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克·沃爾夫三翼飛機
福克·沃爾夫三翼機( Triebflügel ),又稱「三翼獵鷹」(Triebflügeljäger),是德國於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設計的一種概念飛機,目的在抵禦盟軍轟炸機日益增長的威脅,該機設計為尾部發射的垂直起降( VTOL)攔截機,用於防禦機場較少或沒有機場的要地。
當盟軍佔領生產設施時,福克·沃爾夫三翼機的研發工作才進入風洞測試階段,原型機尚未完成。
|建造
福克-沃爾夫「三翼」(動力翼)採用了一種全新的概念。它不再使用機翼來提供升力,而是透過一個帶有槳尖驅動裝置的旋翼來產生所有升力和推力。這個與其同名的動力翼位於飛機縱軸的大致中部,在駕駛艙和水平安定面之間。起飛前,飛機將垂直尾翼放置;在這個位置,旋翼的功能類似於直升機。在水平飛行時,其功能類似於巨大的螺旋槳,三個旋翼槳葉將以環形排列安裝在機身內一個可自由旋轉的部件上。 (熱)槳尖驅動裝置採用小型沖壓噴射發動機的形式設計,在發射過程中由小型固體燃料火箭加速到工作速度,這些火箭將在達到起飛速度後引爆。此外,還計劃對槳葉進行可調節攻角,以適應飛行條件。 福克-沃爾夫三翼機的尾部由位於機身後部的十字形尾翼組成,該尾翼由四個水平尾翼和可移動副翼組成,副翼也可兼作垂直穩定器和升降舵。機身末端的單一大型彈簧輪構成主起落架;每個水平尾翼的末端各安裝有四個安裝在可伸縮支柱上的小型後輪,用於穩定飛機在地面上的姿態,並使其具備地面機動性(尾座式)。飛行時,主起落架和支撐輪均被氣動整流罩覆蓋。
福克·沃爾夫三翼飛機 設計圖稿
飛機垂直起飛後,一旦達到足夠高度,就計劃轉入水平飛行。由於其設計,即使在水平飛行中,飛機也會保持輕微的迎角,因此其主要武器,位於前機身的四門自動航砲略微向下傾斜。旋翼是水平飛行中唯一產生升力的部件,其他產生升力的部件,例如短翼,並未在計劃中。 著陸時,飛機需要垂直拉起,直到在空中「直立」。然後,推力逐漸減小,飛機向後下降直至接地。由於飛行員的能見度有限,而旋翼又會進一步影響視野,因此在規劃階段,這種操作就被認為是一種危險的操作。
福克-沃爾夫的三翼式火箭設計在二戰時期的垂直起降(VTOL)設計中獨樹一幟,與其他德國項目相比也 相當前衛。在1990年代,一些早期的「旋翼」(Roton)火箭設計研究將「旋翼」火箭描繪成一個類似直升機的旋翼系統,以便其著陸。 洛克希德XFV-1和康維爾XFY-1尾射原型機分別於1953年和1954年在美國研發和製造,在實戰飛行測試中證實了尾射飛機過渡機動的極端難度、機動過程中飛機的不穩定性以及最終的無效性。因此,可以假設,即使尾射飛機達到了作戰成熟期,它也可能像其他德國「神奇武器」一樣,對二戰的結果沒有產生重大影響。儘管如此,由於其奇特的外觀,該飛機至少在電影中短暫地出現過。

福克·沃爾夫三翼飛機
|科技數據
全體人員:1
長度:9.15公尺
跨距:11.50公尺
機翼延伸:9.1
翼載:212–314公斤/平方米
引擎:3台Pabst沖壓噴射發動機、3枚Walter液體火箭、2枚Walter HWK 109-500助推火箭 燃料供應:1500公斤
最高速度:近地面速度1000公里/小時,海拔7000公尺時速度900公里/小時,海拔11000公尺時速度840公里/小時,海拔14000公尺時速840公里/小時
升高上限:15500公尺
抵達距離:地面附近飛行速度925公里/小時,飛行距離650公里;海拔14000公尺處飛行速度675公里/小時,飛行距離2400公里
飛行時間:近地面時速925公里/小時,飛行時間為0.7小時;海拔14000公尺時速675公里/小時,飛行時間3.4小時
武器:2 × 30 毫米MK-103機槍,每挺100發子彈、2 × 20 毫米MG 151機槍,每挺250發子彈

福克·沃爾夫三翼飛機模型
(部分內容參考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