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藝人因為猛爆性肝炎住院的消息,加上媒體報導他本身是B型肝炎帶原者,引發了大家對B型肝炎的熱烈討論。這件事也提醒我們,B型肝炎(HBV)在台灣其實很常見,很多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就是B肝帶原者。然而,B型肝炎卻是導致肝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好好追蹤和適時打疫苗,對保護肝臟健康真的非常重要。
B型肝炎帶原者,我該怎麼辦?
如果你是B型肝炎帶原者,請務必把以下幾點記在心裡:
- 定期追蹤不能少:即使你沒什麼症狀,也要記得定期到肝膽胃腸科門診追蹤。醫生會根據你的狀況,安排像肝功能(GOT/GPT)、B型肝炎e抗原/e抗體、B型肝炎病毒量(HBV DNA)、甲型胎兒蛋白(AFP)等抽血檢查,有時候也會做腹部超音波,幫你好好檢查肝臟狀況,才能提早發現問題。追蹤的頻率會因人而異,一定要聽醫生的建議喔!
- 善用衛福部補助的B、C肝篩檢:政府為了鼓勵大家多做篩檢,特別提供45至79歲的民眾(原住民朋友可以提早到40歲)這輩子一次的B、C型肝炎免費篩檢。這個篩檢通常會和成人健康檢查一起進行,可以幫助你及早知道自己是不是B肝或C肝帶原者。如果你符合資格卻還沒做過,一定要把握這個好機會!
- 滴酒不沾最好:酒精會加速肝臟受損,對B型肝炎帶原者來說,更是絕對不能喝酒,才能減輕肝臟的負擔。
- 均衡飲食,健康生活:維持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充足的睡眠,這些都能幫助你提升免疫力,減輕肝臟的負擔。
- 少用不必要的藥物和來路不明的保健品:吃任何藥之前,一定要告訴醫生你是B型肝炎帶原者,避免吃到會傷害肝臟的藥。另外,這次沈玉琳的新聞也提醒我們,千萬不要亂吃來路不明或過量的保健食品,這很可能反而會造成肝臟負擔,甚至導致肝損傷。
B型肝炎疫苗:成年後抗體消失,需要補打嗎?
台灣從1986年就開始全面幫新生兒打B型肝炎疫苗,這讓B型肝炎的感染率大幅下降。不過,有些人在長大後的校園或工作體檢,可能會發現自己體內的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濃度變低甚至不見了,這時候需要補打疫苗嗎?一般來說,B型肝炎疫苗提供的保護力會隨著時間減弱,但大多數人就算抗體濃度降低,身體裡還是有免疫記憶。當你再次接觸到B型肝炎病毒時,身體還是能很快產生抗體來對抗病毒。
但是,對於下面這些高風險族群,還是建議諮詢醫生,評估是不是需要補打疫苗:
- 醫療相關工作者:經常接觸血液或體液,感染風險比較高。
- 洗腎病患:免疫功能比較差,容易感染。
- B型肝炎帶原者的性伴侶或家人:生活中有比較高的暴露風險。
- 免疫功能不全的人:像是癌症患者、器官移植患者等等。
如果你檢查後發現體內抗體消失,而且又屬於上述的高風險族群,醫生可能會建議你補打一劑B型肝炎疫苗。目前台灣建議的補打方式就是打一劑。這樣做的目的是再次刺激身體的免疫反應,產生足夠的保護力。
請記得,到底需不需要補打疫苗,以及要打幾劑,一定要找你的醫生諮詢,由醫生評估你的個人狀況後,給你最專業的建議喔!
結語
藝人的案例再次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肝臟健康絕不能輕忽。無論你是B型肝炎帶原者,還是對自己的抗體狀況有疑慮,都應該主動關心自己的身體。定期篩檢、規律追蹤、並與醫師保持良好溝通,是保護肝臟、預防肝病惡化的不二法門。希望大家都能重視肝臟健康,擁有彩色人生!

參考資料
- Terrault, N. A., Lok, A. S. F., McMahon, B. J., Chang, K. M., Hwang, J. P., Jonas, M. M., ... & Lim, J. K. (2016). Update on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ASLD 2015 Hepatitis B Guidance. Hepatology, 63(1), 261-283. doi: 10.1002/hep.28190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肝病防治及肝癌。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07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89
- 中央社。沈玉琳傳猛爆性肝炎 醫籲B、C肝患者注意異常症狀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50730007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