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鑽石舞台》
幾個月前,我無意間瞥見一則消息——
胡瓜領軍的《鑽石舞台》,即將南下到台中開演!
如果你跟我年紀相仿,大概也經歷過那個只有幾個頻道的年代。那時候沒有 YouTube、沒有直播,每到週末晚上,全家人總是準時守在電視機前,像在等待一場熱鬧的聚會。雖然我對《鑽石舞台》這節目的記憶已不深刻,但當我一眼掃過卡司名單,心裡瞬間浮現一個念頭——這場表演,我一定要帶阿嬤去看。
康康、歐弟、洪榮宏、翁立友、阿吉仔、曾心梅⋯⋯每一個名字,對我來說或許是回憶,但對阿嬤來說,卻是日常裡長年熟悉的陪伴。
老實說,我其實也很期待。畢竟,這些熟面孔,也是我小時候常在黃金時段看見的明星。那一刻,我突然覺得,這不只是一場表演,更像是一場祖孫之間默契的對話,一次沒說出口的圓夢行動。
於是,我立刻點開購票頁面,一眼瞄到前排的票價:5200 元。
我想了一下,便毫不遲疑地下單。
是的,你沒看錯。一個平常總愛研究省錢資訊,並注重CP值的我,這次居然出手闊綽,因為那一刻,我心裡只有一個念頭:
我要讓阿嬤坐得舒服、看得清楚,自在地享受那一段屬於她年代的懷舊時光。
關於我的阿嬤
我阿嬤,今年 88 歲了,但在我心裡,她一直是最年輕、最有品味的長輩。
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們就是三代同堂住在一起。那時家裡經營補習班,學生進進出出,而她總會在廚房與客廳之間穿梭忙碌,為大家準備豐盛的下午茶,三餐更是不用說,全家都靠她的好手藝養大。
那些用心燉煮的湯、用愛滷出來的菜,就是我家的味道,也是我童年裡最溫暖的日常。
記得高中時,練舞練到膝蓋受傷,中醫叮囑別吃補品。那晚她仍為全家燉了雞湯,卻轉頭對我說:「妳不能喝沒關係,我也不喝,陪妳。」這句話,我一輩子都記得。
阿嬤會一早去社區的活動中心跳舞,下午跟朋友約去唱歌,還會用 line 語音跟我對話。我常常覺得,我阿嬤真的很酷。她不是那種傳統印象裡的長輩,她有自己的節奏,懂得照顧別人,也懂得愛自己。
我們的默契,不只存在於廚房與客廳,也延伸到電視機前。
每年三金典禮,我們會準時守在沙發上,一起猜誰會得獎。前陣子,她甚至會陪我看《原子少年》,我們會討論誰表現不錯,誰的鏡頭比較多⋯⋯寫出來我都害羞,但這些就是我們祖孫的日常時光。
也因此,胡瓜主持的節目,對我們來說從來不是單純的電視節目,而是一種共同語言,一段三代之間的橋樑。
屬於我們的鑽石舞台
演出當天,台中下著傾盆大雨。
我一走進客廳,就看見阿嬤剛從街角的美容院回來,頭髮澎澎地吹整過,擦了淡妝、塗了口紅,身上穿著新買的粉紅色襯衫,氣色非常好。
我覺得好可愛,雖然她沒說什麼,但我感受得到她的期待。
抵達會場時,觀眾正陸續入座,環顧四周,幾乎八成都是阿公阿嬤。他們穿著整齊、神情專注,像是赴一場熟悉的回憶,一場早就內建在他們生活裡的演出,只不過這次,是近距離的演出。
音樂響起,燈光轉暗,舞台揭開。
胡瓜、康康、歐弟輪番登場,那熟悉的節奏、語氣與段子,一秒把人拉回小時候的電視黃金時段,那種「全家人都笑出聲」的溫度,在現場真實蔓延。
不得不說,資深藝人真的有他們的底氣與風采。
胡瓜掌握節奏的功力堪稱精準,每一句話都像經過千次打磨,鬆弛中帶著張力;歐弟則靈巧補位,時而自嘲,時而妙語連珠,笑點從不多餘;康康更像是舞台上的伏筆,總能在最出其不意的時機,逗得全場哄堂大笑。
這種節奏感,是累積了幾十年的舞台經驗才有的默契。
再加上每位資深藝人的演出,無論是歌聲、台風、還是面對觀眾的眼神,都充滿從容。你看得出來,他們真的熱愛舞台,也從沒把這場演出當成一場「例行公事」。
我只能說:太精彩了,真的太精彩了!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陪伴」
返家的路上,窗外仍飄著細雨,但車裡的氣氛卻很熱鬧。我們一邊回味剛才的演出,一邊笑著討論誰最會唱、誰最好笑。那短短的車程,彷彿也成了一場餘韻未了的小慶典。
不得不說,我其實蠻驕傲的。
並不是因為我買了多貴的票,而是我有機會、也願意帶著家人一起來看這場表演。我們一起笑著、鼓掌、感動,那樣的時刻,對我來說,是一種難以言說的「完整感」。
那晚回到家,我把票根夾進筆記本。沒什麼隆重的儀式,只是靜靜地,好像把一個重要的時刻,悄悄封存起來。
我們總說,要「好好陪伴家人」,但陪伴,其實不是等有空才做的事。而是當你一想起來,就立刻願意去做的事。
去買那張猶豫了很久的票,去預約那場遲遲還沒成行的計畫,去為他們留下某段值得記住的時光。哪怕不是什麼盛大的場合,只要你用心去安排,就會發亮,就會有重量。
老實說,我不知道未來還會有多少次,能這樣牽著阿嬤的手,一起坐在舞台前,看一場屬於她的表演;但至少這一次,我知道我沒有錯過。
如果你也曾為某個你在乎的人,安排過一次小驚喜、做過一件看似不實用卻超有意義的事,歡迎你回信或留言跟我分享,我都會看。
願我們都能,不吝惜地,去創造那些值得被記住的時光;而那些時光,總有一天,會在記憶的深處發光。
我是只贏,謝謝你看到這裡,我們下次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