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頁探討了民進黨立委王義川在政論節目中的厭女爭議及其對台派形象的影響,並分析了民主運動中性別平等與台派價值的融合挑戰。性平部譴責王義川的言論反映父權框架,呼籲台派摒棄性別歧視,但「不要厭女的台派」的論述被批評可能過於簡化,導致內部分裂。此外,文中討論了性別平等與主權意識形態的位階衝突,強調需更細膩的表述來平衡進步與團結,避免台派內部多元意見被忽視。
民進黨性別平等事務部點名立委王義川的厭女行為

「#我們不要厭女的台派」是一種價值觀的群體限制
「我們不要厭女的台派」由民進黨性平部提出,試圖將特定的性別平等觀念強加於台派價值之上,要求特定群體接受被預先定義的性別平等標準。這句話在民主運動中易被視為情緒化論述,雖能快速凝聚反對厭女的共識,卻可能因過度簡化複雜議題而忽略台派內部的多元聲音。我認為,這種標籤化說法可能疏遠主權意識的盟友,削弱主權意識的寧率計。民主運動需要更細膩的論述,在性平與本土認同間找到平衡點,而非透過個人定義與排擠來對待價值觀不同的族群。
性別平等與主權意識形態的位階衝突

性別平等、擁核廢核、死刑存廢等都是價值觀的展現,可在民主框架內兼容並蓄。然而,台派、中華民國派與極權共產派的對立,涉及生死攸關的主權與自由議題,其位階應高於單一價值爭議。反過來思考:你能接受「不要民主自由的性別平等」嗎?在回頭審視「不要厭女的台派」這種論述,若使用不慎,可能導致台派被窄化為「只有完全認同特定性別平等觀點的人才能成為台派」,反而忽略了主權議題中民主自由與極權專制的核心對立。我認為,民主與社會運動應謹慎表述,以兼顧進步理念與團結力量。
南爸講の政治觀點
- 極權專制的共產國家通常缺乏基本人權保障,而性別平等是建立在人權尊重基礎上的進階價值。面對「台派」這樣的主權意識,若進一步劃分誰才「應該」是台派,只會在民主運動中造成不必要的分化和自我限縮。
- 民主進步黨性別平等部發表如此帶有強烈主觀意識的言論相當不恰當。這不僅使支持群眾失去社會運動的方向感,也讓人質疑該政治團體的核心價值是否過於極端,以及其內部領導的判斷能力。
- 民主自由一直是台派群眾擁護的核心價值,台派追求的最大公約數是「台灣優先」。沒有人有權輕易定義「沒有某某特質就不是台派」。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