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出社群,找回生活的節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些天,我收到了幾則朋友的關心訊息:

「妳最近都沒發限動耶,還好嗎?」

我看著對話框,微微一愣。老實說,他們的問候並不突兀,畢竟熟識我的人都知道,我一向樂於記錄生活、分享心情,無論是一碗深夜拉麵、一段旅行花絮,還是一點內心小劇場,總能成為限時動態裡的片段。

但這幾週,我竟然一則也沒發,甚至翻開自己的社群帳號,發現已經很久沒打開它了。

不是出於反感,也不是刻意遠離,如果要說個準確的理由,那應該是:我開始漸漸失去「想對遠端人類說話」的衝動。

有趣的是,失去這樣的衝動,並不是因為低潮;相反的,我過得非常好。好到,我不急著讓大家知道我過得很好。

特別想讓大家知道的事,往往藏著另一種渴望

我想起幾年前的一場聚會。

那是一群剛認識的新朋友,席間有個人特別熱情,從一坐下來便滔滔不絕地聊起自己的生活:工作多忙、行程多滿、最近參加哪些活動、又認識哪些厲害的人。

一開始我還很認真聽,甚至佩服他的坦率與自信,但漸漸地,我感到有些疲憊。

不是因為他話太多,而是話裡話外,總帶著一種「我要讓你們知道我很厲害」的用力感。那股力氣,不是來自真誠的分享,而像是一種著急的自我證明。

直到後來,有人悄悄跟我說,那個人並不如自己所分享的那樣光鮮亮麗。那一刻,我才忽然明白,一個人越是急著讓別人看到某部分的自己,往往是因為那部分,在他心裡其實是空的。

帶著目的的分享,會讓快樂打折扣

人生裡,我們難免都會有渴望被認同的時候,而社群媒體,恰好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舞台:在這裡,不必太真實,也能被看見。

有時候,我自己在發限動時,也會冒出那樣的疑問:

這個瞬間,我是真的想分享,還是只是不想被遺忘?

我不否認,分享是人之常情。把生活裡的快樂、趣事、美景記錄下來,是一種樂趣,也是一種創造,但有些時候,當我們太想讓別人知道「我過得很好」「我最近很充實」「我多麼自在」時,那用力的背後,往往來自內心某個還沒被填滿的空洞。

這樣的狀態,真的會快樂嗎?

我想,答案是不會的;或至少,不會持續太久。

正因為開始用這樣的視角觀察自己,我也慢慢地「抽離」那個總是想站在舞台中央的角色。而當我學會退後一步,那份距離,反倒讓我看清了更多東西,甚至,我好像也練就了一種敏感力,能覺察哪些發文是輕鬆自然,哪些則是刻意構築。

那種「用力」不一定是虛假,它往往來得更真、更赤裸。你會感覺到,那是花了時間雕飾過的,是帶著目的與期待,是想從世界換回些什麼的。

老實說,這樣的辨識其實很有趣。

你們也可以試著體會看看,有些人,真的會在某些貼文裡,用盡全力想說些什麼。而當你能用抽離的眼光看見那份「用力」,你就不再被畫面表象牽著走,而會更敏銳地看到,那背後,其實是一份需要被理解的渴望。

也許,我們都曾是那樣的發文者,也都曾是那樣的觀眾。但當你學會辨別一則分享背後的情緒波動時,你會更懂得,什麼是真誠,什麼是需要。

當下,才是最值得被珍惜的時刻

這段時間,我靜靜地,從那個總愛分享的角色裡退了一步。不是因為我不再喜歡社群,而是那股想讓人知道「我過得不錯」的衝動,悄悄地淡了。

我開始享受那些只有我知道、無需留下紀錄的時刻:

清晨醒來,陽光從窗簾縫隙灑落的瞬間;下班騎車經過老舊的書店,靜靜地待了一整晚;某個夜晚想起一首老歌,然後什麼也不做,只是靜靜地重播再重播。

這些沒有被上傳的片刻,不代表它們不值得被記錄;相反地,正因為它們沒有被上傳,反而變得更加純粹與珍貴。這樣的生活狀態,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寧靜,也有一種意外的快樂。

當然,我並不是覺得「分享」不好,而是我發現,當我不再急著讓世界知道我過得很好時,我反而更確定,我真的過得很好。

人生最踏實的時刻,不需要見證者

我想,所謂的平靜,不是什麼都沒發生,而是你終於不再焦慮要被看見。不急著記錄,也不急著證明,在那些重要的時刻裡,好好地沉浸其中,讓那些記憶,只屬於我自己。

話說回來,我依然關心朋友,但我不想只是透過限時動態了解他們的狀態;也不想透過社群來證明自己。相反地,我喜歡專屬的傾訴,每當有人私訊我,想與我好好聊聊時,我願意挪出時間,分享彼此真正想說的話。

這樣的互動,沒有愛心、沒有轉發、沒有觀看次數,卻比任何社群貼文都來得溫暖。

你,也曾經短暫登出過嗎?

我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遠離社群。

畢竟,社群確實帶給人們許多快樂與陪伴,而這個世界,也不是非得「安靜」才叫做平靜。但對我來說,這段暫時退場的日子,就像是一場心靈的修行。沒有計畫、沒有觀眾、也沒有打卡地標,卻比什麼都還真實。

當然,我未來還是會有「分享慾爆棚」的時候,在限時動態發瘋(我偶爾會這樣XD),只是那份分享,不再是為了營造什麼,而是單純地想為生活留下痕跡。

如果你也曾有過類似的經驗——關掉通知、暫時不發文、不點讚、不回訊息——那你一定懂,那不是逃避,而是你終於願意,認真地把時間留給自己。

我們都是從「渴望被看見」開始的。

但也許,某個時刻你會發現,人生的另一個重要課題,是學會:為自己,看見自己。

所以,如果你此刻也覺得有點疲憊,你不需要馬上關帳號、不用大聲宣告退出,只要給自己一天:不滑、不拍、不分享。

相信我,你會驚訝地發現:那樣的日子,真的還不錯!

你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嗎?暫時登出網路,回到一段只屬於自己的時間。如果你願意,歡迎寫信或留言給我,我都會看。

對了,有時候我在想,或許我只是把我的分享慾,搬到了文章裡。比起24小時就會消失的限動,我好像更喜歡這樣慢慢寫、慢慢想。把每一段思緒整理過後,再傳給你們看(而且是真正想看的人看),這樣的過程,真的是很幸福的事呢。

我是只贏,今天就先分享到這裡,我們下次見囉!

後記:這篇文章被商業周刊的編輯看見,也登上商業周刊的網站,我感到很榮幸!連結分享給大家:點我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只贏推推的沙龍
124會員
116內容數
💫在速食資訊橫行的時代,長文成了奢侈品,但我依然熱愛文字間的留白,以及標點符號裡的自由。
只贏推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4
有一陣子,我特別羨慕那些「有人挺」的人。 他們遇到困難時,有人出手相助;失落時,有人拉他一把;哪怕只是生活裡一點小插曲,好像也總有人為他們撐傘、解答。 我常常想:「如果我也有那樣的靠山就好了。」一位可以依靠的長輩、一個願意給我機會的伯樂、或者是一個當我說「我快撐不下去」時,會立刻出現在我身邊的人
Thumbnail
2025/07/24
有一陣子,我特別羨慕那些「有人挺」的人。 他們遇到困難時,有人出手相助;失落時,有人拉他一把;哪怕只是生活裡一點小插曲,好像也總有人為他們撐傘、解答。 我常常想:「如果我也有那樣的靠山就好了。」一位可以依靠的長輩、一個願意給我機會的伯樂、或者是一個當我說「我快撐不下去」時,會立刻出現在我身邊的人
Thumbnail
2025/07/22
這幾天,我看了一部 Netflix 上的紀錄片:《史塔茲的療癒之道》(Stutz)。 紀錄片中沒有精心編排的劇情,也沒有高潮迭起的轉折,連鏡頭語言都極其精簡(有幾幕甚至直接以綠幕呈現),但也正是這種簡單又不刻意的坦誠,讓我深陷其中。 畫面裡只有兩個人:一位年邁、幽默又溫柔的精神科醫師 Phil
Thumbnail
2025/07/22
這幾天,我看了一部 Netflix 上的紀錄片:《史塔茲的療癒之道》(Stutz)。 紀錄片中沒有精心編排的劇情,也沒有高潮迭起的轉折,連鏡頭語言都極其精簡(有幾幕甚至直接以綠幕呈現),但也正是這種簡單又不刻意的坦誠,讓我深陷其中。 畫面裡只有兩個人:一位年邁、幽默又溫柔的精神科醫師 Phil
Thumbnail
2025/07/16
三天前的這個時間,本來應該是我按下電子報「發送」鍵的日子。 那篇文章其實已經寫得差不多了,只剩最後的潤稿收尾,但最終,我還是被滿腦子的擔心和焦慮蓋過。我不想草率地丟出一篇還沒整理好的文字,所以,悄悄地停更了一次。 想著,那篇之後再發也沒關係。 今天,倒想先和你們分享,那一晚,我究竟在擔心什
Thumbnail
2025/07/16
三天前的這個時間,本來應該是我按下電子報「發送」鍵的日子。 那篇文章其實已經寫得差不多了,只剩最後的潤稿收尾,但最終,我還是被滿腦子的擔心和焦慮蓋過。我不想草率地丟出一篇還沒整理好的文字,所以,悄悄地停更了一次。 想著,那篇之後再發也沒關係。 今天,倒想先和你們分享,那一晚,我究竟在擔心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的生活相對鬆散,許多事情都不小心放置PLAY到最後一刻才動。許久沒看的電影,該寫而還沒寫出來的文字,該打而沒打的電話,該發出去而沒有發的訊息。不過反而隨心所欲的,一刻都不能等的就,走去冰箱拿出巧克力棒來吃、下載了APP遊戲結果沉迷了兩週以上、跳上租了的汽車去野柳沈船潛水。
Thumbnail
我的生活相對鬆散,許多事情都不小心放置PLAY到最後一刻才動。許久沒看的電影,該寫而還沒寫出來的文字,該打而沒打的電話,該發出去而沒有發的訊息。不過反而隨心所欲的,一刻都不能等的就,走去冰箱拿出巧克力棒來吃、下載了APP遊戲結果沉迷了兩週以上、跳上租了的汽車去野柳沈船潛水。
Thumbnail
他們很好,但我恐怕沒有機會再靠近一點。
Thumbnail
他們很好,但我恐怕沒有機會再靠近一點。
Thumbnail
我回歸了!!超級久哈哈哈,其實我之前中間陸陸續續有寫幾篇,但都沒有放上來,因為覺得太沒邏輯了,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但感覺以後還是要做上傳的動作??(變成不公開之類的)不然真的容易一停更就停很久 感情的複雜??婚姻對於我們這輩?? 我覺得最近還算不錯??雖然起伏很大,但是總體回首來看算是有進步的也
Thumbnail
我回歸了!!超級久哈哈哈,其實我之前中間陸陸續續有寫幾篇,但都沒有放上來,因為覺得太沒邏輯了,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但感覺以後還是要做上傳的動作??(變成不公開之類的)不然真的容易一停更就停很久 感情的複雜??婚姻對於我們這輩?? 我覺得最近還算不錯??雖然起伏很大,但是總體回首來看算是有進步的也
Thumbnail
在別人的帳號裡看見他們多采多姿的生活,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少了點什麼。我這個人可以說相當兩極,在很好的親朋好友面前總是能玩得非常開,而與頻率不合的人相處則基本上不發一語,把握每一個不說話的時刻,不論是其他人實在讓自己沒有興致,或是自己太內向的關係。 許多親朋好友說過我是很乖的人,基本上不會違背他
Thumbnail
在別人的帳號裡看見他們多采多姿的生活,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少了點什麼。我這個人可以說相當兩極,在很好的親朋好友面前總是能玩得非常開,而與頻率不合的人相處則基本上不發一語,把握每一個不說話的時刻,不論是其他人實在讓自己沒有興致,或是自己太內向的關係。 許多親朋好友說過我是很乖的人,基本上不會違背他
Thumbnail
很難覺察潛藏於其中的訊息
Thumbnail
很難覺察潛藏於其中的訊息
Thumbnail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我大概一個月沒更新了。(哭) 話說年初我還對自己許下一個禮拜一篇文的願望呢,現在看來還停在有怨無望的部分。 我沒有忘記,也沒在偷懶,只是生活(生存+幹活)像一座在十層樓高度突然失控的雲霄飛車,帶著我每天衝衝衝的上班下班上班下班——我相信一定不只我是這樣的,嗷嗷嗷!(發出社畜叫)
Thumbnail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我大概一個月沒更新了。(哭) 話說年初我還對自己許下一個禮拜一篇文的願望呢,現在看來還停在有怨無望的部分。 我沒有忘記,也沒在偷懶,只是生活(生存+幹活)像一座在十層樓高度突然失控的雲霄飛車,帶著我每天衝衝衝的上班下班上班下班——我相信一定不只我是這樣的,嗷嗷嗷!(發出社畜叫)
Thumbnail
如題所說 ~~ 沒更新有一段時間吧 , 最近發生很多事情 好的也有 壞的也罷 當我靜下心 仔細想想 順便打開網址 看看其他人的作品 不能說自己寫的不錯 不得不說 別人作品寫得也不錯 哈哈哈 雖然我很喜歡寫作 從一開始的部落格 無名小站 只到方格子 陸陸續續 過著平庸不凡的日子 (喝
Thumbnail
如題所說 ~~ 沒更新有一段時間吧 , 最近發生很多事情 好的也有 壞的也罷 當我靜下心 仔細想想 順便打開網址 看看其他人的作品 不能說自己寫的不錯 不得不說 別人作品寫得也不錯 哈哈哈 雖然我很喜歡寫作 從一開始的部落格 無名小站 只到方格子 陸陸續續 過著平庸不凡的日子 (喝
Thumbnail
好久沒更新,謝謝還是有人會來看我的文章。 一直很想回來這裡輸出,但拖延症讓我荒廢了好久,很懷念去年(前年?)自在的隨筆,不用管社群平台的分享有誰會看到我的文字,脆弱沒關係,在這裡我比較能包容自己,少一些批判。 延續去年自畫像活動,今年二月我和夥伴輪流每天出題,分享一下今日的主題:我用愛的眼光注視
Thumbnail
好久沒更新,謝謝還是有人會來看我的文章。 一直很想回來這裡輸出,但拖延症讓我荒廢了好久,很懷念去年(前年?)自在的隨筆,不用管社群平台的分享有誰會看到我的文字,脆弱沒關係,在這裡我比較能包容自己,少一些批判。 延續去年自畫像活動,今年二月我和夥伴輪流每天出題,分享一下今日的主題:我用愛的眼光注視
Thumbnail
昨天與兩位好朋友,一起去台南遊玩, 由於許久沒有未見,一見面便有許多話題, 我一直以來都是在聽的那一方,也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沒見面 歡迎過客進來看看
Thumbnail
昨天與兩位好朋友,一起去台南遊玩, 由於許久沒有未見,一見面便有許多話題, 我一直以來都是在聽的那一方,也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沒見面 歡迎過客進來看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