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坑秘錄 第一章:迴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972年 秋,高雄岡山


列車的鳴笛劃破深夜。

江靖川在車窗裡看到自己瘦削的臉,眼睛裡有種陌生的空洞,二十三歲的他帶著相機和記事簿南下,不為採訪新聞,只為那場突如其來的電話。

父親瘋了。


岡山鎮夜裡潮濕的鹹味和煤煙混雜著,街燈忽明忽暗,映出壽山輪廓,像一頭伏臥的巨獸。

小時候他聽過關於壽山的傳說:

坑道裡封著日本人留下的財寶,也封著無數死不瞑目的靈魂。

但那些話,在他成年後都變成了笑話,直到今天。


老宅靜得像是被世界遺棄。

木門推開時,發出長長的哀鳴。

昏黃的燈泡下,江樹聲坐在藤椅上,背影佝僂,嘴裡呢喃著誰也聽不懂的語句。

「……還在……黃金還在……她沒走……」


靖川屏住呼吸,輕聲喊:「爸,我回來了。」


樹聲猛地抬頭,眼神瘋狂而恐懼。他盯著靖川,嘴唇顫抖,像認錯了人。

「別靠近我……你身上有她的味道……是春霞……」

靖川心頭一震。春霞那是母親的名字。


十八歲那年,她在壽山兵工廠自縊而亡。從他記事起,母親的存在幾乎被家族抹去,只剩一張褪色的合影和村裡流傳的耳語:慰問婦、恥辱、詛咒。

「爸,你說的黃金……真的存在嗎?」他壓低聲音問。


樹聲的雙手用力掐住藤椅扶手,骨節泛白。

「你以為你媽是怎麼死的?……那是代價……我們家,看過那些東西……」

他聲音低沉得像是從地底滲出來的,話音剛落,燈泡突然閃了閃,客廳陷入短暫的黑暗。


———同一座山,不同的年代 1945年———


炮火聲震耳欲聾,坑道深處混雜著血腥與火藥味。日本人倉皇撤退,高雄的夜空被火光染紅。

年輕的江萬興背著沉重木箱奔跑。箱子裡是黃金與機密文件,是軍官交給他的「最後任務」。汗水與血水混在一起,他聽見遠處還有女人的哭聲。

「快!」一名日本軍官用生硬的中文怒吼,「封門!」

厚重的鐵門轟然關閉,巨響震得坑道牆壁落下石屑。萬興回頭,在昏暗火光裡,看見一張蒼白的臉

春霞。她的眼睛充滿恨意與絕望。

「阿爸……我們都要死在這裡了……」

那聲音像釘子般扎進他的耳膜。


凌晨,靖川在老宅裡翻找。

地板的縫隙藏著一個舊皮箱,裡頭塞著爺爺江萬興的日記、泛黃照片,以及一張坑道手繪地圖。

地圖用鉛筆標著「第十三坑口」。旁邊有幾行潦草字跡,不是詛咒,而像是警告:

「進去的人,不要回頭。」

靖川盯著那句話,背脊發涼。

皮箱裡還有一張合影:爺爺、母親春霞,以及幾個穿著日軍制服的男人。母親笑容靦腆,但眼神死寂。照片背後只寫著:「1945,高雄岡山。」

夜裡的壽山輪廓靜靜伏在窗外,像張隱忍的臉。靖川忽然聽見風聲裡夾雜著低低的哭泣,像是從山裡傳來,又像是從自己心底溢出。

「或許,我該動身一趟去岡山了。」

我有喃喃自語著。


———1972年,高雄岡山———

翌日清晨,岡山的天氣悶熱。

海風帶著金屬與煤煙味,讓人喉嚨發澀。

江靖川揹著相機與記事簿,沿著老街尋找父親口中提過的「見證人」。

父親昨夜再次發作,他抓著靖川的衣領,眼神混濁卻銳利,聲音像從破裂的喉嚨擠出來。

「去問萬興的老朋友……只有他還記得……坑道裡有兩個門,一個活人用,一個死人用……」

話說到一半,他忽然哽住,像被什麼掐住喉嚨般咳得渾身顫抖。靖川扶住他,卻在他眼底看見自己不認識的陰影。


鎮外的漁村有間破敗的木屋,住著名叫陳木河的老兵。

據說他年輕時曾在兵工廠當苦工,也跟日本人進過坑道。

「你說萬興?」老兵聽到名字時,手指微微一抖,手中的煙灰掉在腳邊。

他的眼神盯著牆角,彷彿那裡有什麼人站著。


「那坑……不是人該去的地方。黃金是假的,死人是真的。」

「假的?」靖川挑眉,「可是……地圖是真的。」

老兵盯著他一會兒,緩緩說:「坑道裡,有地方回不了頭。」停了一會後才緩緩用嘶啞的聲音開口。


「你不會知道自己是活著還是死了…因為…聲音會跟你說話。」

「什麼聲音?」

老兵沒有回答,而是哼起一段古老的日本童謠,聲音嘶啞,聽起來不像唱給人聽的,更像唱給鬼聽的。


那天下午,靖川帶著地圖走到壽山腳下。

坑口早被封死,鋼筋與混凝土覆蓋,像一道舊傷疤,然而站在那裡,他耳邊卻隱約聽到低低的哭聲,混著潮濕風聲,像有人在岩縫深處呼吸。

他蹲下仔細聽,哭聲忽然變成母親的呢喃。

「……川……別回頭……」


靖川猛地抬頭,什麼也沒有,他後退兩步,心跳狂亂。

忽然一名婦人從後方經過,提著魚簍,瞥了他一眼,低聲說:「別待太久,山裡黃昏後會有人跟著出來。」

「誰?」

「不知道。」婦人頭也不回,「反正不是活人。」


夜裡回到老宅,父親蜷縮在角落,像被看不見的東西逼到絕境。

「她來過了……」樹聲喃喃,手指指向牆角,「你看不見嗎?她就在你身後……」

靖川回頭,只有空白牆面。他靠近父親想安撫,卻被猛力推開。樹聲瞳孔擴大,聲音像哭又像笑。

「你跟她長一模一樣……她要帶你走了……」

那一刻,靖川心底第一次浮現疑問:母親真的死了嗎?還是……從未離開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行墨人
1會員
27內容數
原創小說。
行墨人的其他內容
2025/08/03
我很久沒回想過那個夜晚了。 記憶像老膠片,晃動、起霧、斷續, 可是氣味卻從來沒淡過血腥、焦灰, 還有那種密閉屋子裡的濕冷,像牆角永遠乾不了的青苔。
2025/08/03
我很久沒回想過那個夜晚了。 記憶像老膠片,晃動、起霧、斷續, 可是氣味卻從來沒淡過血腥、焦灰, 還有那種密閉屋子裡的濕冷,像牆角永遠乾不了的青苔。
2025/08/02
我根本來不及反應。 那些無臉的魂影一齊張開了眼,沒有眼白,只有濃得化不開的墨黑,一眨不眨地望向我。
2025/08/02
我根本來不及反應。 那些無臉的魂影一齊張開了眼,沒有眼白,只有濃得化不開的墨黑,一眨不眨地望向我。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眼前大面車窗一覽無遺的風景,在陽光照耀和車速競逐下模糊了起來,成了一條條燦爛的純樸色帶。
Thumbnail
眼前大面車窗一覽無遺的風景,在陽光照耀和車速競逐下模糊了起來,成了一條條燦爛的純樸色帶。
Thumbnail
但現在又有誰會看報紙呢?24小時的誠品要熄燈了;創刊32年的晚報要停刊了。8年前,我可能還會看實體小說,5年前的我可能用手機看網路小說。但現在影音串流的內容已經都看不完了。我的人生故事,就像是書寫在停刊的晚報社會版小角落,書寫在不起眼的文學小說裡。 我鎮定地打開大門,所有的擺設完好如初,只有一個包
Thumbnail
但現在又有誰會看報紙呢?24小時的誠品要熄燈了;創刊32年的晚報要停刊了。8年前,我可能還會看實體小說,5年前的我可能用手機看網路小說。但現在影音串流的內容已經都看不完了。我的人生故事,就像是書寫在停刊的晚報社會版小角落,書寫在不起眼的文學小說裡。 我鎮定地打開大門,所有的擺設完好如初,只有一個包
Thumbnail
六月第二個週末早晨八點,師大路沿途停滿掀開尾翼的小客車,偶爾穿插幾台休旅車。 人聲比蟬聲沸然,騰騰灼燒地面樹影,洞洞幢幢參差一路。原來是宿舍搬離日。
Thumbnail
六月第二個週末早晨八點,師大路沿途停滿掀開尾翼的小客車,偶爾穿插幾台休旅車。 人聲比蟬聲沸然,騰騰灼燒地面樹影,洞洞幢幢參差一路。原來是宿舍搬離日。
Thumbnail
夜半濃,心(星)懷淨,樂自燦。我垂眼高臥,無煩必怡神,心也漸鬆緩,瞥眼即見到我來到某處地下道,最靠邊緣的機車道相當狹窄,幾位婦女堵住通道,我走過去與她們擦肩相逢,不禁想到,狹路才有機會與心愛的人合為一路。 隨後仙佛拉著我的右手,帶我遠看地下的汽車道,都是來往的車流量,心中泰然地想,度量退一步,往來
Thumbnail
夜半濃,心(星)懷淨,樂自燦。我垂眼高臥,無煩必怡神,心也漸鬆緩,瞥眼即見到我來到某處地下道,最靠邊緣的機車道相當狹窄,幾位婦女堵住通道,我走過去與她們擦肩相逢,不禁想到,狹路才有機會與心愛的人合為一路。 隨後仙佛拉著我的右手,帶我遠看地下的汽車道,都是來往的車流量,心中泰然地想,度量退一步,往來
Thumbnail
  三日後,直到暮色四合,一輛樸素至極的馬車才卷著風塵來到城門前。   眼看封門時分將近,可城內鑼鼓喧天的熱鬧聲響卻依舊清晰,伴著煙花綻放的響聲傳入耳中,惹得姜離耳輪一顫,不禁心生好奇,撩開身側的竹簾向外瞧了一眼。   天色微暗,已能瞧見有繁星點點綴在明月左右,朗朗星空之中,前有煙花如牡丹盛放,
Thumbnail
  三日後,直到暮色四合,一輛樸素至極的馬車才卷著風塵來到城門前。   眼看封門時分將近,可城內鑼鼓喧天的熱鬧聲響卻依舊清晰,伴著煙花綻放的響聲傳入耳中,惹得姜離耳輪一顫,不禁心生好奇,撩開身側的竹簾向外瞧了一眼。   天色微暗,已能瞧見有繁星點點綴在明月左右,朗朗星空之中,前有煙花如牡丹盛放,
Thumbnail
六月《聖羅罕市電車夜話》短篇小說系列──連載中!前導介紹&公告
Thumbnail
六月《聖羅罕市電車夜話》短篇小說系列──連載中!前導介紹&公告
Thumbnail
那是我最寂静的一次“六四”记忆,从那个狭窄的、堆满了杂物的书房中走出来,我们又回到了遥远的二十一世纪。
Thumbnail
那是我最寂静的一次“六四”记忆,从那个狭窄的、堆满了杂物的书房中走出来,我们又回到了遥远的二十一世纪。
Thumbnail
關於短篇小說《聖羅罕市電車夜話》第2話〈監視器下的黯然〉的二三事──
Thumbnail
關於短篇小說《聖羅罕市電車夜話》第2話〈監視器下的黯然〉的二三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