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T報導稱美方與輝達(NVDA)、超微(AMD)達成協議,對在中國銷售的H20與MI308抽取15%營收,作為取得出口許可的交換。此舉讓兩家重返中國市場,但恐壓縮毛利並增加政策不確定性。AMD收在172.76美元,漲0.21%。
新聞脈絡,出口管制新進展
美國商務部上週開始發出輝達(NVDA)H20對中出口許可,先前4月的禁售在上月已被撤回。H20為輝達為符合拜登時代AI管制而特製的中國版;FT稱超微(AMD)的中國版MI308也適用此機制。報導引述美方官員指出,兩家公司同意將在中國賣這兩款晶片的營收15%繳給美國政府,但這筆錢用途尚未決定。
條件與範圍,抽成怎計算細節
— 這15%抽成是什麼?適用哪些晶片? 根據FT,輝達(NVDA)與超微(AMD)為換取對中出口許可,同意針對在中國銷售的特定AI晶片,繳交15%營收給美國政府。範圍鎖定輝達的H20與超微的MI308,兩者都是為符合美方管制而設計的中國版產品。許可上週核發,屬於「有條件開放」;報導並引述美方官員表示,現任政府尚未決定如何運用這筆資金。
輝達回應稱一向遵循美方規範,並表示近月未向中國出貨H20、期望未來規則能讓美企在中國與全球公平競爭;超微未回應置評請求。 獲利影響,毛利率受壓評估 — 會不會重創毛利?公司能否轉嫁成本? 15%以「營收」計算,對毛利的壓力大於一般關稅或費用,除非公司能調價。短期內,中國雲端與AI客戶對算力需求仍強,但對價格更敏感,轉嫁空間有限;若不可完全轉嫁,單顆毛利率將被稀釋。不過,取得許可等同重啟一個重要市場,營收規模可能回升以對沖部分毛利下滑。輝達(NVDA)的H20此前數月未出貨,如今解封可望恢復動能;超微(AMD)的MI308納入許可,也提供資料中心營收的新增來源。整體而言,利多在於需求釋放與不確定性下降,利空在於抽成稅式的結構性毛利壓力。 中國需求,客戶與供應應變 — 中國買家會怎麼做?本土替代是否加速? 15%抽成提高了中國買家的總持有成本,可能導致三種反應:一是延後採購、等待價格或政策更明朗;二是壓價談判,迫使供應商分擔抽成;三是加速測試與導入本土替代方案(如國產AI加速卡與軟體堆疊),在關鍵任務工作負載上逐步替換。
短期內,對高效能與生態系依賴度高的應用,輝達(NVDA)與超微(AMD)仍具吸引力,尤其是生態、框架與開發者支援;但在一般訓練/推論或成本敏感場景,本土替代的性價比將更具競爭力。供應鏈端,伺服器整機廠與雲服務商可能調整機型組合與採購節奏,減少一次性大單風險。 投資觀察,短中期風險機會 — 這對股價指引意味什麼?投資人該看哪裡? 短期來看,出口許可降低了最壞情境,對評估可見度是加分;但15%抽成對獲利率是扣分,市場會用「量增價(利)壓」的框架重估。
投資人應關注:1) 兩家公司對中國定價策略與是否部分轉嫁;2) 中國端實際訂單節奏與交付能見度;3) 是否出現更多「中國版」產品線,擴大營收但拉低整體毛利結構;4) 政策再次變動的尾端風險。對超微(AMD)而言,資料中心動能若受中國訂單帶動,將有利市占提升;惟毛利走勢與產品組合是股價彈性的核心變數。 政策變數,之後還會變嗎風險 — 規則會不會再改?資金用途是否影響市場? FT稱美方尚未決定抽成資金用途,未來若被指定用於特定國安或科技基金,政治爭議與法律挑戰皆可能上升。此外,若地緣局勢變化,許可條件(抽成比例、適用品項、交付節點)仍可能再調整。政策不確定性意味著估值折價可能維持,企業也可能持續優化產品參數以「對線」規則。投資人需將政策風險納入折現率或目標本益比,並以情境分析替代單一路徑假設。 整體市場,估值情緒變化觀察 對整體科技股來說,消息同時帶來「重開門」與「新稅負」兩面效應:可見度提升有助壓抑波動,但毛利下修預期可能抑制高本益比的上行空間。產業鏈上,資料中心與AI伺服器需求仍強,惟中國相關營收占比高的公司需承受定價壓力與談判周期拉長風險。短線市場可能將此解讀為政策風險緩解、但不至於觸發全面性估值擴張。 公司焦點,AMD與輝達影響 超微(AMD):拿到中國版MI308的許可,有望增加資料中心收入動能,利多中期市佔;但15%營收抽成將壓毛利率,定價能力與產品組合(如與高毛利產品的搭配)將決定淨效果。股價面,AMD收在172.76美元,漲0.21%,後續看管理層對中國需求與毛利指引。
輝達(NVDA):H20恢復可出貨、且此前「數月未出貨」的缺口可能帶來遞延需求釋放;然而H20與其他中國版產品的抽成同樣侵蝕毛利。投資焦點在出貨節奏、平均售價與中國以外高階產品的強度,後者可對沖中國線的毛利壓力。 重點總結,投資人怎應對建議 有條件解封帶來需求回流但以毛利為代價。關注定價策略、訂單節奏與政策變化;評估持股時,偏向基本面穩健且能以高毛利產品組合對沖的公司,如超微(AMD)與輝達(NV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