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心無門,門門皆心:由妄返真的解脫之道
在塵世萬象之中,人心如浮雲,不住一處,隨境而動。
妄念如潮,起時漫天蔽日,息時無影無形。然若能以慧眼觀照此心,不與妄同流,不隨境轉動,
便能於萬法之中,見本來面目,步步趨近解脫之岸。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禪門下參者常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若不觀心,終生尋覓也難見真;若能回光返照,一念頓悟,即是見性成佛。
觀心者,不是觀一顆可見之心,而是觀那無形無相、無去無來的心源 ---
那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之真心。







禪宗云:「掃地見天心,掬水得月影。」
觀心正如是 --- 不是另尋他物,而是在一念念中掃除塵埃,於一動動中體見寂靜。
當妄念如煙過後,真心自然如月現水,本不需造作,只是平常未覺。





觀心亦非拒絕塵勞,反在塵勞中參透無我。
在喧嘩處見靜,在煩惱中悟道。
古德言:「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觀心之道,不離柴米油鹽,不離行住坐臥。
只要當下有覺,妄念即化真性,煩惱即是菩提。







若一味外求,則如拈花不見笑意;
若回頭觀照,便是靈山會上重聞佛語。
佛不在遠,道不在他。
解脫的彼岸,不過是當下這一念清明。
你我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只是妄想執著未能證得。
若能放下一切執見,便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花一世界,一念一菩提。
觀心之道,不過是見此花開時,心無所住;
見塵飛處,念無所著。
此即解脫,不由他求,唯靠自觀。






(註)
一、本篇中的圖像,是根據作者根據原創文字,對 Windows Bing Image Creator AI 生成圖案器下指令,以禪畫風格搭配,共生成40張圖像,本文圖文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非商業使用,歡迎載明圖文出處與作者名稱後轉載,如需移作商業使用,請與本人連繫合作細節,未經本人書面同意,不得任意下載、轉載、分享、塗改,盜用必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