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彼此 vol.01】當東南亞成為日常的另一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看見彼此》是在 Project SEA Voice 底下的一系列訪談計畫,在這裡我會以化名呈現在台東南亞人的故事,以及台灣人對東南亞的真實經驗。

每一篇都是一段關於身份、文化與相遇的故事,記錄我們如何看見對方,也看見自己。

邀請你放慢腳步,聽一聽這些不同的成長背景、語言與生活經驗故事。

第一位主角邀請到:

從課本印象,到在生活中認識真實東南亞樣貌的 Kenny
圖 / Pexels

圖 / Pexels

「Walao!」「真的咩?」

「Satu、dua、tiga……」

「禮拜五的馬來文怎麼念,我忘記了……」

這是 Kenny(化名) 和女朋友的日常對話。

有時,他會在聊天中冒出幾句馬來文,逗得女友捧腹大笑。有時,兩人還會因為東南亞新聞討論得很投入。

Kenny 原本對東南亞的認識,是來自於小時候的課本、新聞,還有路上偶爾會看見的東南亞漁工。自從和女朋友認識後,東南亞文化就悄悄滲進了他的生活,變成飯桌上的話題、書架上的文獻資料、以及生活中的日常。


在中國的童年經驗,再到台灣長大

Kenny 今年 25 歲,是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2 歲到 5 歲曾在中國生活,每年還會回去過年。也許是因為這段早年的跨國經驗,他對身份認同有自己的一套定義:

「講到會覺得很自豪、很舒服的東西,就是我的身份。」

對他來說,他的身分認同是台灣人。

特別的是,Kenny的女朋友來自馬來西亞。他也曾和女朋友到馬來西亞待過一個暑假,這是他長大以來,第一次到東南亞用當地人的方式生活,也成為他對東南亞的第一手記憶。

他也體驗到好多文化衝擊,比如:

馬來西亞天氣比想像中涼爽
吃飯時,中英文混著講很自然,沒有人會刻意強調「正確語言」
一個詞可以囊括很多東西: 魷魚、花枝、透抽,全都叫 sotong;各種口味的零食,統稱 keropok

「本來是她的文化,結果我比她更投入。」Kenny 笑說。

自從交往後,他開始學馬來文、看相關的歷史與文化書籍,甚至追蹤更多東南亞新聞。對他來說,東南亞不是新聞上的名詞,而是一種活生生的日常流動。


台灣是多元文化的熔爐

Kenny 認為,台灣本質上是一座多元文化的熔爐。從南島語族的原住民族群,到經歷荷蘭、西班牙、清朝、日本等不同殖民勢力的洗禮,這片土地早已聚集了各種語言、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交織。

然而現實社會中,這樣的多元文化卻沒有被真正「看見」。Kenny 提到,原住民族長久以來被視為社會的「弱勢群體」,政府和主流社會更多用補助和扶持的視角來看待他們,而非真正認識和尊重他們的文化價值。

「比如,很多人不曉得原住民過去有自己完整的信仰體系:萬物有靈論,山林、河流、石頭都有靈魂,這種對自然的敬畏與連結,是我們都應該學習的。」 Kenny 說。

圖/ Shutterstock

圖/ Shutterstock

現今,多數原住民社群因為宗教傳入、西方文化影響,很多傳統儀式和語言逐漸消失,被同化成主流社會所熟悉的樣貌。

不只原住民,社會中其他少數族群,也常被套上「弱勢」或「需要幫助」的標籤。東南亞新住民、移工常被侷限在某些職業角色,比如看護、工地勞工、餐飲服務,這些角色背後的人往往被忽略了他們的故事、才華與夢想。

真正的多元文化應該是「大家都是一樣的存在,沒有人比誰弱。」

語言背後的標籤

Kenny 也提到,在台灣評價外國人語言能力時,常常隱藏著不自覺的標籤和期待。

他舉例說,有些外國同學中文或台語講得非常流利,大家會稱讚他們「很台灣人」,表面上聽起來像是誇獎,帶著肯定的意味。

但 Kenny 反問:「為什麼不直接說『你的中文講得很好』,非得加上『很台灣人』這個標籤呢?」

這樣的說法,表面似乎友善,實則暗藏著一種無形的框架:好像要「像台灣人」才算合格,才能被接納。這無形中強化了「我們」和「他們」的界線,讓語言成為劃分身份的標記,而非單純的溝通工具。

這種情況反映出台灣社會對外來者的期待,往往不是單純的尊重個人能力,而是放入一個「認同台灣」的框架中。

圖 / PEXELS

圖 / PEXELS

「1971 年中華民國(台灣)退出聯合國,對整個社會來說,像是一種集體創傷(PTSD),這種歷史經驗深深影響了台灣人的身份認同和國際觀。」Kenny 繼續說道。

這個創傷讓社會陷入內部的激烈對立,形成兩種極端意識形態:要麼認同中國,要麼對中國抱持強烈敵意。這種二元分法讓人們很難跳脫狹隘的框架,去理解更廣闊的國際脈絡與不同文化。

而在這種政治氛圍下,移工、新住民的議題往往被簡化成勞動力,被視為經濟上的工具,而非一群有血有肉、有故事、有文化的個體。

Kenny 強調:

這樣的忽略不只是對移工本身的不公平,也反映出台灣社會尚未真正開放心胸,去接納並理解不同背景的人。

文化的平等相遇,才是真正的多元台灣

透過 Kenny 的故事,我深刻體會到:

真正的多元文化不是讓別人融入我們的框架,而是彼此平等地相遇、相互理解。

就像 Kenny 在感情裡自然而然接受並學習女友的東南亞文化,這種文化的滲透不是強迫的改變,而是生活中的自然流動。

如果我們能有這樣的態度,讓對方的文化真正進入我們的生活,尊重彼此的差異與共通點,或許「多元共榮」就不再只是口號,而能成為真實的生活樣貌。

👉 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也歡迎分享這篇文章,或追蹤 Project SEA Voice 鎖定最新文章更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roject SEA Voice
4會員
12內容數
South East Asia,一片溫柔但堅定的聲音。 (每週日更新) 🌊 東南亞 × 文化認同 📝 用故事改寫刻板印象 👂願這片海的聲音,能被聽見。
Project SEA Voice的其他內容
2025/08/10
在倡議東南亞議題時,常常能在社群留言上看見這樣的聲音:「既然不喜歡台灣,那就回去自己的國家啊。」 但正是因為對土地的感情,才願意說出不夠好的地方。如果對這片土地毫無牽掛,根本不會浪費時間去講、去寫、去關心。
Thumbnail
2025/08/10
在倡議東南亞議題時,常常能在社群留言上看見這樣的聲音:「既然不喜歡台灣,那就回去自己的國家啊。」 但正是因為對土地的感情,才願意說出不夠好的地方。如果對這片土地毫無牽掛,根本不會浪費時間去講、去寫、去關心。
Thumbnail
2025/08/03
關注東南亞議題的過程中,很多朋友覺得我能為東南亞發聲、寫下這些故事很了不起,但其實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多高尚。因為我知道,那些我現在努力拆解的偏見,曾經也在我心裡住過。 偏見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壞人」才會有。 偏見是我們從生活裡學來的,是被制度、歷史、語言教會的,然後不自覺地一代一代傳下去。
Thumbnail
2025/08/03
關注東南亞議題的過程中,很多朋友覺得我能為東南亞發聲、寫下這些故事很了不起,但其實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多高尚。因為我知道,那些我現在努力拆解的偏見,曾經也在我心裡住過。 偏見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壞人」才會有。 偏見是我們從生活裡學來的,是被制度、歷史、語言教會的,然後不自覺地一代一代傳下去。
Thumbnail
2025/07/27
如果美麗真的存在,就不該只是貼在牆上的標語,也不該只停留在旅遊文宣裡的口號。 真正的美,應該活在我們看人的眼神裡、說話的語氣裡,以及每一次對彼此的理解和靠近裡。
Thumbnail
2025/07/27
如果美麗真的存在,就不該只是貼在牆上的標語,也不該只停留在旅遊文宣裡的口號。 真正的美,應該活在我們看人的眼神裡、說話的語氣裡,以及每一次對彼此的理解和靠近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對遠在澎湖那個人的思念
Thumbnail
對遠在澎湖那個人的思念
Thumbnail
我喜歡看海,尤其是我們台灣的東部海岸線。
Thumbnail
我喜歡看海,尤其是我們台灣的東部海岸線。
Thumbnail
如果/我能道出 那一片海藍/絕非是 妳本原的真實 如同/我能寫出 那一段愛情/更非是 妳本有的底蘊
Thumbnail
如果/我能道出 那一片海藍/絕非是 妳本原的真實 如同/我能寫出 那一段愛情/更非是 妳本有的底蘊
Thumbnail
來自馬來西亞的水瓶男,分享在台灣的生活點滴,從文化衝擊到美食體驗,從台灣風景到人情味,並談及學業與工作的成長以及未來展望。充滿溫暖的故事希望將台灣美好傳遞給更多人。
Thumbnail
來自馬來西亞的水瓶男,分享在台灣的生活點滴,從文化衝擊到美食體驗,從台灣風景到人情味,並談及學業與工作的成長以及未來展望。充滿溫暖的故事希望將台灣美好傳遞給更多人。
Thumbnail
CK回憶海軍初到馬公下部隊的生活,遇到的挑戰及與女友久別重逢的時光。
Thumbnail
CK回憶海軍初到馬公下部隊的生活,遇到的挑戰及與女友久別重逢的時光。
Thumbnail
刻骨銘心的初戀,拼盡全力的自己.....
Thumbnail
刻骨銘心的初戀,拼盡全力的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