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讀英文 Paper 時,
每一行都像在爬牆,腦袋只想逃跑。
但後來我發現,問題不在於單字或文法,而在於心態沒有調整好。
這三個轉念,讓我從抗拒到敢繼續讀下去。
▋我不再期待「一看就懂」,而是讓自己多看幾遍、多留幾秒
以前讀不懂就覺得「完了,我不行」,
現在我知道,研究不是考試,
多看幾遍、多停幾秒,才是正常節奏。
Paper 不是一次就能吸收的資訊,
而是一場需要慢慢解碼的對話。
▋看不懂時不關掉,是一種溫柔但堅定的耐心訓練
最容易犯的錯,是「看不懂就合上」。
現在我練習:哪怕只多停留五分鐘,
哪怕只是試著找一句能理解的句子,
這都是在訓練自己「不被模糊嚇跑」。
這種耐心,是研究最根本的肌肉。
▋當我習慣與「模糊」同在,學習就開始真正向內生長
研究不是把所有東西看懂,
而是能跟不確定、模糊的東西長時間共存。
當我不再急著追求「完全理解」,
反而開始培養出能抓住核心訊號的直覺,
那一刻,我才真正開始成為研究者。
⸻
讀不懂 Paper 不是失敗,
而是提醒你:研究的核心是心態。
當你換掉這三個念頭,
英文 Paper 不再是敵人,
而是每天訓練自己耐心與思考的最好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