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千年前的宋朝,沒有手機、沒有外送平台,但你想吃什麼,還是有人能送到家門口。
這幾天元元生病,請假育兒還是得趕工作,午餐時間就放過自己,拿起手機來個Uber Eats。等外送的時候突然想到:這種「動口不動手」的生活,宋代人好像早就會了。
《清明上河圖》你應該不陌生,宋朝的首都汴京街道超熱鬧,夜市好逛到會迷路,連吃飯這件事,也走在時代尖端。下班叫外送、不想進廚房?宋人:我們早就這樣了。
雖然沒有手機、沒有 GPS,但人家的服務效率,說不定還贏現代半拍。
根據《東京夢華錄》記載:「處處擁門,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飲食。市井經紀之家,往往只於市店旋買飲食,不置家蔬。」
簡單說就是:路上什麼都有賣,懶得煮就去買,家裡根本不用備菜備灶,因為轉角就有熱飯吃,還自己下什麼廚。
懶得出門?也有解,就叫 Foodpanda 送啊。沒錯,宋代就已經流行「逐時施行索喚」的服務,翻成白話就是「你開口,我馬上送」,連滑手機的事都免了。
《三徑野錄》寫蘇州日常:「吳中婦女驕情,皆不肯入庖廚,饑則隔窗索喚,市食盈笛,至不下樓。」
宋代的貴婦們很懂生活美學。餓了不急,先靠窗輕輕喊一聲,飯菜自動送上樓,樓也不用下,連手機都不用拿,真的優雅,我羨慕!
甚至連外燴都能搞定。
《武林舊事》卷六記載:「凡吉凶之事,自有所謂『茶酒廚之』專任飲食請客宴席之事。凡合用之物,一切賃至,不勞餘力。雖廣席盛設,亦可咄嗟辦也。」
你有事要辦個party(婚喪喜慶都行),直接找宴席整合公司來直接搞定,桌椅板凳、碗盤杯筷、廚具全包,通通租起來。你唯一要做的是準時閃亮出現在自己的派對上。就算要辦超高規格百桌流水席,也能「咄嗟辦也」,翻成現代語就是:「我們這邊馬上幫您 set 好。」效率實在太好~
而且外送這件事,連皇帝都會手癢點個兩樣。
《癸辛雜識別集.德壽買市》記錄:「隆興間,德壽宮與六宮並於中瓦相對,令修內司染坊,設著位觀,孝宗冬月正月孟享回,且就看燈買市。簾前堆垛見錢數萬貫,宣押市食歌叫直一貫者,犒之二貫。時尚有京師流寓經紀人,如李婆婆魚羹、南瓦張家圓子之類。」
白話文:有一次孝宗出門賞燈,心情好就點了當時爆紅的李婆婆魚羹和南瓦張家圓子,一碗一貫,他大手一揮直接給雙倍,儼然宋朝版「五星評價+雙倍小費」。
說到外送,怎麼能不提外送員。
這群負責「逐時施行索喚」被稱作「閒漢」。雖然名字聽起來像在摸魚,但工作內容比我們還斜槓。
《東京夢華錄》說:「見子弟少年輩飲酒,近前小心供過,使令買物命妓,取送錢物之類,謂之閒漢。」
是的,他們不只外送、跑腿,還能代買、代辦、叫小姐……欸,不是,是請歌姬吟曲陪酒助興啦。全能型人力資源,專業到直接成為一條完整產業鏈。
甚至標配保溫箱這件事,宋代也有。
他們叫「溫盤」的裝置,上下兩層,中間倒進熱水保溫,再將整體放進長條形「食盒」裡,輕巧便攜、保持熱度,走路不灑,開蓋有煙,裝備之先進,讓人忍不住想報名當閒漢體驗看看。
你看,一千年前沒有手機、沒有 google map,卻把餐飲外送文化發揮到淋漓盡致,徹底實踐了「動口不動手,什麼都吃得到」的現代夢想。
如果真的能穿越,我毫不猶豫,首選的朝代絕對是那個可以叫外送、逛夜市、吃魚羹甜點、看花燈的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