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今社會家庭分隔、親人遠赴海外,越來越多人選擇為逝者籌辦追思會,讓未能親赴外地送別的親友,也能於本地聚首致哀。根據福報施生命網站及一般行業慣例,追思會的主要儀式和程序大致如下:
1. 場地安排與佈置
追思會多於酒店會議廳、教堂、禮堂或社區中心舉辦。會場佈置選用鮮花、布幔與紀念相片,並特設「追思閣」,陳列逝者生前照片及重要物品,營造溫馨莊重氛圍。
2. 靈位設置與供品
設有靈台大相(逝者遺照),可依家屬或逝者宗教信仰加入相關宗教擺設(佛教、道教、基督教等),選加鮮花和供品,表達懷念。
3. 儀式與流程
- 儀式通常由專業司儀主持,部分家庭會邀請法師、牧師或長輩帶領祈禱、頌經或默哀。
- 追思儀式約為兩小時,流程可包括開場致辭、播放逝者生前片段、朗誦詩文、親友致詞及最後的感恩環節。
- 多媒體播放設施支援投影追思短片、幻燈片、背景音樂,增添儀式感。
4. 親友接待與茶點
設專門接待處,協助親友簽到、或領取紀念冊,由專業禮儀人員迎賓。現場通常提供茶水、小食,方便親友交流。
5. 程序表與紀念品
家屬或會印製詳細程序表及追思紀念小冊子,內容包括逝者簡介、追思活動流程、感恩詞等,讓親友帶回留念。
6. 個人化與宗教儀式
根據家屬及逝者意願,儀式內容有高度彈性,可加入宗教祈禱頌唱、默哀、獻花、點燭、回憶分享等個人化環節,亦可提供網上電子訃文、直播服務,方便遠方親友參與。
總結
現代追思會講求溫馨、個人化,讓親友聚首一堂,共同緬懷先人。以上主要儀式和程序既傳統莊嚴,亦能靈活配合不同需要,協助家屬以最貼心方式送別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