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總是被「天賦」和「努力」這兩個詞困住。
看到成功的人分享經驗,就往那邊拼命「努力」。
但現實是:需要用力撐著的,幾乎都撐不久。最後放棄了,還會安慰自己:
「算了,人家有天賦。」
後來才發現,事情根本不是這樣。
▋天賦,其實是你能「輕鬆努力」的地方
真正的天賦,不是你一出生就比別人強,
而是那些別人做起來很費力、
你卻能日復一日輕鬆持續的事情。
像我小時候跟數學在一起會覺得快樂,
別人卻頭痛想吐,
所以他們看我有「數學的天賦」。
事實上,這只是我在這件事上「努力不費力」。
▋天賦也能是「沒有的東西」
在博士期間,我發現自己不適合做機器學習工程師,
因為我對把演算法規模化沒有任何熱情,
但我能花幾十個小時鑽研演算法的理論性質。
這不是挫折,而是提醒:
我沒有工程師的天賦,
但我有研究員的天賦。
▋找到你的天賦,就是找到能長期投入的地方
所謂的天賦,就是那些你努力起來不覺得痛苦,
反而覺得「就該這樣過日子」的東西。
當你認清自己的天賦,把時間花在那裡,
成功不是撞運氣,而是時間的必然結果。
⸻
所以,別再問「我有沒有天賦?」
先問:在哪些地方,我努力起來反而覺得輕鬆?
那就是你的答案,也是你該長期下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