姐玩呢?」(心想那小女生多有禮貌又可愛啊)
他立刻回我:「不要!」
我靈機一動換個人選:「那如果是Emma(匿名)呢?」(每週一次學前班的女同學)
他秒回:「好!」
我眼睛一亮:「所以Emma可以一起玩?」
他邊點頭邊說:「可以~」
接著他自己又提到班上另一位女同學:「Chloe(匿名)!」
我問:「那Chloe可以嗎?」
「可以~」又是肯定的回答。
這時我終於恍然大悟……
啊~原來不是不想一起玩,是——那個姐姐不是你的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