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用電腦在翻譯時,就被問過要不要試試AI工具來作業,因為翻譯的類別是漫畫,還要考慮到把圖檔轉成文字的問題,並把設定集先餵給AI,所以一直沒有嘗試。加上我當時認為AI無法判讀話者,之前在遇到較難的句子時,丟Google翻譯也常失敗,像是譯文不符合中文語序、翻不出主語等等,綜合過往機翻的經驗,我認為使用AI恐怕也無法提升多少效率。
幾週前終於首度嘗試,使用的工具包含ChatGPT付費版(GPT-4o模型)、Gemini(2.5 Flash和每日有限的2.5 Pro試用)、DeepSeek等等。不用不知道,一用才發現AI已經發展到遠比我想像聰明得多。不只可以判別話者,還能在快速翻譯之餘下註解,說明角色的表情變化、畫面的氛圍、劇情的緊張度,並根據圖片場景來修正譯文的語境。還有一些引申用語和時下流行詞,自己翻譯時恐怕要埋頭想好久,拿關鍵字搜遍入口網站,可能還找不到答案,AI卻能精準地分析出來。

不過要說缺點也不是沒有,隨著翻譯過的內容越來越多,在上傳新圖片時,AI常常會陷入混亂,重新給出之前翻譯過的內容,或是忘記遵守已經統一過的翻譯用詞。從目前累積的成果看來,使用AI工具輔助,的確可以提升效率、減少作業時間,雖然完全依靠機器仍不可行,但懂得利用工具的譯者,會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