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雜談(142)修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一兩年,印象中有人問我:

 「到底什麼是修行?」

  我記得自己一貫的回答,都類似是:

「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修行,人即使不自覺,也是在修行的路上。」


  這個回答很真實,但也流於空泛,並沒有正面回答「修行」是什麼。現在回想其原因,是因為我是修「無為法」,因此沒有做什麼,自然也不能簡單的進行正面解釋。

 很誠實的說,對於「修行」我本質上很東方,是活出「修行」,而不是思考何謂「修行」。今年一切有所轉向,有種「新維度」在打開,真理內的哲學/邏輯/物理進入了我,也使我兼具了新的視角,能以哲思角度看待「修行」,而非單純實踐的角度。


  「修行」實質上沒有很玄,「修改+實踐」而已。

  世界有一種本質,驅動一切「運動與改變」;「運動與改變」就是「實踐與修改」,這個本質現象貫穿一切,從「精神」,「意識」,「能量」,「思維」,「物質」,無一範疇不進行「運動與改變」。

  首先這就是「無為法」可以成立的底層邏輯。無為卻在「修行」,那誰在驅動「修行」?答案是「沒有誰。」這就是順應本質後的自然結果而已。以上是修行的第一層:「不修而修。」


 第二層姑且稱之為「如法而修」。歷史中某些人,自然契合本質後,又將自己的「運動與改變」的過程,總結出「條條框框」與「技術方法」,嘗試幫助其他做不到的人。

  從邏輯出發分析,假設有A與B兩個人,思維不同,環境不同,身體素質不同,文化不同;假設兩人都契合本質,經歷了一段旅程的「運動與改變」後,最終到達宇宙善的終點,各位認為A與B的運動路徑會一致嗎?其總結會是相同的法嗎?

 大概率是不會相同,這就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宗教的差異來源。某個程度來說,這些總結出的路徑非本質的法,於是乎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第三層就是「生活中的修行」。人活在世界上,一切不盡如人意,但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活著經歷一切,都是改變與實踐的背景場域。既然是「改變與實踐」的背景場域,則實際上生活中就沒有不是與「修行」相關的。

  因此即使一個人完全沒有修行的概念,在生活中面對事情,壓力,每一次做選擇、每一次的反應實踐,都一點一滴的在累積「變化與運動」的持續慣性。


 了解以上三層,也許有人就會發覺真正的修行,理論上其實蠻簡單:

「順應自然去生活就是修行。」


 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現實中「修行」就沒那麼簡單。我們來看這句:

「順應自然去生活就是修行。」

  各位有注意到什麼嗎?

·

·

·

揭曉答案:這句話是第一層與第三層的結合。

  第二層的缺席揭露了「修行」本來跟第二層無關,那第二層是什麼呢?第二層其實就是「修行」的多此一舉,但又不得不存在的一層。

  這是因為大家都知道,人會思考有智能,能產生複雜的概念認知,具超越生理的強烈慾望,愛恨等;順應自然對於人類來說,反而非常的困難,非常的「不自然」。

  再看看「順應自然去生活就是修行。」這句,最難的是「順應」;而幾乎所有宗教的本質,都涉及到一套理論,一套技術或其他方法,來引導人將意識中諸多因概念,愛,取,執著而必然產生的「不順應」都放下。(佛說空,基督說臣服,道家說自然)

 ( 以這段上可以連結「業識,業力,業報」來橫向閱讀。)


  第二層的難度或重點是,真正的「順應」是非概念的順應。如抱著某些概念而順應,實際上終究也還是干擾而非順應,這就是「有為法」,也是與「真修」無關的法;所以佛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如看得懂以上概念,即可知為何佛教有「悟後起修的說法」,因爲在悟之前,即不明白也不能契入第一層,則雖然在第二層「修行」,實則是在學習「真順應」而已。


  而在第三層雖必然不離「修行」,但實際上人也常「不服」宇宙給出的「際遇方向」,如道德經雲「寵辱若驚」而自然的產生各種反應干涉,從而在自然的推進裡常常進一步又退一步;所以雖是實修但往往一世中本性變化極少。


  最後又可以從修行的結構看出,如有人稱,從第二層的「如法修行」,而「有所得」,則「皆是虛妄」,因爲實際上在第二層的終點,也只是第一層與第三層的起點而已,這樣就自稱「開悟」,實很可笑,不僅可笑也是「大陷落」的開始。


  所以總結來說,修行就是跟著存在一起自然變化,安心變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初方格子
99會員
145內容數
關於原初水晶,以及使用原初水晶後的種種延伸議題的想法。
原初方格子的其他內容
2025/08/08
 鑒定師曾說,配戴原初綠幽靈吊墜,能幸運的買到很多好東西。   這是我初次一起到土桑購買礦石,戴著綠幽靈吊墜,果然明顯感受到不同,一路上每天各種狀況不斷,但就是有各種貴人,善緣,時機,想法,不僅迅速恢復順遂,也如鑒定師說的,買到各種好礦,並能感覺到這種順利感不平常,明顯優於常態。 一開
Thumbnail
2025/08/08
 鑒定師曾說,配戴原初綠幽靈吊墜,能幸運的買到很多好東西。   這是我初次一起到土桑購買礦石,戴著綠幽靈吊墜,果然明顯感受到不同,一路上每天各種狀況不斷,但就是有各種貴人,善緣,時機,想法,不僅迅速恢復順遂,也如鑒定師說的,買到各種好礦,並能感覺到這種順利感不平常,明顯優於常態。 一開
Thumbnail
2025/07/07
  在土桑當時,有很多異常能量經歷,於是開始紀錄,也可當作水晶雜談的素材。這篇是在發生之後的第二天早上,馬上進行的紀錄,記得較完整,改動微乎其微,只是配合水晶雜談的文體做一些適配調整,除此以外,就幾乎是當時的日記。   在土桑這一晚的體驗,最後導向了「王道手鏈」。   王道手鍊是一條神奇的手
Thumbnail
2025/07/07
  在土桑當時,有很多異常能量經歷,於是開始紀錄,也可當作水晶雜談的素材。這篇是在發生之後的第二天早上,馬上進行的紀錄,記得較完整,改動微乎其微,只是配合水晶雜談的文體做一些適配調整,除此以外,就幾乎是當時的日記。   在土桑這一晚的體驗,最後導向了「王道手鏈」。   王道手鍊是一條神奇的手
Thumbnail
2025/06/18
   映現鏈推出後,鑒定師來問我關於文案的內容。經我講解後,她回看文案,評價說:「文案沒有一句廢話!」但也覺得真正看明白的人不多。   於是便建議我寫一篇水晶雜談,把我跟她解釋的內容記下。   映現鏈是關於: 「讓未完成的完成,未顯化的顯化。」     其中文案裡我又說道:「一個事件永遠
Thumbnail
2025/06/18
   映現鏈推出後,鑒定師來問我關於文案的內容。經我講解後,她回看文案,評價說:「文案沒有一句廢話!」但也覺得真正看明白的人不多。   於是便建議我寫一篇水晶雜談,把我跟她解釋的內容記下。   映現鏈是關於: 「讓未完成的完成,未顯化的顯化。」     其中文案裡我又說道:「一個事件永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當你全然地活在感官裡時,你是以一種開放和接納的心態去體驗,而不是試圖抓住或逃避任何特定的感受。
Thumbnail
當你全然地活在感官裡時,你是以一種開放和接納的心態去體驗,而不是試圖抓住或逃避任何特定的感受。
Thumbnail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無見本性,學法無益 ★我們要回歸本源,要如何在本源修? 修行不是在本源修,因為你找不到本源   佛說:【從萬物修】 從萬物的感受中去修   電影:「美麗人生」 小孩子的心境, 當你把萬物的一切當做是遊戲 就進入到天真本性的天真生活   所有的一切
Thumbnail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無見本性,學法無益 ★我們要回歸本源,要如何在本源修? 修行不是在本源修,因為你找不到本源   佛說:【從萬物修】 從萬物的感受中去修   電影:「美麗人生」 小孩子的心境, 當你把萬物的一切當做是遊戲 就進入到天真本性的天真生活   所有的一切
Thumbnail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追求太多,往往在追尋的旅程中迷失了自己。隨著歲月的流逝,漸漸懂得放下物質的貪求,轉而專注於心靈的富足。這種轉變,不再是對外在的慾望,而是對內心深處的探索。 我的妻子問我,是否有什麼是我真正渴望的?有什麼能夠令我心生喜悅? 對此,我無言以對。然而
Thumbnail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追求太多,往往在追尋的旅程中迷失了自己。隨著歲月的流逝,漸漸懂得放下物質的貪求,轉而專注於心靈的富足。這種轉變,不再是對外在的慾望,而是對內心深處的探索。 我的妻子問我,是否有什麼是我真正渴望的?有什麼能夠令我心生喜悅? 對此,我無言以對。然而
Thumbnail
你來自哪裡和不為所動 任何形式的靈性修行的唯一原因都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這種實踐可以使生活方式、政策以及觀點和行動的成熟程度與時俱進,以便它們與你現在的處境相關。 它可以幫助你找到當下的神聖,讓你的行動從容自在地進行。那麼,未來因這些行為而產生的任何事物都將具有相同的品質。
Thumbnail
你來自哪裡和不為所動 任何形式的靈性修行的唯一原因都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這種實踐可以使生活方式、政策以及觀點和行動的成熟程度與時俱進,以便它們與你現在的處境相關。 它可以幫助你找到當下的神聖,讓你的行動從容自在地進行。那麼,未來因這些行為而產生的任何事物都將具有相同的品質。
Thumbnail
曾看一位格友提到,接觸宗教是心靈脆弱才需要,也看到另一位格友認為,學習身心靈療癒是無法解決當下現實問題。 實際上我接觸佛法及身心靈後 最大受益在現實成面上,我的身體是健康的(健保卡長年點數空白),記得只有貪吃蛀牙,及愛美接睫毛長針眼問題,點數記了2筆😂 心與靈層面上,我比以往的自己更
Thumbnail
曾看一位格友提到,接觸宗教是心靈脆弱才需要,也看到另一位格友認為,學習身心靈療癒是無法解決當下現實問題。 實際上我接觸佛法及身心靈後 最大受益在現實成面上,我的身體是健康的(健保卡長年點數空白),記得只有貪吃蛀牙,及愛美接睫毛長針眼問題,點數記了2筆😂 心與靈層面上,我比以往的自己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