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i -MODE 縮短夢想與實際的距離:改變日本行動電話的女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日常所留的閱讀心得,多屬尋求向上與良善力量之心得結論;但我這篇特別關注提醒自己有否同樣的惡地方。
因為本書裡面描述的一些公司文化,處處引我共鳴!!   ── Keepnoter TALK

P.46

在i-mode成功之後,其他公司的董事們也常常對榎(i -MODE負責人)提出這個問題:
「通常一間公司如果採用了外來的人,往往就會與公司內部產生許多摩擦,為什麼i-mode會進行的如此順利呢?」 

我認為,爲了新商品而錄用外來的新員工會造成問題是公司內部的想法
其實反倒是外來的人,會因爲擔心對新公司不夠瞭解,或者無法適應不同的公司風格而處處碰壁、囤積壓力。

Keepnoter TALK:
似是而非的偏見到處都是,影響何其大。
當年公司花力氣與高薪引入一批業界資深員,但沒幾年離職殆盡。 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有權與在位的老人對於新改革只會口頭讚賞,事實根本不動。



P.47

在某次經營幹部會議中,有人提出:「這麼小的液晶畫面似乎看不清楚」的反對意見。

當時榎回答:「坐在現場的諸位,並不屬於這次新行動電話開發所鎖定的年齡層,所以請以在座各位的孩子們的眼光來評估這項新事業。」 

Keepnoter TALK:
拖累組織往前發展的人,常是在上位享過去成果與維護現時既得利益、無知又封閉的反對者, 直到數年後走到末路時仍不自知。
而那些人在企業不行後,拿著高額退休或離職金,留下正等苦於生活壓力的中年一輩
還記得那個NOKIA的著名故事嗎:「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為什麼,我們輸了。 」

P.59

會議結束後,有人做了這樣的發言,「我非常討厭你們。」他居然當著麥肯錫的面,說了這些令人無法置信的話

在麥肯錫工作其實是相當辛苦的,不管在DoCoMo工作到多晚,都得先回公司開會,準備明天的會議資料。 令人驚訝的是,不管會開到幾點,在隔天早上九點的會議中,昨晚的會議內容都已經是一本整理好的會議記錄

相對的,DoCoMo的員工在會議中對麥肯錫的發言則毫無反應,坐在位子上沒人記筆記,也沒有人發言。

Keepnoter TALK:
我經常得對一些刻意坐在會議室角落的員工,要求其坐到會議桌的前排來。 那些員工總是與會又不表達意見,只會不斷說自己「人微言輕」。



P.75

雖然我沒有孩子,但我卻擁有一顆赤子之心。當我所擁有的才能藉由朋友獲得了自我肯定時,我想當時的我,表情一定也會像個孩子吧!那種歡喜、迷惘及漸漸興奮的感覺。

夏野高亢的情緒似乎也傳達到我身上:
我終於了解,爲什麼一直以來,DoCoMo內部會議中不斷地講解新事業的內容,卻無法帶動這股衝勁與活力。那就是舊有人員遍缺少了這份喜悅與對新事業的熱情
目前為止,一起共事的員工都只是將新事業這檔子事輕描淡寫地帶過,絲毫沒有從這件事中獲得任何的共鳴與感想。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夏野像個孩子般的興奮有如一股電流傳到了我身上。

那是我第一次眞正體認到,或許這件事會成為比我想像中更了不起的事。

Keepnoter TALK: 
為熱情工作的人永遠不會累,我就一直是這樣
同時,舊有員工總是只想安逸,對新事物排斥,感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P.77~79

無法理解的另一個世界:
每個組織都有每個組織特有的慣用語,往往組織內的人都無法發覺慣用語與「一般話」有多大的差別。
有一間公司稱呼臨時從業員「臨從」以區分與正式員工的不同。雖然這是臨時從業員減縮的名稱,但是「臨從」聽起來好像「臨終」,怎麼念都覺得不太好。
「這種稱呼實在不太好,可不可以改一個稱呼?」。沒有人會喜歡別人稱呼自己爲「臨終先生,臨終小姐」吧!在「臨從」們的抗爭之下,結果是改成了「support staff」(助理)。
你並不知道對方會如何看待你所說的話,因此我們應該更加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遣詞用語。

 Keepnoter TALK:
與客戶在會議對談或提出的「正式書面報告」中,經常講出一些令人不解的公司內部用語。

還有一堆只活在自己公司座位眼前那片「辦公桌角」環境的人。
- 只在室內工作的內勤人員,無法感受到無論日曬雨淋刮大風都必須出門的人員心理感受。
- 享有定温空調室、固定餐點與休息時間,從不出差的人員,提案與制定著一堆與自己無關的出差規定。
- 安排生管的人員,只關心自己的工作是否省事順暢;對顧客會因其不趕工出貨供料而停產、無法出貨的事說出「關他何事」的話。

P.83

DoCoMo公司內部,大部份都以電子郵件傳送聯絡事項與公司留言版內容等。因此寬廣的辦公室幾乎沒有人在上班的時間中交談。雖然說沒有人在交談,但其實辦公室裡的員工沒有超過十人。大家不是在看電腦就是在寫報告,每個人都很專注於自己的工作。

當我環視了一下四周,突然開始懷念起那段在Recruit的時光:
編輯部內活潑的氣氛,交雜著笑聲與斥責聲,讓我不禁想回到過去常當下和老朋友聊聊天的情景。 在我撥了電話回去,聽到熟悉的聲音後,頓時我覺得我又找回了原來的自己,開始對著聽筒大聲的聊了天來。 我那稍高的分貝,環繞在整個寬廣的空間。好像有人偷瞄了我一眼,因為只有我的地方呈現出一股熱鬧的氣氛我隨著話題擺動我的頭,身體也漸漸地恢復了精神。
我知道是「無法說」、「無法理解」、「無法溝通」,這三個「無法」的壓力導致我失去了活力。不久我患了好幾年都沒得過的夏日感冒,慘到連話都講不出來的失語狀態。

Keepnoter TALK: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上,連兩人間簡單幾句話的對談也只用電郵來對話即使每一封email的內容只有「一句話」一件小事用電郵來回對答10次,好像在打email型社交軟體對話。 重點是二個人的位子就面對面坐著。

P.84

再加上這是一個做任何事都要上級批准的世界,即使是千元小單位的事,也必須先等上級裁決通過才行。

除此之外,大家在叫我的時候全都冠上了職稱與敬稱;我實在是相當不習慣也非常困擾。 或許是因為我還聽不習慣大家都叫我「松永部長,松永部長」吧!所以每有人叫我時,我老是無法意識到有人在叫我。

有一回,我對一天到晚開口閉口都是松永部長的箱川說:
「我這個人對美感講究的不多,稱呼的美感也算相當重要,但是我的稱呼當中混雞了兩個連續的濁音,怎麼聽都不順耳(松永部長的日文發音中,有兩個連續的濁音),你可不可以直接叫我的名字?」箱川立刻爽朗地回答:
「是。」、「我知道了,眞理部長。」

這段時期,我的生理活動頻率線紀錄降到了我生涯中的最低點。

Keepnoter TALK: 
- 在各種聯絡或對話場合上,對於與上級溝通談話後結果言必稱「指示」;上級也樂在「指示」的稱呼中。

- 不斷地被叮嚀或糾正,不管是在會議上、在郵件上,記得稱呼到「主管」級人時,一定要鄭重的在他名字之後加上他的職稱來稱呼。 (與對於上級只能呼姓,不能直接叫名字)

- 經常在公司走道上與較年青的員工相遇時,除了受其以職級稱呼的問安外,還會受到其閃到走道一旁讓我先過的情形。 我非常不苟同地請這些同事不需如此,但就是沒有人改,因為被別人看到沒做的壓力比較大。(當年的我也是這樣子被耳提指導,有時背後就會有人來一句)

以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筆記人‧Keepnoter 的沙龍
37會員
87內容數
此沙龍主要是分享沙龍主個人在「作筆記」這件事的經驗與分享。 希望與同好朋友們共同來探討筆記時的各種方法、技巧與可能的應用。
2025/08/02
多螢幕電腦、不要用手拿著話筒講電話,有規律的日程管理、行事清單、時間的使用和資料分類與隨手可得的管理方法,這些方法都是影響我很深的一些事情。 使用時間的守則: 我正在做什麼其實不需要做的事情? 我正在做的事情其他人也可以做嗎?  我正在做的事情可以做得更有效率嗎? 我做了什麼事會浪費別人的時間?
Thumbnail
2025/08/02
多螢幕電腦、不要用手拿著話筒講電話,有規律的日程管理、行事清單、時間的使用和資料分類與隨手可得的管理方法,這些方法都是影響我很深的一些事情。 使用時間的守則: 我正在做什麼其實不需要做的事情? 我正在做的事情其他人也可以做嗎?  我正在做的事情可以做得更有效率嗎? 我做了什麼事會浪費別人的時間?
Thumbnail
2025/07/31
筆記法學習類書單:《偷看資優生的三線條筆記方法》
Thumbnail
2025/07/31
筆記法學習類書單:《偷看資優生的三線條筆記方法》
Thumbnail
2025/07/27
我們無疑可以藉由閱讀文學作品來擴展我們的經驗,想像可以彌補我們在理解真實時效率上的不足。 在19世紀,文學對工人階級來說是一種感受方式,他讓工人有機會想像騎馬帶著一群獵犬外出打獵是什麼樣子,或嫁給貴族是什麼感覺,因為這些事情現實上不可能發生。 ──《如何閱讀文學》 P.135~136  
Thumbnail
2025/07/27
我們無疑可以藉由閱讀文學作品來擴展我們的經驗,想像可以彌補我們在理解真實時效率上的不足。 在19世紀,文學對工人階級來說是一種感受方式,他讓工人有機會想像騎馬帶著一群獵犬外出打獵是什麼樣子,或嫁給貴族是什麼感覺,因為這些事情現實上不可能發生。 ──《如何閱讀文學》 P.135~136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是本有關時間管理書籍,下面寫出一些書中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這是本有關時間管理書籍,下面寫出一些書中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檢視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進而規劃美好未來的願景。
Thumbnail
★檢視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進而規劃美好未來的願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如何轉變觀念去看待生活的方法,以及作者的個人經驗和感受。藉由書中主題再搭配散文和插畫的方式,讓讀者更有共鳴並且容易閱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如何轉變觀念去看待生活的方法,以及作者的個人經驗和感受。藉由書中主題再搭配散文和插畫的方式,讓讀者更有共鳴並且容易閱讀。
Thumbnail
最近工作跟生活上都有點失去動力,所以來讀看看這本書,看能不能對自己的生活有點改善。這本書收集了78個個成功名人的工作方法,透過知道這些名人的背景故事跟工作方法,試著讓現在的我們也可以運用,改變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最近工作跟生活上都有點失去動力,所以來讀看看這本書,看能不能對自己的生活有點改善。這本書收集了78個個成功名人的工作方法,透過知道這些名人的背景故事跟工作方法,試著讓現在的我們也可以運用,改變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3/29讀書會已圓滿完成,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幾個關鍵點,以及我如何將這些理念應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以達到更高的效率和更佳的生活質量。
Thumbnail
3/29讀書會已圓滿完成,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幾個關鍵點,以及我如何將這些理念應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以達到更高的效率和更佳的生活質量。
Thumbnail
為了調整INFP性格上過於直覺、感性的劣勢,近期我開始找尋有關於思維與底層邏輯方面的書籍,而這本書雖然說是寫給孩子的商業啟蒙書,卻給予了我不少的啟發,因此來分享一下次女我淺薄的心得。 為了讓自己東山再起,短短的半年內,我從北部飄到中部,過程中還換了幾份工作..............
Thumbnail
為了調整INFP性格上過於直覺、感性的劣勢,近期我開始找尋有關於思維與底層邏輯方面的書籍,而這本書雖然說是寫給孩子的商業啟蒙書,卻給予了我不少的啟發,因此來分享一下次女我淺薄的心得。 為了讓自己東山再起,短短的半年內,我從北部飄到中部,過程中還換了幾份工作..............
Thumbnail
那個時候,全然接納了我、包容了我的,就是文字與書本的世界。只要翻開書,我就會忘記現實世界中的一切……
Thumbnail
那個時候,全然接納了我、包容了我的,就是文字與書本的世界。只要翻開書,我就會忘記現實世界中的一切……
Thumbnail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偶然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工作,其實是需要動機的,如果讓工作變得有熱情、有意義。其實是讓我們很值得去思考的。
Thumbnail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偶然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工作,其實是需要動機的,如果讓工作變得有熱情、有意義。其實是讓我們很值得去思考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