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背景
你是一家線上教育平台的 PM,平台主打「專業技能課程」並採訂閱制。
最近數據團隊發現
- 已訂閱用戶的課程完成率下降(過去三個月由 48% → 35%)
- 用戶中途退訂率也同步升高。
事前釐清
- 目前平台的訂閱制是每個月嗎?
- 訂閱制為月付(也有部分年度方案,但多數用戶為月付)
- 只要是訂閱用戶就可以觀看平台上的所有課程嗎?
- 訂閱用戶可不限次數觀看所有課程(沒有額外付費牆,只有登入門檻)
🎯 任務一:列出你最想問的 3 個數據問題
- 訂閱用戶分 cohort 的課程完成率變化
- 按加入月份分 cohort,觀察 3 個月內的完成率走勢,排除「新用戶基數膨脹」對整體完成率的稀釋影響
- 為何關注:能直接驗證下降是否來自單一批用戶行為變化,而非全體下降
- 新課程上架頻率 & 點擊轉化率
- 記錄近三個月上架的課程數量,並追蹤新課程的點擊率與完課率
- 為何關注:如果新課上架頻率高但完課率低,可能是課程與用戶需求不符,反而稀釋完成率
- 喚回與挽留機制成效
- 查看不同喚回方式(App 推播、Email、社群提醒)的觸達率、點擊率與喚回後的完課率
- 為何關注:能判斷下降是否源於用戶回訪率降低
🧠 任務二:假設分析
- 新用戶基數膨脹,稀釋完成率
- 影響機制:大量新用戶初期學習慣性低,拉低平均完成率
- 為何懷疑:常見於短期促銷或大量曝光後的訂閱制產品
- 新課程吸引力不足
- 影響機制:用戶對新課沒有興趣,瀏覽率與完課率雙低,造成「課程多但完成率下降」
- 為何懷疑:課程點擊率與課程收藏數下降往往與此相關
- 喚回與激勵不足
- 影響機制:缺乏提醒與激勵,導致回訪週期拉長、學習慣性中斷
- 為何懷疑:推播點擊率下降、回訪間隔變長是早期信號
GPT 補充
前面我大部分在說明新用戶基數、課程吸引力以及喚回機制,但我缺乏老用戶的視角說明,因此 GPT 幫助我補充老用戶的部分,不只是提醒也因此學習到了
- 老用戶飽和感
- 影響機制:老用戶完成了大部分感興趣的課程,缺乏新鮮內容或挑戰
- 為何懷疑:老用戶的瀏覽課程數減少、反覆觀看課程比例上升
🛠️ 任務三:優化建議
短期:針對不同用戶分層提升完成率
- 新用戶
- 優化 onboarding,引導用戶完成「課程偏好選擇 → 推薦課程清單 → 新手任務」
- 驗證方式:A/B 測試新用戶 14 天內完課率與回訪率
- 老用戶
- 推出「21 天主題挑戰」或「完課集章活動」並搭配專屬推播
- 驗證方式:比較活動參與者與非參與者的課程完成率變化
長期:提升持續學習動機與留存
- 個人化目標與追蹤
- 讓用戶設定學習目標(如每月完成 2 課),並提供進度條 + 每週進度摘要
- 驗證方式:追蹤使用此功能用戶的留存率與完課率
- 社群機制
- 為訂閱用戶建立專屬學習群組,定期舉辦線上讀書會 / 課後討論
- 驗證方式:對比有參與社群與未參與用戶的回訪率、續訂率
我的心得
一開始在思考這類問題時,我會想很久,但在每次思考過程中,思考都會漸漸清晰,覺得很有趣,同時我很喜歡每次 GPT 給予我的潤飾建議和補充,如同任務三的驗證方式論述,是我到現在還在學習的部分,我無法想 GPT 聯想這麼廣和聯想到這麽多相關指標,但我相信我會越來越好的這是我第 17 天的練習紀錄,將持續練習這個「數據思維升級計畫」,持續優化觀察力與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