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我一直在狹小的陽台培植虎尾蘭盆栽。看著它們的葉片逐漸修長挺立,邊緣鑲著一圈淡黃,總是非常歡喜。我盼著它們長得更高更大,有一天,葉叢間能抽出花莖,然後,頂著潔白的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釋放淡淡的香氣。那是我期待已久的畫面。
日子在澆水與觀察中週而復始。我習慣每天俯身察看,新葉是否舒展一些,高度是否向上伸長一分。這樣的等待無聲無形,卻蘊含著沉靜的等待,如同與植物共享一段緩慢的時光,心中始終懷抱著對花開的期待。
直到某個早晨——空氣中還留著夜雨的涼意,陽光像是剛被水洗過般清澈,從東方斜斜地灑進陽台。光線在牆面和地磚上鋪開,反射出細碎的金點;葉片的綠因此更顯深沉,邊緣的黃被勾勒得明亮而溫暖。就在這層層光影之間,我看見泥土間探出了兩頂小傘——並非我所期待的花,而是金黃的菇蕈植物。它們的外表渾圓飽滿,傘面覆著細緻的紋理,莖身修長而微彎,像是夜裡偷渡進來的小客人,在第一縷日光下閃著細密的光澤。這金色既非花的柔白,也不同於葉的深綠,而是更為鮮明、輕盈,像一抹突然闖入的音符,為整個盆景添上了出人意料的亮色。
細查之下,得知它們名為黃殼小皮傘(Leucocoprinus birnbaumii),又叫「盆栽黃菇」、「黃金小傘菇」、「黃鬼傘」。原產於熱帶,喜溫暖濕潤,常在室內盆栽土中不聲不響地冒出。雖然有毒不可誤食,卻以這樣的鮮亮與玲瓏,為我的花盆獻上了一場無聲卻奪目的盛况。
先是錯愕——這不是我等了許久的虎尾蘭花;可轉念間,笑意在心底漾開。正如古人所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又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我所守候的白花雖未綻放,卻先迎來這一抹金黃。
它們的出現打斷我的預期,竟然用另一種姿態回應我的眷顧。也許,守候本身也是開放的歷程——本以為在等一串小白花,最後卻收下了一頂黃金傘;你以為結果早已寫好,然而大自然總會在行文間,悄悄添上一個不曾預想的美好句號,説不定這是下一個更美好的開始。

黃殼小皮傘(Leucocoprinus birnbaumii)李建崑攝影

梅森虎尾蘭+黃殼小皮傘(Leucocoprinus birnbaumii)

金邊虎尾蘭(李建崑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