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爵士鼓也好幾個月的時間了,最近在練甜約翰的《留給你的我從未》,歌曲中有很悠揚的小喇叭,絲滑綿延的樂聲,讓我回想起國中時在管樂隊的時光。
那時加入樂隊,媽媽為了讓我能吹豎笛,自掏腰包買樂器(自備的人就不用被分配到其他不喜歡的樂器了)。可以吹奏有氣質的樂器,我跟媽媽都很開心,豎笛也是整個樂隊中會被教練選為對音準的樂器。
某天,教練請我演奏「Do」的聲音,他眉頭微皺,並請了另外一位豎笛組的小羅來吹,至此之後都是如此。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媽媽買給我的是6,000元的「便宜貨」,塑膠的管身、音準也不夠準;而小羅媽買的則是12,000元,木頭的管身非常有質感,看起來就很「高級」。國中的我對豎笛價格沒有概念,但我接收到的是:我媽只想省錢、不幫我買好一點的樂器、我們家可能很窮、我的豎笛很爛(但我其實聽不出來音質有什麼差異XD)...,還因此覺得很羞恥、好丟臉,也生氣媽媽為什麼不願意花更多的錢幫我買好東西。不過,這件事我沒跟任何人提過,就這樣默默地淡忘了。
關於人的比較之心啊...
或許是長大了,看的事越來越多了,回想起來,自己實在很不應該。國中時我進入一個很愛比較、越比較也越自卑的時期,看著同學穿Nike、Addidas、DC板鞋...,家裡帶我去夜市買的鞋子,當下覺得再好看,只要是四條線都覺得不夠好,開始吵著要買名牌鞋;一開始拿到媽媽買的豎笛非常喜歡,一對比別人的擁有,就開始感到匱乏--「為什麼你們不能滿足我的要求?」這樣的小聲音在我心中瘋狂的蔓延。
可是人跟人比,有多麼的永無止盡呢?
我家在我小時候並不富裕,我父母在我小學的時候,為了養大三個孩子而創業,不眠不休的工作,每天的工時都來到10小時以上,是非常盡責的創業家、老闆、父母,本身也非常非常的勤儉,我們最好的享受就是在過生日的時候到西堤聚餐。
而在那個當初,媽媽願意掏錢幫我買豎笛,其實已經是非常大的愛和禮物。畢竟若我是她,在那個當下,家裡創業本就辛苦,而這個孩子可能是一時興起學樂器,也不曉得能堅持多久,簡單的起步本就不需要買到很高級。我或許也想給孩子一切,但我也得拿捏家庭財務的收支平衡。
事實上,我得到的並不比其他人少
國一時我進樂隊,目標就是要當指揮,即便我拿的不是高級品,我依然吹奏得不錯,也如願成為樂隊指揮。我當初家境辛苦,但我所學的才藝卻很多,不論是救國團或是才藝班(我學過芭蕾、鋼琴、街舞、漫畫、畫畫、作文...很多很多),在我身上投入的愛不亞於任何家庭,更別說他們身體力行的身教,讓我成為一個願意刻苦經營事業的人,這是我這一生中最好的禮物之一。謝謝我父母在我過去多年來的付出!我愛你們!
即便到現在,我也還在克服我的比較之心,有時總會想「那個誰好厲害,我是不是很差?為什麼我做不到某某事?」但也會在這些小聲音出現時,提醒自己:感恩現在的擁有、肯定目前的成績、告訴自己還在路上。
這世上本就沒有公平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項和短處,有些人天資聰穎,有些人含著金湯匙出生,也有些人需要為三餐溫飽煩惱...。但,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想要的一切都能由我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