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塔茲的療癒之道》我不想面對的那個影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Netflix:《史塔茲的療癒之道》

Netflix:《史塔茲的療癒之道》

這幾天,我看了一部 Netflix 上的紀錄片:《史塔茲的療癒之道》(Stutz)。

紀錄片中沒有精心編排的劇情,也沒有高潮迭起的轉折,連鏡頭語言都極其精簡(有幾幕甚至直接以綠幕呈現),但也正是這種簡單又不刻意的坦誠,讓我深陷其中。

畫面裡只有兩個人:一位年邁、幽默又溫柔的精神科醫師 Phil Stutz;一位你也許在《華爾街之狼》、《千萬別抬頭》中認得的演員 Jonah Hill。他們安靜地談著那些關於羞恥、自我厭惡、親密關係的撕裂,以及死亡的不可逆。

對話的語氣淡淡的,內容卻像一顆顆沉重的落石,砸進我心底某個曾經封存的角落。彷彿我不是隔著螢幕在看,而是靜靜坐在那張桌子邊,與他們一同拆解人生。

不過,當我把這部片推薦給身邊的朋友時,有人回我:「也太悶了吧!」我也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最近開始接觸諮商,讓我對這類議題特別有感。

接下來這篇文章,會提到紀錄片中的情節,但更多的,是我從這部片衍生出來的感受。如果你不想被任何劇透,可以等看完《Stutz》之後再回來閱讀。

每個人心中,都有讓你感到羞恥的影子

在片中,有一幕深深刻印在我心裡,久久無法忘懷。

Jonah 講起青少年時期的自己。那時的他體重過重、滿臉青春痘,總是彎著背、低著頭,彷彿隨時都要面對世界的嫌棄與排斥。而他的母親,經常「提醒」他要減肥,語氣總是冷淡而生硬,讓他感受到的不是關心,而是一種無形的傷害。

那些提醒,就像一把無形的刀子,劃開傷痕,並傳遞出清晰的訊息:

「你現在的樣子,沒有人會喜歡。」

於是,那個青澀、肥胖、滿臉青春痘的自己,就這樣被他藏進心底最深的角落,成了他一生揮之不去的「影子」(Shadow)。而這個影子,並沒有因為體態的改變,或外貌的改善而消失,即便他後來成為家喻戶曉的演員,那影子依然存在,無聲地隨行。

紀錄片中有個特別的畫面,Jonah 把青少年時期的自己,做成一個真人大小的看板,靜靜地放在房間裡,彷彿他不是記憶中的殘影,而是一位真實存在的「第三者」,參與著這場療癒的對話。而更令人動容的,是他邀請了母親一起坐進這場對話裡。

母親並不知道,當年那些不經意的「提醒」和話語,會在 Jonah 心裡留下那麼深的傷痕。但在那一刻,Jonah 沒有指責,只是平靜又溫柔地說:

「我不怪妳,我知道妳不是故意的。」

那句話,不只是對母親說,更像是對過去那個受傷的自己,伸出一隻手。

Netflix:《史塔茲的療癒之道》

Netflix:《史塔茲的療癒之道》

看到這段內容,我的心猛然一緊。

因為我知道,我也有那些影子,而且不止一個。

這些影子形成的時刻,別人不見得是故意想傷害我,他們也有各自的難處。但這些影子,卻深深紮根於我的生命中,藏在過去、纏繞現在,甚至還會伴我走向很久的未來。

我想起,自己成長中的那些影子

國中以前,我是所謂的「好學生」。成績不錯,個性又外向活潑,人際關係一直很好,日子過得單純又快樂;直到上了高中,一切都變了調。

我唸的是一間升學導向的學校,女生佔了八成。原本我以為大家都跟我一樣,靠小聰明、靠臨時抱佛腳混過考試,結果完全不是這麼回事。班上的同學幾乎個個自律、聰明、見多識廣,外語能力還特別強。

老實說,從開學第一週,我就覺得自己像是走錯棚。

他們聽的是泰勒絲、紅髮艾德,我沉迷於華語金曲;他們補托福、衝雅思,我連「TOEFL」都不會拼; 他們為了海外升學,積極參與各種國際志工、營隊、學術比賽, 而我,熱衷於熱舞社的表演和寫網誌。

總之,不管是我的興趣、成績,甚至說話的方式,都讓我覺得自己格格不入。明明我也有熱情、有在努力的地方,但在那樣的環境裡,這些興趣彷彿都變得「不夠重要」,甚至被視為一種不務正業。

當然,現在回頭看,那些差異其實根本沒什麼大不了,但身為一個正在摸索認同感的高中生,尤其在華人社會的升學文化裡,很難不把這些「格格不入」視為一種失敗。

你會默默發現:班上劃出了看不見的圈圈,誰是誰的朋友、誰是誰的競爭對手,全都有一種「默契」;老師講話的語氣也悄悄改變,默默透露出一種「妳不夠認真」的失望。

一堂英文課,讓我徹底記住什麼叫「羞恥」

那天,老師站在講台上,語氣有點訕笑地說:

「我真的很難相信,都要指考了,還有人連基本單字都會拼錯。」

幾位同學笑了出來,我其實不太明白這有什麼好笑,但還是下意識地跟著笑。結果沒幾秒,老師走下講台,走到我座位旁,語氣冰冷地說:

「妳還敢笑喔?我說的就是妳。」

這句話,就像一顆子彈,直接打中我心裡一直努力壓下去的那塊自卑。我羞愧、委屈、痛苦到幾乎想要從椅子上消失,我覺得——好丟臉

回想起來,這分明是一種校園霸凌,但那時候的我,還不懂什麼是「界線」,也不知道該怎麼反抗與求助,下課後我只能裝沒事,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但那段經歷,卻留在我心裡很久、很久。

多年後,我和朋友分享這段往事,大家都很震驚。因為畢業後我曾去美國短暫生活過一段時間,英文雖然不是頂尖流利,但基本對話完全沒問題。沒有人會想到,過去的我,竟曾因為拼錯英文單字,而被當眾羞辱。

(欸,不是啊,就算拼錯單字,也不該被羞辱吧!氣氣氣!)

你沒正視它,它就不會走

然而,這個自卑的影子,並沒有隨著高中畢業而散去。

我原以為,離開那個以成績為主導的環境,上了大學,應該就能找回自信和快樂的自己;但我錯了。新的舞台裡,依然有新的標準,朋友們一個比一個優秀,而我,只能在邊緣掙扎。

畢業後,我進入一家事務所。那是一條大多數人認為「正確」的路,但我始終不太適應那種高壓又講求人際的環境,朋友們順利晉升,我卻在十個月內就離職了。

那時,耳邊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你事務所待不滿兩年,以後沒人要你。」

「以後沒人要你。」這句話像烙印一樣,刻在我心裡最痛的地方,也成了另一個影子。

儘管我很快地進入一家上市公司,懷抱一點小雀躍,和當時很親近的朋友分享這份喜悅。沒想到她第一句話是:「那這次要加油喔,不要又很快離職了。」

我知道,她或許只是出於關心,也或許只是無心之言。但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是祝福,而是一種說不出的無力,彷彿我又一次被世界貼上了「不夠好」的標籤。

即便後來,我慢慢補上學歷與專業的缺口,也在職場站穩腳步,甚至有機會做我熱愛的文字工作,外人看來,我「過得還不錯」,但我知道在本質上,我還是很自卑的人。

影子,一直都在。

潛伏著,等待時機,在我表現不夠好,陷入自我懷疑的時候,再次出聲:

「看吧!妳果然還是不行。」

當你們一起成長,就會感到無比的自由

在紀錄片中,Stutz 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影子」。

那是你不願讓世界看見的樣子,是你覺得不夠好、不夠值得被愛的那一面;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每個人的影子都很相似。它們承載著我們共同的羞恥與自卑,是我們努力藏起來、卻始終無法真正遺忘的部分。

Stutz 的療癒方式很溫柔。他請 Jonah 閉上眼睛,回到某個讓他感到尷尬、自卑或沮喪的時刻,去看見那個影子。

他說:「影子不需要別人的注意,他最需要的,是你的關注。」

看到這裡,我的眼眶已經泛淚。

Netflix:《史塔茲的療癒之道》

Netflix:《史塔茲的療癒之道》

我們總是花許多力氣想讓別人滿意、避免被討厭、努力證明自己「沒有那麼差」,卻很少真正回頭看看,那個一直默默縮在角落、從未被安撫過的自己。

Stutz 說:「如果你不去關注他,他就會變得具有破壞性。

他不會自動消失,只會變成焦慮、否定、或一再的自我懷疑。甚至在你快要成功時,暗中拉你一把,讓你再次跌回「我還是不夠好」的深淵。所以,我們能做的不是忽略,不是壓抑,而是是看見他,與他建立更深的連結。

老實說,正是因為紀錄片中這樣真誠的對話,我才願意回顧自己那些感到羞恥的過往。如果不是看了《Stutz》,我甚至可能已經忘了,原來我心底那些自卑,是從什麼時候慢慢種下的。

當然,與影子的連結不會讓人生馬上變得輕鬆,但它會帶你踏上真正的自由。因為當你不再否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你會發現別人的評價,不再是你唯一的衡量標準。你會開始相信:即使我有過破碎、有過軟弱、有過傷痕,我依然值得被愛。

我不需要再和這些影子對抗,而是可以和它們共存,甚至從中找到成長的能量。與其花一輩子想要「擺脫他」,不如學會在他出現時,輕輕拍一下他的肩膀,溫柔地說:

「謝謝你還在提醒我,但我想繼續往前走了;這次,我們一起前進吧!」

Netflix:《史塔茲的療癒之道》

Netflix:《史塔茲的療癒之道》

|後記|

今天的分享有點赤裸,老實說,在寫下這些經歷時,我其實猶豫很久,但我答應過自己,要誠實地面對文字。而在梳理、書寫這些「影子」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種微小卻真實的自我療癒。

《Stutz》這部紀錄片我真的很喜歡,如果你最近剛好有一點時間,很推薦你找來看看。後來我發現,Stutz 在今年也出了《從低谷突破》這本書,成了我這週的枕邊讀物,如果有新的啟發,也會在未來的文章中繼續和你分享。

片中其實還提到很多溫柔又實用的觀念與工具,礙於篇幅,就留到之後再慢慢聊吧!一樣,謝謝你看到這裡,今天這篇文章很長,能看完的是真愛喔!(笑)

我是只贏,我們下次見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牛-avatar-img
4 天前
我也自卑⋯可是我幾乎看不見影子⋯
只贏推推-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宇牛 為什麼呢?
椰比-avatar-img
2 天前
有種說法是別人無意間的言語可以激勵自己成長,很不舒服,但看起來似乎是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
只贏推推-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椰比 是阿,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激勵,只能好好讓內心變更強大!
謝謝推薦~已加入清單!
只贏推推-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鄰家女孩繪本生活 祝你看完也有很棒的啟發!
avatar-img
只贏推推的沙龍
115會員
108內容數
💫在速食資訊橫行的時代,長文成了奢侈品,但我依然熱愛文字間的留白,以及標點符號裡的自由。
只贏推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6
三天前的這個時間,本來應該是我按下電子報「發送」鍵的日子。 那篇文章其實已經寫得差不多了,只剩最後的潤稿收尾,但最終,我還是被滿腦子的擔心和焦慮蓋過。我不想草率地丟出一篇還沒整理好的文字,所以,悄悄地停更了一次。 想著,那篇之後再發也沒關係。 今天,倒想先和你們分享,那一晚,我究竟在擔心什
Thumbnail
2025/07/16
三天前的這個時間,本來應該是我按下電子報「發送」鍵的日子。 那篇文章其實已經寫得差不多了,只剩最後的潤稿收尾,但最終,我還是被滿腦子的擔心和焦慮蓋過。我不想草率地丟出一篇還沒整理好的文字,所以,悄悄地停更了一次。 想著,那篇之後再發也沒關係。 今天,倒想先和你們分享,那一晚,我究竟在擔心什
Thumbnail
2025/07/10
窗外的遠山,桌上的公子 前陣子,公司搬進了新大樓。 新竹高鐵站旁,一棟扎扎實實矗立的大樓,財務部位在在 20 樓,每天抬頭望出去,就是一片遼闊的綠地,天氣好的時候,還能隱約看見遠方的山脊。 老實說,搬家那幾天,我心裡其實有點抗拒,要收拾、要打包,還要重新適應新的動線和環境。但沒想到,這一搬,不
Thumbnail
2025/07/10
窗外的遠山,桌上的公子 前陣子,公司搬進了新大樓。 新竹高鐵站旁,一棟扎扎實實矗立的大樓,財務部位在在 20 樓,每天抬頭望出去,就是一片遼闊的綠地,天氣好的時候,還能隱約看見遠方的山脊。 老實說,搬家那幾天,我心裡其實有點抗拒,要收拾、要打包,還要重新適應新的動線和環境。但沒想到,這一搬,不
Thumbnail
2025/07/07
週末,我去了一趟好市多。 原本只是想補些日常用品,卻在冷藏櫃前,被那排油花漂亮的牛小排吸引住了目光。「幫我挑一塊油花比例最好的吧!」我請服務人員幫忙,幾乎沒多想,就把牛小排放進購物車。 接著又想,牛排嘛,總得配點蝦子才完整啊! 於是推車轉了個方向,走到冷凍區,再拿了一包蝦。隨著推車越來越滿,心
Thumbnail
2025/07/07
週末,我去了一趟好市多。 原本只是想補些日常用品,卻在冷藏櫃前,被那排油花漂亮的牛小排吸引住了目光。「幫我挑一塊油花比例最好的吧!」我請服務人員幫忙,幾乎沒多想,就把牛小排放進購物車。 接著又想,牛排嘛,總得配點蝦子才完整啊! 於是推車轉了個方向,走到冷凍區,再拿了一包蝦。隨著推車越來越滿,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導演採訪了他的心理醫生作為紀錄片的主題,導演拍片的目的主要是因為,他認為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醫生教他的工具,他覺得很受用,所以想藉由這部紀錄片分享給觀眾。這部片我覺得挺讓人省思的,而文章我也會針對影片中我比較有感的片段來做分享,當然其中多少也會參雜一些我自己的濾鏡,推薦給那些深處在情緒困擾的人們 。
Thumbnail
導演採訪了他的心理醫生作為紀錄片的主題,導演拍片的目的主要是因為,他認為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醫生教他的工具,他覺得很受用,所以想藉由這部紀錄片分享給觀眾。這部片我覺得挺讓人省思的,而文章我也會針對影片中我比較有感的片段來做分享,當然其中多少也會參雜一些我自己的濾鏡,推薦給那些深處在情緒困擾的人們 。
Thumbnail
這部電影充滿了讓人省思的橋段,尤其讓人喜愛懷舊的情緒角色Nastalgia。青春的終點和懷舊的意義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在這個快速、紛亂且充滿不確定的年代,懷舊情懷的重新探討有助於帶來心理治療的效果。
Thumbnail
這部電影充滿了讓人省思的橋段,尤其讓人喜愛懷舊的情緒角色Nastalgia。青春的終點和懷舊的意義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在這個快速、紛亂且充滿不確定的年代,懷舊情懷的重新探討有助於帶來心理治療的效果。
Thumbnail
《心靈捕手》劇情豐富,涉及心理學、精神疾病和人性觀察,故事的改編接近現實,值得推薦。威爾的內心掙扎和成長讓人深思,薩提爾模式的解析為整個故事提供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文章中對心理學和溝通姿態的分析豐富而深刻。
Thumbnail
《心靈捕手》劇情豐富,涉及心理學、精神疾病和人性觀察,故事的改編接近現實,值得推薦。威爾的內心掙扎和成長讓人深思,薩提爾模式的解析為整個故事提供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文章中對心理學和溝通姿態的分析豐富而深刻。
Thumbnail
我從一開始看到電影的造型 就深深的被吸引 (畢竟我是個天金有相位的人XD 但是太忙沒有到電影院看 直到最近朋友和我討論到這部電影 我才把它看完了(我真的滿不能看手術或血腥的戲) 看完我有幾個感受和想法 *哲學使我們變得更好,還是讓我們更困惑? *
Thumbnail
我從一開始看到電影的造型 就深深的被吸引 (畢竟我是個天金有相位的人XD 但是太忙沒有到電影院看 直到最近朋友和我討論到這部電影 我才把它看完了(我真的滿不能看手術或血腥的戲) 看完我有幾個感受和想法 *哲學使我們變得更好,還是讓我們更困惑? *
Thumbnail
猶如一本好萊塢的老派散文--沒有浮誇的劇情鋪陳,沒有大膽、跳脫思維的世界觀,卻能讓人在靄靄白雪中,找到冬日暖陽的和煦;《滯留生》既有公路電影的輕鬆療癒,喜劇電影的詼諧幽默,也蘊含劇情片的情感重量。
Thumbnail
猶如一本好萊塢的老派散文--沒有浮誇的劇情鋪陳,沒有大膽、跳脫思維的世界觀,卻能讓人在靄靄白雪中,找到冬日暖陽的和煦;《滯留生》既有公路電影的輕鬆療癒,喜劇電影的詼諧幽默,也蘊含劇情片的情感重量。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找到,願意真心關心你,也能讓你放心地展示弱點的人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找到,願意真心關心你,也能讓你放心地展示弱點的人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