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光點小學堂 EP.9】
大家好,我是中華光點小學堂的校長林醫師。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成長過程中,因為跑跳、運動而磕磕碰碰,身上帶著幾塊瘀青,是再正常不過的景象。我們也習慣了那套標準流程:檢查一下、擦點藥膏、說一句「揉一揉,過幾天就好」。
但,如果這一次,它沒有好呢?如果那個撞傷的地方,過了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不但沒有消腫,反而越來越痛、越來越腫,這時,我們就必須收起那份「習以為常」,高度警覺一個可能性——罕見的兒童骨癌:「伊文氏肉瘤」(Ewing's Sarcoma)。
「揉一揉就好」——最善意,也最危險的迷思
「伊文氏肉瘤」是一種好發於兒童與青少年的惡性腫瘤,最常出現在腿骨、骨盆和胸壁等部位。它最狡猾的地方,就是早期的症狀——局部的疼痛與腫塊——與普通的運動傷害或撞傷後的瘀青,看起來非常相似。
這就導致許多家長,甚至是孩子自己,都會陷入「只是普通的撞傷,沒什麼大不了」的迷思,錯過了早期診斷的黃金時機。
歡迎來到「骨骼大樓」:認識正常的修復與內部的破壞
為了讓您理解其中的差異,我們再次啟用可愛的比喻:
我們的骨頭,就像一棟棟堅固、有秩序的**「公寓大樓」**。
- 正常的「撞傷」,就像一顆皮球打在牆上,造成一道小小的裂痕。這時,大樓裡敬業的「修復細胞」們會立刻出動,很快就把牆壁修補得完好如初。
- 「伊文氏肉瘤」則完全不同。它不是來自外部的撞擊,而是一個偷偷搬進來的「壞房客」。這個壞房客不住在牆壁表面,而是潛入大樓內部的一個房間。他不但不遵守大樓規章,還會不斷地敲牆、擴建,從內部開始破壞大樓的結構。
當「壞房客」開始施工:如何辨識伊文氏肉瘤的警報?
這個「壞房客」在內部搞破壞時,身體這棟大樓,會發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警報信號。請您務必記下:
- 持續且加劇的疼痛: 與一般撞傷會隨時間緩解不同,這種疼痛是持續性的,並不會因為休息而改善,甚至夜晚會比白天更痛。
- 不明原因的腫塊: 在疼痛的固定位置,可以觸摸到一個逐漸長大的腫塊。
- 局部皮膚溫度升高: 腫塊處的皮膚摸起來,可能會比周圍的皮膚更溫熱。
- 原因不明的骨折: 有時,因為腫瘤已經將骨骼內部結構破壞得很脆弱,一個非常輕微的碰撞,都可能導致骨折。
- 全身性症狀: 部分孩子會伴隨不明原因的發燒、疲倦或體重減輕。
只要出現上述任何一項,特別是第一點和第二點,請務必立刻尋求**「小兒骨科」或「小兒腫瘤科」**的專業醫師協助。
在漫長的重建工程中:藝術如何成為心靈的避風港?
診斷之後,對抗「壞房客」的戰役隨即展開,這是一段需要化療、手術、放射治療的漫長重建工程。在這段艱辛的旅程中,孩子的身體承受著巨大的考驗,心靈同樣需要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這正是「中華光點兒童重症扶助協會」存在的意義。在協會服務的孩子中,就有像謙謙這樣勇敢對抗伊文氏肉瘤的生命鬥士。我們的「天使老師」會帶著畫筆與繪本,提供免費的「到府藝術陪伴」與「繪本導讀」服務。
我們相信,藝術創作能幫助孩子將治療中的不安與憤怒,轉化為畫紙上的色彩與故事,讓他們的心靈有一個可以自由呼吸、發揮想像力的空間。
校長的話:請認真對待每一次「好不了」的疼痛
導演,各位家長,請記得,孩子的感受是最直接的。一次尋常的瘀青,身體會告訴我們它正在好轉;但一次不尋常的疼痛,身體同樣會用「持續不好」來發出警報。
請認真對待每一次「好不了」的疼痛,成為孩子最警覺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