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分享?

更新於 2024/07/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帶著孩子跑東跑西到處玩的這段時間,當碰到了有玩具的場合,總是會聽到不少"你要分享啊!"、"小氣欸~分人家玩啊!"、"不要吵!分人家一起玩!",隨著孩子長大,長輩們也會開始提醒"可以開始教他分享了!"、"這個借阿嬤玩?不要?!這麼小氣啊!"。

我們害怕孩子變成小氣吝嗇的人,但,我們大人也不論什麼都分享給朋友嗎?相信不是的。分享的定義在於,共同享受,本身覺得喜悅,與人"一起"快樂。

我想,我們更期待的樣子,是看到孩子們了解"一起玩,更好玩"。

在孩子學到玩具與人一起玩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之前,我們可以先來了解孩子"分享"的前備技能:

raw-image


1.察覺他人的意圖: 在心智理論中,孩子大概需要到3歲才能開始察覺、觀察到別人的意圖、需求,分享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換位思考去觀察別人想做什麼、他想拿哪個玩具、還是玩具會被搶走。

  • 如何練習>>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或是繪本中,引導孩子思考其他孩子靠近的原因。(如:欸哥哥,你看那個小妹妹一直站在那裡看,你覺得他想做什麼呢?)

2.物權概念: 了解這是自己的物品、辨別是誰的物品,在4歲左右,會發展出較成熟的物權概念,也就是知道自己的東西自己有權利拒絕別人拿走,大家一起的東西大家都能使用。

  • 如何練習>>協助孩子辨識物品是誰的(如:這是你的玩具、這是媽媽的手機、這是大家一起用的腳踏車等),在孩子試圖拿取大人的物品時,大人也可以拒絕並告訴孩子"這是我的東西,請你還給我。";並在過程中,讓孩子知道如何尊重他人、珍惜共用的物品(如:這是姐姐的玩具,你可以看,但要等姊姊說可以才能一起玩/這是大家一起坐的小沙發,你搬走別人就不能坐了)

3.社交技巧: 一起共享玩具的過程中,難免會需要輪流等待、交換等互動技巧,孩子是否能理解輪流的過程玩具會暫時到其他人手中,但還是會回來;能否開口表示自己的需求"我現在想自己玩,等我一下"、"我們一起玩,但是不可以拿走,可以輪流"

  • 如何練習>>輪流等待、交換等技巧,可以在日常生活與孩子的互動中應用(如:洗澡時,與孩子輪流使用蓮蓬頭、交換洗澡玩具等)。等待時的孩子情緒通常容易感到焦急,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通常很模糊,有一個倒數計時的小時鐘、一起數到十就換人的小技巧可以使用在等待的時間中。

4.避免剝奪感: 在孩子感受到分享玩具一起玩這件事是有趣的事之前,務必避免讓孩子感受到為了滿足其他同伴而伴隨自己被剝奪的犧牲感,這需要家長協助孩子建立界線,並讓孩子知道自己有權利拒絕他人、別人也有權利可以拒絕自己。

  • 如何協助>>當孩子被要求主動分享時,家長可以多說一句"如果你還想玩,可以說我還想玩再等我一下"、"這是你的玩具,如果你不想分給別人玩可以說不要"。增加孩子團體遊戲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到許多人一起玩一個東西很有趣(如:一起踢球)。
  • 若做為被分享者>>引導孩子先在旁觀看,並提醒孩子這是別人的玩具,別人允許才可以碰。也給予對方拒絕的機會"如果你不要可以拒絕,這是你的玩具,沒有關係。"孩子在每一次的互動中,會逐漸學習到互相尊重。
過於急促的要求孩子分享,容易產生不安全感,也影響自信、自尊的建立
當孩子被好好的滿足後,更容易主動與人分享
分享是一個令人喜悅的社交行為,需要建立在互相尊重上
avatar-img
15會員
26內容數
治療師新手媽媽,在跟著寶貝女兒小迪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想分享、紀錄下這些的小日子而創立了馥樂(full love),用全心的愛,共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馥樂親子 的其他內容
在了解孩子各個年齡會出現的與朋友玩遊戲的方式後,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孩子在該階段交朋友的狀況,是不是真的需要家長開始介入,所謂的介入,絕對不是直接幫孩子找朋友!擁有朋友這件事不會是一個階段性,而是一個連續的、長期的過程,因此孩子需要得到的,是如何與他人當朋友、用什麼技巧、如何持續擁有正向的朋友關係。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通常挑選孩子鞋子,分四個重點: 1.年齡 尚不會走路還在扶站的孩子: 足部及腳踝的穩定度還不足且有爬行需求,不穿鞋為優先考量,若真的需要,可考慮襪套鞋。 已經成功跨出第一步,穩定度還不足的孩子: 足部及腳踝的穩定度還不足,高筒鞋為優先考量。 已經走得很好的孩子: 可根據孩子穿脫是否能自理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
當孩子出現情緒反應時,建議從三個面向去觀察: 孩子本身: 是否有身體不適、與照顧者的關係是否穩定、學習的內容是否過難、情緒發展到達什麼樣的階段等等 照顧者: 是否給予合適的基本照顧、提供足夠的學習刺激、原則與界限是否明確、照顧者本身的情緒是否穩定 環境: 家中環境或人員是否有變動、社區鄰里間是
在引導孩子理解情緒時家長可以參考情緒的發展階段,各種情緒是有不同的先後順序的,較複雜的情緒如:驕傲、罪惡感等,會到大一點點才會出現。 而EQ裡強調,除了洞察、控制自己的情緒,觀察他人情緒也十分的重要,而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需要能了解、推估別人的心理狀態,根據年齡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心智成熟度。 情緒
在了解孩子各個年齡會出現的與朋友玩遊戲的方式後,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孩子在該階段交朋友的狀況,是不是真的需要家長開始介入,所謂的介入,絕對不是直接幫孩子找朋友!擁有朋友這件事不會是一個階段性,而是一個連續的、長期的過程,因此孩子需要得到的,是如何與他人當朋友、用什麼技巧、如何持續擁有正向的朋友關係。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通常挑選孩子鞋子,分四個重點: 1.年齡 尚不會走路還在扶站的孩子: 足部及腳踝的穩定度還不足且有爬行需求,不穿鞋為優先考量,若真的需要,可考慮襪套鞋。 已經成功跨出第一步,穩定度還不足的孩子: 足部及腳踝的穩定度還不足,高筒鞋為優先考量。 已經走得很好的孩子: 可根據孩子穿脫是否能自理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
當孩子出現情緒反應時,建議從三個面向去觀察: 孩子本身: 是否有身體不適、與照顧者的關係是否穩定、學習的內容是否過難、情緒發展到達什麼樣的階段等等 照顧者: 是否給予合適的基本照顧、提供足夠的學習刺激、原則與界限是否明確、照顧者本身的情緒是否穩定 環境: 家中環境或人員是否有變動、社區鄰里間是
在引導孩子理解情緒時家長可以參考情緒的發展階段,各種情緒是有不同的先後順序的,較複雜的情緒如:驕傲、罪惡感等,會到大一點點才會出現。 而EQ裡強調,除了洞察、控制自己的情緒,觀察他人情緒也十分的重要,而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需要能了解、推估別人的心理狀態,根據年齡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心智成熟度。 情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在校園裡 偶而就會有一些狀況發生 例如小朋友跑不見了 小朋友發脾氣 小朋友跟導師頂嘴 這時候 通常我們大人都會很急的想把事情處理好 於是就會變成指責的話語 讓小朋友就更加反抗 耳朵就關起來了 很多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 會變得更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在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理解了將不好聽的話「倒出去」的比喻,幽默地解釋了言語的處理方式。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他人言語的反應。這篇育兒生活雜記不僅幽默有趣,而且富有啟發性,值得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在校園裡 偶而就會有一些狀況發生 例如小朋友跑不見了 小朋友發脾氣 小朋友跟導師頂嘴 這時候 通常我們大人都會很急的想把事情處理好 於是就會變成指責的話語 讓小朋友就更加反抗 耳朵就關起來了 很多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 會變得更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在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理解了將不好聽的話「倒出去」的比喻,幽默地解釋了言語的處理方式。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他人言語的反應。這篇育兒生活雜記不僅幽默有趣,而且富有啟發性,值得您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