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通街走8:國際病理學醫生命名的道路弗萊徹路,一名防治脚氣病的偉人】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Jalan Fletcher 路牌,位於加油站和麥當勞之間的路口處。-本人攝於2025年6月27日。

Jalan Fletcher 路牌,位於加油站和麥當勞之間的路口處。-本人攝於2025年6月27日。


自從MRT2布城綫開通後,到國家圖書館的路途和時間可説是減輕了一半。雖然拉惹烏達站(MRT Raja Uda)那計劃能直接通到敦拉薩路(Jalan Tun Razak)的C出口隧道,遲遲仍未開通,但從B出口走一段路繞道至國家心臟中心,過個天橋即可抵達圖書館。

若整天駐留看書和找資料,又不想在圖書館食堂用餐,走個幾分鐘路,不遠處就有間麥當勞。麥當勞旁邊,有一條小路進到裏頭,形成一段T字型路口,而這一段路叫做Jalan Fletcher,華文譯名有幾個版本,姑且就呼作”弗萊徹路“。

可以稍微觀察到,蒂蒂旺沙區這一側的路名之特色,多以彭亨州的地名爲主,如交接的淡馬魯路(Jalan Temerloh),再來則是淡美嶺路(Jalan Tembeling)、米昔拉路(Jalan Beserah)等,然後是國家劇院旁和吉隆坡醫院(MRT Hospital KL)的關丹路(Jalan Kuantan),再來則是通往隆市北部的大道彭亨路(Jalan Pahang)。

而這條不甚起眼的,一條以某洋人姓氏命名小路,究竟是怎麽回事,此弗萊徹到底又是誰?當然,并非說此段路不甚重要,畢竟國家血庫中心、吉隆坡醫療診所、國家藝術館、私人醫院都在附近,而唯一與此路名劃上等號的,是坐落在道路右側尾端的淡米爾小學-弗萊徹路淡小(SJKT Jalan Fletcher)。

弗萊徹路淡小校門附近草地安置的,據稱是1907年弗萊徹用於研究脚氣病的實驗建築。-截圖自Rinadevi Eswaran Menon FB,2021年10月20日。

弗萊徹路淡小校門附近草地安置的,據稱是1907年弗萊徹用於研究脚氣病的實驗建築。-截圖自Rinadevi Eswaran Menon FB,2021年10月20日。


根據該淡小的校史,該校1954年設立時,原本坐落在不遠處的太子路(Princes Road),舊稱為太子路淡米爾學校(Princes Road Tamil School),也就是今MRT拉惹烏達站所在的Jalan Raja Muda Abdul Aziz;而這位“太子”(Raja Muda)即是已故的雪州蘇丹沙拉胡丁阿都阿兹沙(Sultan Salahuddin,1926-2001)。弗萊徹路淡小於1966年遷至現今校址,並以所在之路名為校名。

回歸正題,之所以談及淡小,全是是因爲綫索。路過的人都知道,該校前方草地安放著兩個十分奇特的圓錐形筒倉,不知者或許會懷疑,校内何以有類似“UFO”的物體?是在向“科學”致敬嗎?

其實這是在蒂蒂旺沙扶輪社(Rotary Club)的要求下,將這兩個物體擺放在草地上,以供紀念及讓學生銘記校名上的,此偉人的巨大貢獻。而那兩個打造於1907年的物體,可能是昔時用以研究脚氣病(beri-beri)的檢疫倉。

他就是當時駐在英屬馬來亞,以研究脚氣病、痢疾(dysentry)和斑疹傷寒(typhus)等傳染疾病的知名病理學家(pathologist)-威廉·弗萊徹醫生(Dr William Fletcher,1872-1938)。

弗萊徹的肖像。-’Highlights of Medical Research in Malaya’,1st January 1953, “The Straits Times Annual”,Pg.97.

弗萊徹的肖像。-’Highlights of Medical Research in Malaya’,1st January 1953, “The Straits Times Annual”,Pg.97.


弗萊徹生於英國李斯特郡(Leicestershire),1903年來馬加入英殖民政府公共醫療服務,已相繼在倫敦都會醫院(Metropolitan Hospital)和考文垂(Conventry)行醫多年,繼而在霹靂和雪蘭莪等州擔任地方醫官(district surgeon)。

1907年,他以吉隆坡地方醫官身份,開始進入馬來亞醫療研究所(Institution of Medical Research),擔任專研脚氣病原因的弗雷澤(Dr Henry Fraser)和史坦頓(Dr Ambrose Thomas Stanton)醫生的助理,協助開啓了殖民地對脚氣病的臨床實驗。

如1905年,弗萊徹曾在爆發疫情的吉隆坡精神病院裏,針對病人的食物進行測試,發現僅食用白米的病人有25%患有脚氣病,而食用糙米者沒有人因此身亡。這是因脚氣病患者多出自維生素B1不足所引起,並證實了食用含米糠的糙米,能夠防治脚氣病,而弗萊徹是提出此療法的第一人,並於1907年將初步成果發表在《柳葉刀》(“The Lancet”)期刊上。

弗萊徹於1907年在醫學權威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上發表,關於米食和脚氣病實驗研究的初步報告。

弗萊徹於1907年在醫學權威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上發表,關於米食和脚氣病實驗研究的初步報告。


隨後於1909年,弗萊徹被研究所委任為病理學家,負責研究馬來亞歷來爆發的熱帶瘟疫等問題如黑尿症(blackwater fever),以及麻風病(leprosy)等發病症狀。卻於一戰爆發期間,前往中東戰地服務,也在南安普頓大學的戰地醫院(University War Hospital of Southampton)任職過病理學家。

1919年弗萊徹回到馬來亞後的研究,重建了人們對奎寧(quinine)能夠退熱和治療瘧疾的信心,接著也根據痢疾和類鼻疽(melioidosis)等進行臨床試驗。期間也陸續針對許多新發現的熱病進行辨識和探究,如斑疹傷寒、鈎端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及恙蟲病(Tsutsugamushi disease)等,并以斑疹傷寒的研究獲得國際聲望。

1926年,弗萊徹雖升任醫療研究所主任,但很快於次年退休返英,一般認爲是健康因素所致。其後他在許多權威的醫療和衛生研究機構擔任名義職稱,最後因冠狀動脈栓塞,於1938年9月病逝。

弗萊徹路周圍地圖比較。-Kuala Lumpur Map,Survey Dept., Federation of Malaya No. 65 - 1957;Google Map.

弗萊徹路周圍地圖比較。-Kuala Lumpur Map,Survey Dept., Federation of Malaya No. 65 - 1957;Google Map.


弗萊徹路迄今,可能是吉隆坡市中心的傳統醫院區範圍内,或可説是隆市,唯一僅剩的一段以英籍醫生為名的道路。或許是其對馬來亞乃至國際病理研究有功,亦或者一條小路無傷大雅,所以依然能流傳至今。

無論如何,有沒有路途經過此段也罷,請記得弗萊徹醫生畢生為熱帶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診治,所給予的貢獻。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分享和留言交流。此外,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和啓發,歡迎給予小額贊助,支持和鼓勵我能持續研究和撰寫更多好文:https://buymeacoffee.com/yoengji


參考資料:

1)CP Dr. Navin Patel,‘History Behind Fletcher School’,“Melawati Vibes”,October 2021.

2)廖育群,<關於中國古代的腳氣病及其歷史的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2000年第3期。

3)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 (倫敦皇家内科醫學學院)官網:‘William Fletcher’。

4)Institut Penyelidikan Perubatan(馬來西亞醫療研究所)官網:’ IMR Past Directors’。

5)‘Medical Pioneers in Malaya’,5th February 1931,“The Straits Budget”,Pg.15.

6)Dr.J.W.Field,’Highlights of Medical Research in Malaya’,1st January 1953, “The Straits Times Annual”,Pg.96-99.

7)T.H.Woon,‘A History of Psychiatry in Peninsular Malaya,1830-1975’,”Medical Journal of Malaysia”,Vol.32,No.3,March 1978.

===

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nfinitesouthfront

Buy me a coffee(短文精選,衆籌/捐獻平臺):https://buymeacoffee.com/yoengji

交流與合作,邀稿、邀約、打賞,請私訊:sawtan1987@gmail.com


## 原創内容,歡迎分享連結和引用,禁止未經許可及未註明文章出處下複製、改寫或轉載,抄襲或模仿創意概念,及使用於商業用途,違者必究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境南國的沙龍
4會員
44內容數
無境南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8
漢惹伯路(Jalan Hang Jebat)是連接蘇丹街和漢都亞路一條歷史悠久的交通要道,於是這一帶坐落著許多英殖民地時期起,迄今已百年的社團和建築物。但吉隆坡州立華小的英文原名,我們得以發現它以前叫做德威伸路( Jalan Davidson),而且延續到馬來亞獨立後,直到“去殖民”被替換掉。
Thumbnail
2025/07/18
漢惹伯路(Jalan Hang Jebat)是連接蘇丹街和漢都亞路一條歷史悠久的交通要道,於是這一帶坐落著許多英殖民地時期起,迄今已百年的社團和建築物。但吉隆坡州立華小的英文原名,我們得以發現它以前叫做德威伸路( Jalan Davidson),而且延續到馬來亞獨立後,直到“去殖民”被替換掉。
Thumbnail
2025/07/10
上一篇吉隆坡路名系列,寫到了邱德懿路,於是就徒步到燕美路,途徑這一帶順便走馬看花,拍些照片做些記錄。沿著邱德懿路走下去,就像走入了一個舊社區,兩旁的店鋪和樓上單位、組屋等都是外勞住宅。。。
Thumbnail
2025/07/10
上一篇吉隆坡路名系列,寫到了邱德懿路,於是就徒步到燕美路,途徑這一帶順便走馬看花,拍些照片做些記錄。沿著邱德懿路走下去,就像走入了一個舊社區,兩旁的店鋪和樓上單位、組屋等都是外勞住宅。。。
Thumbnail
2025/07/03
位於吉隆坡武吉免登鬧區附近的邱德懿路,周圍也像隆市中心邊陲的許多地帶,逐漸盤踞成外勞聚落。邱德懿路下方有兩條小路現在看似不起眼,仍然保留了以洋人命名的小路,其歷史可能比周遭路名歷史還要悠久。
Thumbnail
2025/07/03
位於吉隆坡武吉免登鬧區附近的邱德懿路,周圍也像隆市中心邊陲的許多地帶,逐漸盤踞成外勞聚落。邱德懿路下方有兩條小路現在看似不起眼,仍然保留了以洋人命名的小路,其歷史可能比周遭路名歷史還要悠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佛羅倫斯,詩人徐志摩曾給它起了一個浪漫無比、也是比較接近其義大利原文Firenze發音的譯名「翡冷翠」,是托斯卡尼大區面積最大人口也最多的歷史、商業與文化中心。文藝復興在此誕生、期間催生了許多學者、文學家、藝術家與建築師....
Thumbnail
佛羅倫斯,詩人徐志摩曾給它起了一個浪漫無比、也是比較接近其義大利原文Firenze發音的譯名「翡冷翠」,是托斯卡尼大區面積最大人口也最多的歷史、商業與文化中心。文藝復興在此誕生、期間催生了許多學者、文學家、藝術家與建築師....
Thumbnail
你可曾想過,每天搭乘的捷運、地鐵,每個站名的意義。又或者你經過某些站時,就會勾起特別的回憶,一起約會、聚餐、上課、上班路線。那有沒有想過這些站名的意義,一個習以為常的定點,可能是某個城市意象或是具有歷史脈絡的特點,在巴黎就是這樣充滿戲劇張力的命名;除了有的是歷史重要的時刻,也有某些名人的命名
Thumbnail
你可曾想過,每天搭乘的捷運、地鐵,每個站名的意義。又或者你經過某些站時,就會勾起特別的回憶,一起約會、聚餐、上課、上班路線。那有沒有想過這些站名的意義,一個習以為常的定點,可能是某個城市意象或是具有歷史脈絡的特點,在巴黎就是這樣充滿戲劇張力的命名;除了有的是歷史重要的時刻,也有某些名人的命名
Thumbnail
每天練走有三個方向三條路。 第一條路是走到巷口的便利商店大約110公尺,車多鄰居多,遇見了總要寒暄好久腳怎麼了,也是唯一離我最近可購物處,除非要買便利店的東西否則我不太會首選走這條路。朋友來探視曾約在便利商店過,裡面只有六個坐位經常滿座且沒廁所,想
Thumbnail
每天練走有三個方向三條路。 第一條路是走到巷口的便利商店大約110公尺,車多鄰居多,遇見了總要寒暄好久腳怎麼了,也是唯一離我最近可購物處,除非要買便利店的東西否則我不太會首選走這條路。朋友來探視曾約在便利商店過,裡面只有六個坐位經常滿座且沒廁所,想
Thumbnail
我為何出發?為何選擇葡萄牙之路?走在接受世界給予禮物的那條路上
Thumbnail
我為何出發?為何選擇葡萄牙之路?走在接受世界給予禮物的那條路上
Thumbnail
今天拜訪的是飛驒古川,就是拍攝「你的名字」享譽國際的美麗小鎮。
Thumbnail
今天拜訪的是飛驒古川,就是拍攝「你的名字」享譽國際的美麗小鎮。
Thumbnail
  作者蔡慶樺現任職於外交部,曾派駐德國。很佩服他在公務之餘,還能介紹德國法蘭克福的思想、文化、語言、政治、文學、社會議題等給國人,讓我們在想到法蘭克福時,不再只有刻板的機場、車展、書展、商業高樓。或甚至如當初去德國時領隊所說的,法蘭克福沒什麼、很少人會來此觀光(跟附近的科隆比的話)。蔡慶樺
Thumbnail
  作者蔡慶樺現任職於外交部,曾派駐德國。很佩服他在公務之餘,還能介紹德國法蘭克福的思想、文化、語言、政治、文學、社會議題等給國人,讓我們在想到法蘭克福時,不再只有刻板的機場、車展、書展、商業高樓。或甚至如當初去德國時領隊所說的,法蘭克福沒什麼、很少人會來此觀光(跟附近的科隆比的話)。蔡慶樺
Thumbnail
在嘉義公欣賞完了古蹟 也吸收滿滿的芬多精 攤開遊客中心的地圖 我直指「花磚博物館」 嚷嚷著我一定要去看花磚 跳上計程車往花磚博物館前進 司機大哥停車時,我還沒反應過來 博物館竟然是在整排透天厝裡 沒仔細看就錯過了 一進博物館大門 是另一個世界,
Thumbnail
在嘉義公欣賞完了古蹟 也吸收滿滿的芬多精 攤開遊客中心的地圖 我直指「花磚博物館」 嚷嚷著我一定要去看花磚 跳上計程車往花磚博物館前進 司機大哥停車時,我還沒反應過來 博物館竟然是在整排透天厝裡 沒仔細看就錯過了 一進博物館大門 是另一個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