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實驗,也是一種修行。
每天每個專案四張紙片,既不求快,也不求好,只求推進。
▍一張紙片,一個思路第一張紙片:寫下目前推進的問題是什麼。
不是什麼大哉問,而是今天準備解的、搞懂的、想試的。
一兩行足矣,像是:
• 「為什麼這段 code 跑出來的結果有 noise?」
• 「怎麼樣讓圖2更直觀?」
• 「A paper 的方法能不能改來 fit 我的資料?」
紙片的任務,不是要給你答案,而是強迫你說出你其實早就在想的問題。
▍第二、三張紙片,拆解與試探
第二張:寫你知道的線索、碎片、或第一步。
第三張:做個嘗試、畫個圖、寫段code、翻篇文獻,哪怕只是初步試錯。
有時你會發現你寫不出第二張,表示第一張的問題還不夠具體;
有時你會發現第三張停住,表示該去問人、查資料或換個角度。
寫紙片的過程,就是替代「在螢幕前發呆」的具體行動。
▍第四張紙片,結尾與預告
第四張:寫下一句「目前停在這裡」,讓明天的你知道從哪裡接續。
像是:
• 「目前卡在 A 的定義不清,明天先問學長」
• 「資料跑完了,明天可以畫圖分析」
• 「今天沒頭緒,但至少翻了3篇相關研究」
這張紙片,讓你與專案之間保留溫度,哪怕明天還沒到。
▍無悲無喜,日復一日
研究不是爆衝,是耐性累積。
四張紙片不保證你每天突破,但它保證你不斷前行。
你以為你需要靈感,其實你需要的是結構。
你以為你需要時間,其實你需要的是習慣。
寫完四張,就下課,無悲無喜。
你的腦子可以休息,你的研究卻還在穩穩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