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lcome to Return to Light — the journey of becoming who you truly are.
歡迎來到回光養成系,一起找回自己的光,養成幸福的生活。
INFJ 的我總相信,靈魂契合值得等待。
但那份連結,從來不是憑空降臨,而是經過無數次自我對話和主動確認。
開放式關係於我,是一次理解愛與自由的深度對話。
👋 前言:關係的模樣,值得我們重新定義
嗨,我是書書!
幾天不見,甚是想念。
雖然7月底剛結束日更計劃,但在「自我探索」這條路上,我從未停下腳步。
今天,想邀請你一起聊聊一個我們每個人都會碰到的議題——關係。
最近有讀者留言指出,我在文章中無意間強化了性別刻板印象,我很感謝這位讀者對我的信任,願意在這個空間裡真誠交流,探討性別、關係,以及各種愛的可能。
也因此,我決定搬出我在接觸心理學和哲學思辨的這段日子裡,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我們對「理想關係」的想像,是不是也該重新定義?
書書提問時間:
📌 對你來說,理想的關係是什麼樣子?
是一對一的靈魂契合?
還是擁有更多探索與彈性的空間?
Z世代(一般指的是1995年至2009年間出生的人群)的愛情觀,正在打破舊有框架。
一夫一妻不再是唯一選項,越來越多人追求真實而自由的連結。
BGM幫你們選好了:《方大同 特別的人》
💡 關係的模樣,不該由社會定義,而應由你我真心選擇
不論你對「開放式關係」感到好奇、正在實踐,或只是想讓關係更自由、長久,或者你持反對意見—— 這篇文章想陪你一起思考:
愛,可以有不同模樣。
關鍵不在形式,而在彼此真誠與價值觀的選擇。
延伸閱讀:
「幸福練習生計畫」母胎單身怎麼談戀愛?男生女生都該看的戀愛入門攻略
🌈 「開放式關係」是什麼?打破關係迷思,理解愛與自由
提到「開放式關係」(Open Relationship),你腦中浮現什麼?
是自由浪漫的愛?還是難以界定的曖昧與混亂?
其實,它並不是新潮詞彙,而是隨著社會與意識演變而逐漸形成的一種親密關係模式。
開放式關係的核心不是「人數的開放」,而是心靈的開放——建立在誠實、尊重、共識之上,讓彼此都能擁有自由與真誠的連結。
以下整理幾種常見的非單一關係形式:

📎 註:開放式關係並非鼓勵混亂,而是基於明確的協議與持續溝通所建立的選擇。
🧠 開放的不是人數,是坦承透明與理解
延伸思考:開放式 ≠ 性平衡,而是心理自由
有人說開放式一定要有『性』的介入才叫開放式關係,
但在開放式關係中,雙方的選擇也是可以不對稱——一個探索外在連結,一個擁抱內在寧靜。
真正的開放,不是一起做什麼,而是能自在地做自己,也允許對方如此。
舉個例子:
小C與阿A交往三年後,逐漸發現彼此需求不同。
小C渴望情感深度,阿A則想探索身體親密。
經過多次坦誠對話,他們決定設立「每月一次可約會他人」的規則。
結果反而更懂彼此,也拉近了距離。
這樣的選擇,也許不適合所有人,但它讓我們意識到:
所謂忠誠,不一定是排他,而是真誠。
🌿 INFJ 的我,為什麼會對開放式關係好奇?
身為 INFJ,又是母胎單身,我對愛情的想像,一直是靈魂深處的共鳴。
但越探索自己,我越明白:『愛,不是擁有,而是理解與選擇。』
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是我剛接觸『存在主義』、探索什麼是『愛』的那段時間,
我特別喜歡這句話出自西蒙波娃的《越洋情書》:
「我渴望能見你一面,但請你記得,我不會開口要求要見你。這不是因為驕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而是因為,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延伸閱讀:
女性主義作家西蒙波娃是最讓人崇拜的「時間管理大師」?她的開放式關係與無法複製的愛情
在我開始使用交友軟體之後,我常被問:「妳條件不錯,怎麼還單身?」
可能是我太宅、太理性,也太珍惜獨處時間。
而且INFJ談戀愛本身也很慢熱(加buff我還是個月亮在處女座,太陽月亮金星都在土象的寡王本王呢)。
愛情與婚姻對我們來說,是人生大事,投資有風險,買股票、基金都會停看聽了,
更何況是在挑人生合夥人,如果遇不上合適的人,單身也很幸福啊!(存定存、買保險的概念)
P.S 真心喊話:如果月老牽紅線一直牽不到帥哥,不然幫我牽給財神爺吧
我去端茶倒水,賜我財運強強滾。(笑)
INFJ 的矛盾:深愛 vs 自由
我渴望靈魂契合的深愛,同時也需要空間與獨立。
這讓我思考:開放式關係,是否能讓彼此保有自由,卻不減愛的深度?
性與靈魂的拉扯
因為我的感情經驗不多,更不用說接觸性了,以下探討純屬理論(說不定探索完一圈,我發現自己占有慾極強,最好對方每天回家幫我洗衣做飯):
我常想:如果遇到靈魂契合的人,卻性事上無法同步,該怎麼辦?
性對我而言,它是海底輪的能量交流、內在頻率的共鳴,喜不喜歡很難說。
開放式關係,也許就是一種可能——讓靈魂彼此深愛,同時允許在其他地方找到身體的滿足。
柏拉圖式戀愛的浪漫與現實
靈魂連結很美,但關係是否也需要身體的觸感,才完整?
對INFJ來說,「感情潔癖」不是壓抑慾望,而是想深思熟慮地交付自己。
我期待找到一種愛,既深刻又自由,能讓我既不壓抑靈魂,也不否認身體。
(對,我就是那種結婚一定要有自己獨立空間的人,我可以自己出錢)
❤️ 開放式關係教會我的事:誠實去愛,才是成熟的浪漫
說實話,對有點感情潔癖的我來說,開放式關係一開始聽起來很「可怕」。
但深入了解後,我發現,它其實是一種更高階的真誠與信任練習。
就如在聽完華森分享開放式關係的定義後,
老乾媽 Elaine的第一反應:「這就是交朋友阿」
延伸閱讀:
人生啊 S0221 - 開放式關係? ft 華森、老乾媽 Elaine
交朋友呀,這簡單!
不就是開啟我的「業務開發模式」嗎?
但在這兩年的交友經驗中,我也慢慢明白——不是每個人都值得你用心挖掘。
成年人的世界裡,時間,是稀缺資源。
對方得夠真誠、夠善良,還要有相近的三觀,才配得起你的真心。
否則,寧願去追星、看動漫、練瑜珈、玩貓摸狗、喝下午茶—— 把情緒留給值得的人,才是成熟的溫柔。
所謂『探索欲,是最高級的浪漫』
但要給對人,才不枉這份熱情。
延伸閱讀:
靈魂契合比曖昧重要:INFJ戀愛觀、情感漏斗與慢熟者的生存邏輯
開放式關係為什麼需要勇氣?
你必須說出自己的需求,也要勇敢聽見對方的渴望。
這比什麼都不說、只求表面和諧,更有挑戰性。
(尤其是不擅表達情緒和感受的直男→有研究證明喔!! )
👉 與其看一堆情感專家建議,不如直接問對方:「你真正的感受是什麼?」
🛠️ 實用建議:如果你真的想試試看
- 設定協議:清楚彼此界線與原則。
- 誠實表達情緒:當嫉妒或不安出現,不是壓抑,而是討論。
- 定期檢視狀態:每季檢討協議是否仍合適。
📍 案例補充:
小B與小R這對伴侶,一開始也爭執不斷,但透過「每週情感檢查時間」,讓關係越來越穩固。
✨ 開放式思維,適用於所有關係
當然如果你選擇一對一,也可以採用「開放式溝通」的精神:
- 彼此誠實說出需求與界線
- 不因「愛你」就忽略自己
- 放下控制,也是一種成熟
這是所有關係都值得學習的事,不是開不開放的問題,而是有沒有活得真實。
🔚 你值得一段誠實且自由的關係,不用照劇本過人生
你不必接受開放式關係,但你可以拒絕盲從。
你可以堅守一對一,也可以選擇探索更多可能。
真正的愛,是對自己誠實,而非照著社會劇本走。
☝️但我也想提醒:
開放式關係,不是合理化劈腿的藉口,也不是以「做自己」之名逃避道德約束的理由。
相反地,真正想實踐開放式關係,首先要誠實面對自己:
釐清自己的渴望、界線、恐懼,以及對多重關係中忌妒、羨慕、比較等情緒的真實感受。
它需要的不只是探索的勇氣,更是對彼此負責的成熟心態——建立在清楚、明確,卻保有彈性的道德界線上,持續的溝通、自我覺察與尊重,是這段關係能夠成立的根基。
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好面對真實與責任,千萬不要輕易踏上這條路;
因為在一段不適合的關係中,最勇敢的愛,是懂得說再見。
成全自己,也是一種善待彼此的選擇。
延伸閱讀:
《道德浪女》:開放式關係女性心中的一把尺
☁️ 小練習:探索你的愛
給自己一個安靜的空間,問問自己:
1. 什麼是我的理想關係,它應該要有什麼樣的節奏與形式?
2. 我有沒有誠實說出我的需求?我敢不敢和對方表達?
3. 我的安全感,來自控制還是被理解?
4.你在感情中是可以馬上投入,還是跟書書一樣慢熱需要培養熟悉感?
📬 最後,寫給閱讀完開放式關係後的你的信
親愛的小可愛,
這篇文章不是要改變你的信念,只希望你知道:
愛可以很自由,而你,值得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去感受愛,
人生很短,你值得擁有美好。
願你在自己的節奏裡,找到一種不需假裝、不必壓抑的愛。
我們可以選擇留在原地,也可以探索更多可能性,
留言告訴我:你心中的關係是什麼模樣?我想聽聽你的故事。
—— 書書 敬上
👇如果你想幫助書書持續創作:
📮 訂閱《書書的棉花園來信》電子報,收到更多幸福練習工具:
👉 [訂閱書書的電子報]
📘 想看更多延伸創作?追蹤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
👉 [前往專欄]
📘 成為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的贊助者
👉 [$112成為幸福練習計畫贊助者]
這是書書的IG,有什麼想法可以私訊小盒子喔:書書的棉花園
這裡是書書的棉花園
也是Return to Light(回光之旅)
分享個人成長、心靈療癒和生活儀式感
「你今天有沒有發現屬於你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