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爾頓湖》第一印象就是畫風非常細膩,配色優美,實際體驗後發現配件跟介面設計也是上乘之作,遊戲規則還原真實,細節較多學習時間有一點長,決策容錯率頗低,慢熱型的的策略遊戲。

(圖片來源:桌遊侍)
遊戲目標:
這是一個玩流程的遊戲,主要機制就是非常純粹的工人擺放。
基本的得分引擎,需要透過下列步驟:
1.必須先有開採證、挖掘碎石,得到最基本的產品「濃鹽水」
2.之後可以選擇是否將濃鹽水精煉「地熱」、精煉「鋰電池」等高階產品。
3.其他支線選項,也可買股票、投入研發、拿取訂單合約等等,算是非常擬真的遊戲。
因此得分方式也就是來自於上述這些地方(比較瑣碎一點,這裡就不仔細寫)
遊戲流程:
基本上配著玩家圖版學習,還算蠻好學的。(雖然學習時間比較長一點^^)
工人擺放類型遊戲就是放工人,做對應行動&支付代價。

(遊戲展開蠻需要桌面空間,所以卡牌做比較小張,介面的設計做得非常乾淨清爽,喜歡)
遊戲的動作,就是把工人擺在「有斜線」的可放置區,包含玩家圖板&手牌,
只要有斜線,就代表可以放工人,用看的大概就可以懂8成,稍微不懂的地方就翻一下說明書即可。
只要你還有工人,就還可以行動,行動格的種類繁多,基於文章的風格就不多贅述。
遊戲亮點:
1.美術跟介面設計真的美:

(圖片來源:桌遊侍)
玩家圖版上第一眼看到就是流程圖的美化版,而且因果關係都有細線牽引著讓你比較不會在行動選擇中迷路,而且圖像介面設計也算是很乾淨清楚,整體色系用白底設計(這種超難),能做到這一點很棒!

(玩家圖板上每一個區域,因果關係之間都有細線連著,很像工程師的流程圖)
搭配封面的色調,整體讓人覺得很賞心悅目,大大加分,而且配件做的很精巧,盒子也不會過度包裝,這點很棒。
玩家圖版左下角,鑽地介面設計也很棒,購買後需要用鑽子鑽出深度,才能取得濃鹽水。隨著購買採購證一張一張卡片堆疊、感覺很有越挖越深的感覺。卡片上僅用簡單的三個區域分割,搭配圖示,就做出往下挖深的感覺,真的很有帶入感。
2.金錢與功能共用一張卡:
這一點算是這遊戲機制上的亮點,
正面是金錢,背後則是可以使用的功能格,
●如果是當功能格使用,回合結束還可以回收,
●如果是當金錢使用,就必須棄掉!
這一個規則讓遊戲的難度跟容錯率都大幅提升。

(圖片來源:網路)
如上圖所示,斜線區域都是可以放工人啟動的功能,全ICON圖示化只要理解原則,教學上就可以懂個8成,遊戲中的灰色字=得分、得利;紅色字=損失、支付。菱形ICON右下角的底色_數字=最多可以做幾次。

(圖片來源:桌遊侍)
第一次玩,大家都以為錢很好賺?
但其實這遊戲錢超級難賺的,要花好幾動(好幾個步驟)才能賺到錢。
我真的懷疑這設計師應該有開過公司(笑)
3.成長系統蠻有意思的:
這個遊戲有一個倉庫系統,必須透過研發才能升級解鎖,一旦解開倉庫,可以儲存的原料(濃鹽水/地熱/鋰/研發卡槽)都會擴增,一段一段的解鎖,雖然很辛苦很漫長,不過解開蠻有成就感的。
而且配件搭配介面設計,讓玩家圖版有隨遊戲擴張展開的感覺很棒,真的很有工程師在解決問題的感覺。

(玩家圖版右上方就是倉庫區,設計成雙面板塊,用翻面表示解鎖與否)
遊戲結束:
遊戲達成下列其中一個條件,遊戲結束。
A 鑽地許可證的牌堆用完。
B 中央圖版 三間公司的股票有兩家封頂。
計分條件比較多(骨子裡還是歐式策略),所以文章也不贅述,就跟著說明書一步一步結算即可。
史萊姆評分:8.5
教學時間大約30到40分鐘,遊戲第一場體驗下來大概四個小時,雖然難度沒有到非常非常高,可是遊戲得分引擎堆疊速度比較慢,可能設計師想要刻意營造比較艱苦的過程?
喜歡的點,介面設計跟美術真的很棒,幫這遊戲加了很多分!
對於遊戲教學與計分還蠻有幫助的!
如果想學習遊戲介面設計的朋友,這款也很多地方值得學習借鏡的地方。
遊戲核心概念,就是一般策略遊戲常見的工人擺放+資源轉換,真的比較有新意的就是金錢跟功能二選一到設計,讓遊戲引擎運轉的規程充滿刻苦與挫折?哈
過段時間,可以再來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