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分享?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帶著孩子跑東跑西到處玩的這段時間,當碰到了有玩具的場合,總是會聽到不少"你要分享啊!"、"小氣欸~分人家玩啊!"、"不要吵!分人家一起玩!",隨著孩子長大,長輩們也會開始提醒"可以開始教他分享了!"、"這個借阿嬤玩?不要?!這麼小氣啊!"。

我們害怕孩子變成小氣吝嗇的人,但,我們大人也不論什麼都分享給朋友嗎?相信不是的。分享的定義在於,共同享受,本身覺得喜悅,與人"一起"快樂。

我想,我們更期待的樣子,是看到孩子們了解"一起玩,更好玩"。

在孩子學到玩具與人一起玩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之前,我們可以先來了解孩子"分享"的前備技能:

raw-image


1.察覺他人的意圖: 在心智理論中,孩子大概需要到3歲才能開始察覺、觀察到別人的意圖、需求,分享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換位思考去觀察別人想做什麼、他想拿哪個玩具、還是玩具會被搶走。

  • 如何練習>>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或是繪本中,引導孩子思考其他孩子靠近的原因。(如:欸哥哥,你看那個小妹妹一直站在那裡看,你覺得他想做什麼呢?)

2.物權概念: 了解這是自己的物品、辨別是誰的物品,在4歲左右,會發展出較成熟的物權概念,也就是知道自己的東西自己有權利拒絕別人拿走,大家一起的東西大家都能使用。

  • 如何練習>>協助孩子辨識物品是誰的(如:這是你的玩具、這是媽媽的手機、這是大家一起用的腳踏車等),在孩子試圖拿取大人的物品時,大人也可以拒絕並告訴孩子"這是我的東西,請你還給我。";並在過程中,讓孩子知道如何尊重他人、珍惜共用的物品(如:這是姐姐的玩具,你可以看,但要等姊姊說可以才能一起玩/這是大家一起坐的小沙發,你搬走別人就不能坐了)

3.社交技巧: 一起共享玩具的過程中,難免會需要輪流等待、交換等互動技巧,孩子是否能理解輪流的過程玩具會暫時到其他人手中,但還是會回來;能否開口表示自己的需求"我現在想自己玩,等我一下"、"我們一起玩,但是不可以拿走,可以輪流"

  • 如何練習>>輪流等待、交換等技巧,可以在日常生活與孩子的互動中應用(如:洗澡時,與孩子輪流使用蓮蓬頭、交換洗澡玩具等)。等待時的孩子情緒通常容易感到焦急,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通常很模糊,有一個倒數計時的小時鐘、一起數到十就換人的小技巧可以使用在等待的時間中。

4.避免剝奪感: 在孩子感受到分享玩具一起玩這件事是有趣的事之前,務必避免讓孩子感受到為了滿足其他同伴而伴隨自己被剝奪的犧牲感,這需要家長協助孩子建立界線,並讓孩子知道自己有權利拒絕他人、別人也有權利可以拒絕自己。

  • 如何協助>>當孩子被要求主動分享時,家長可以多說一句"如果你還想玩,可以說我還想玩再等我一下"、"這是你的玩具,如果你不想分給別人玩可以說不要"。增加孩子團體遊戲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到許多人一起玩一個東西很有趣(如:一起踢球)。
  • 若做為被分享者>>引導孩子先在旁觀看,並提醒孩子這是別人的玩具,別人允許才可以碰。也給予對方拒絕的機會"如果你不要可以拒絕,這是你的玩具,沒有關係。"孩子在每一次的互動中,會逐漸學習到互相尊重。
過於急促的要求孩子分享,容易產生不安全感,也影響自信、自尊的建立
當孩子被好好的滿足後,更容易主動與人分享
分享是一個令人喜悅的社交行為,需要建立在互相尊重上
13會員
23內容數
治療師新手媽媽,在跟著寶貝女兒小迪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想分享、紀錄下這些的小日子而創立了馥樂(full love),用全心的愛,共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馥樂親子 的其他內容
在了解孩子各個年齡會出現的與朋友玩遊戲的方式後,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孩子在該階段交朋友的狀況,是不是真的需要家長開始介入,所謂的介入,絕對不是直接幫孩子找朋友!擁有朋友這件事不會是一個階段性,而是一個連續的、長期的過程,因此孩子需要得到的,是如何與他人當朋友、用什麼技巧、如何持續擁有正向的朋友關係。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通常挑選孩子鞋子,分四個重點: 1.年齡 尚不會走路還在扶站的孩子: 足部及腳踝的穩定度還不足且有爬行需求,不穿鞋為優先考量,若真的需要,可考慮襪套鞋。 已經成功跨出第一步,穩定度還不足的孩子: 足部及腳踝的穩定度還不足,高筒鞋為優先考量。 已經走得很好的孩子: 可根據孩子穿脫是否能自理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
當孩子出現情緒反應時,建議從三個面向去觀察: 孩子本身: 是否有身體不適、與照顧者的關係是否穩定、學習的內容是否過難、情緒發展到達什麼樣的階段等等 照顧者: 是否給予合適的基本照顧、提供足夠的學習刺激、原則與界限是否明確、照顧者本身的情緒是否穩定 環境: 家中環境或人員是否有變動、社區鄰里間是
在引導孩子理解情緒時家長可以參考情緒的發展階段,各種情緒是有不同的先後順序的,較複雜的情緒如:驕傲、罪惡感等,會到大一點點才會出現。 而EQ裡強調,除了洞察、控制自己的情緒,觀察他人情緒也十分的重要,而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需要能了解、推估別人的心理狀態,根據年齡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心智成熟度。 情緒
在了解孩子各個年齡會出現的與朋友玩遊戲的方式後,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孩子在該階段交朋友的狀況,是不是真的需要家長開始介入,所謂的介入,絕對不是直接幫孩子找朋友!擁有朋友這件事不會是一個階段性,而是一個連續的、長期的過程,因此孩子需要得到的,是如何與他人當朋友、用什麼技巧、如何持續擁有正向的朋友關係。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通常挑選孩子鞋子,分四個重點: 1.年齡 尚不會走路還在扶站的孩子: 足部及腳踝的穩定度還不足且有爬行需求,不穿鞋為優先考量,若真的需要,可考慮襪套鞋。 已經成功跨出第一步,穩定度還不足的孩子: 足部及腳踝的穩定度還不足,高筒鞋為優先考量。 已經走得很好的孩子: 可根據孩子穿脫是否能自理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
當孩子出現情緒反應時,建議從三個面向去觀察: 孩子本身: 是否有身體不適、與照顧者的關係是否穩定、學習的內容是否過難、情緒發展到達什麼樣的階段等等 照顧者: 是否給予合適的基本照顧、提供足夠的學習刺激、原則與界限是否明確、照顧者本身的情緒是否穩定 環境: 家中環境或人員是否有變動、社區鄰里間是
在引導孩子理解情緒時家長可以參考情緒的發展階段,各種情緒是有不同的先後順序的,較複雜的情緒如:驕傲、罪惡感等,會到大一點點才會出現。 而EQ裡強調,除了洞察、控制自己的情緒,觀察他人情緒也十分的重要,而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需要能了解、推估別人的心理狀態,根據年齡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心智成熟度。 情緒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法院及律師任務不是在陪伴孩子,在訴訟落幕後,能陪在孩子身邊的就只有父母雙方,而不是法官或律師,如何教養孩子及實踐友善父母,父母均責無旁貸,本篇文章就來介紹什麼是友善父母!
兒子的頭髮已經蓋住眉毛像窗簾一樣,他怎麼就是不肯剪短。威脅利誘的方式都試過了,也都無法成功讓他點頭答應。我們曾經一起看過一本繪本,裡面的小男生就是跟他一樣,堅持不剪髮,而繪本裡的媽媽用了一個策略:等待。
Thumbnail
雖然從產房一出來到會講話,小孩子出生第一句話就是叫爸爸,有時候讓媽媽很不是滋味,但畢竟礙於大環境,還是通常會讓小孩跟爸爸姓,但是孩子出生後爸爸根本沒照顧過幾次,離婚後孩子還要跟爸爸的姓氏一輩子看了就讓人不爽,那身為媽媽可以讓小孩子改跟自己姓嗎?
Thumbnail
許多爸爸媽媽都會趁著這時給孩子機會教育, 要求孩子讓出自己的東西,讓孩子學會什麼是『分享』, 不肯讓步就是”小氣”、”自私”,但其實這樣對孩子是很不公平的! 家長急著糾正孩子的行為,卻忘記他的感受, 今天作伴帶大家來理解不同年齡層的小朋友想法是什麼, 還有該用什麼樣方式去引導呢?
Thumbnail
🍀大樹老師的育兒諮詢室🍀 孩子講不聽,是聽不懂?還是不願意聽? 其實是父母要說「孩子願意聽和聽得懂的話」 首先,要先思考,父母講的話孩子到底聽不聽得懂? 我們有沒有去聽孩子的需求?
Thumbnail
我們很難相信,愛我們的人會故意傷害我們,因此覺得需要為他們的行為找藉口。但壓抑這樣的痛苦只會讓我們更有可能去體罰自己的孩子,如果你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心,真正再去感受小時候被打的痛苦,就絕對不願把這樣的痛苦加諸在孩子身上。即使我們再怎麼壓抑否認,這樣的痛苦也沒有在童年就結束。
Thumbnail
孩子選擇用哭來解決事情不是沒有原因的。 如果爸媽們能瞭解背後原因,就能解決問題了! 快進來看看到底孩子為甚麼哭吧!
Thumbnail
所有的戲法都是為了讓孩子感受學習的快樂,快樂不代表不會受挫,而是在學習歷程中,好奇的進入,願意多停留,教育者用自身擅長的優勢營造一個學習的環境影響孩子在其中,在裡頭產生的受挫困境都因著對教育者的信任而願意向前行,陪伴直到生命突破的一刻,成長,喜悅,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環中,想學習,因為能看見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法院及律師任務不是在陪伴孩子,在訴訟落幕後,能陪在孩子身邊的就只有父母雙方,而不是法官或律師,如何教養孩子及實踐友善父母,父母均責無旁貸,本篇文章就來介紹什麼是友善父母!
兒子的頭髮已經蓋住眉毛像窗簾一樣,他怎麼就是不肯剪短。威脅利誘的方式都試過了,也都無法成功讓他點頭答應。我們曾經一起看過一本繪本,裡面的小男生就是跟他一樣,堅持不剪髮,而繪本裡的媽媽用了一個策略:等待。
Thumbnail
雖然從產房一出來到會講話,小孩子出生第一句話就是叫爸爸,有時候讓媽媽很不是滋味,但畢竟礙於大環境,還是通常會讓小孩跟爸爸姓,但是孩子出生後爸爸根本沒照顧過幾次,離婚後孩子還要跟爸爸的姓氏一輩子看了就讓人不爽,那身為媽媽可以讓小孩子改跟自己姓嗎?
Thumbnail
許多爸爸媽媽都會趁著這時給孩子機會教育, 要求孩子讓出自己的東西,讓孩子學會什麼是『分享』, 不肯讓步就是”小氣”、”自私”,但其實這樣對孩子是很不公平的! 家長急著糾正孩子的行為,卻忘記他的感受, 今天作伴帶大家來理解不同年齡層的小朋友想法是什麼, 還有該用什麼樣方式去引導呢?
Thumbnail
🍀大樹老師的育兒諮詢室🍀 孩子講不聽,是聽不懂?還是不願意聽? 其實是父母要說「孩子願意聽和聽得懂的話」 首先,要先思考,父母講的話孩子到底聽不聽得懂? 我們有沒有去聽孩子的需求?
Thumbnail
我們很難相信,愛我們的人會故意傷害我們,因此覺得需要為他們的行為找藉口。但壓抑這樣的痛苦只會讓我們更有可能去體罰自己的孩子,如果你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心,真正再去感受小時候被打的痛苦,就絕對不願把這樣的痛苦加諸在孩子身上。即使我們再怎麼壓抑否認,這樣的痛苦也沒有在童年就結束。
Thumbnail
孩子選擇用哭來解決事情不是沒有原因的。 如果爸媽們能瞭解背後原因,就能解決問題了! 快進來看看到底孩子為甚麼哭吧!
Thumbnail
所有的戲法都是為了讓孩子感受學習的快樂,快樂不代表不會受挫,而是在學習歷程中,好奇的進入,願意多停留,教育者用自身擅長的優勢營造一個學習的環境影響孩子在其中,在裡頭產生的受挫困境都因著對教育者的信任而願意向前行,陪伴直到生命突破的一刻,成長,喜悅,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環中,想學習,因為能看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