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分享投資觀念 沒有股票買賣建議
潤弘 (2597) 8/13 公布 25Q2 財報,25Q2 EPS 2.4 元、25H1 EPS 4.17 元,乍看並不亮眼,仔細看可發現公司是以今年配股後的 31.07 億股本當分母計算 EPS,如果用現在股本 25.89 億計算,25Q2 EPS 變成 2.88 元、H1 EPS 變成 5 元
改看淨利比較公允
- 25H1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為 12.95 億,去年同期為 10.27 億,年增 26%
- 2024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為 27.74 億 (年增 46%)
- 2023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為 19.02 億 (年增 -8%)
- 2022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為 20.61 億 (年增 12%)
- 2021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為 18.42 億 (年增 82%)
- 2020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為 10.1 億 (年增 49%)
- 2019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為 6.8 億
淨利從 2019 的 6.8 億成長 3 倍到 2024 的 27.74 億,期間實收股本則是從 13.5 億成長約 0.9 倍到 25.89 億,淨利成長高過於股本成長。潤弘過去 5 年含今年合計配股 3 次共 9.7 元,今年配股後實收股本為 31.07 億,距離額定股本天花板 40 億還有 9 億空間,推測 2026 起仍可能繼續配股,原因之一是承攬南港之星而有配股需求,原因之二是保留現金,經查南港之星截至今年 7/9 施工進度為北基地基礎開挖,推測未來進入結構工程時將挹注更多承攬金額 (內案毛利率約10%)

台北市建管處
談到擴大業務,公司於 7/4 法說會表示,目前狀態是「很忙、很忙、很忙」,法人問說訂單是不是滿了?公司回答道:「不是滿,應該說是爆了」(所以持續擴廠)。潤弘 25Q2 營收 78 億創新高,在去化 78 億後在手訂單截至 25Q2 仍有 1048 億相當強勁
本文目錄:
- 新承攬 89 億的台大虎尾醫院醫療大樓綜合大樓及醫護宿舍新建工程案
- 潤弘 2025Q2 財報分析
- 產品組合
- 結語
新承攬 89 億的台大虎尾醫院醫療大樓綜合大樓及醫護宿舍新建工程案

採購網
8/11 潤弘得標台大虎尾醫院醫療大樓新建工程案,或許因為決標金額高達 89 億,看到網路有人分享也有在臉書問我的。結合公司說法和我的觀察,公共工程對潤弘的定位與意義如下:
- 潤弘會保持 1~2 個以上的公共工程在手,目的是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同時也可參加政府的各種工程獎項累積實績
- 會盡量爭取統包工程,藉由集團的一條龍整合能力結合規劃設計與施工,以提高毛利率
- 毛利率在各工程中屬於偏低
按照剛出爐的潤弘 2024 永續報告書揭露,51 件在手工程中公共工程有萬華社宅等 4 件,其中 3 件已在裝修、另 1 件是地工狀態,今年承攬台大虎尾醫院後保持 2 件在手。又查該案並非統包案但還是承攬,推測是量體(金額)夠大的緣故

永續報告書p13
總之,公共工程不會是潤弘重點,重點在適合「短平快」的工程,也就是工期短、設計複雜度低、施工速度要求快,即高科技廠房,51 件在手工程中高科技廠房共 30 件,占比約 60%

p13

p14
潤弘 2025Q2 財報分析
資產負債表

p5
25Q1 時是講「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非流動」(指持有潤泰全和潤泰新股票),由於該科目係打算長期持有就不再多說,本期要看的是「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截至 25Q2 金額為 43.62 億(17%),較一年前的 39.98 億增加 3.64 億,再看財報附註「不動產、 廠房及設備」各細項,金額增加較多者為「機器設備」及「未完工程及待驗設備」,如下

財報p25
該兩項除了與擴廠有關,也與公司在楊梅預鑄廠設置太陽能光電設備有關,後者根據永續報告書揭露,公司自 2024 起推動再生能源計畫,預期至 2026 時太陽能發電可覆蓋廠區用電,剩餘電力還可供集團使用,如此可降低外購電力減少碳排,對 ESG 有加分作用

永續報告書p28
在手訂單

作者提供
從上表可知在手訂單自 2018 至 2024 這 6 年成長 3.7 倍(945.76/200.97)、在手(未認列)餘額成長 5.7 倍、外案在手餘額於 2020 突破 100 億、於 2024 突破 200 億,截至 25Q2 為 269.94 億,顯見業務成長性極高
7/4 法說會揭露截至 2025/5 在手訂單為 1144 億、其中已認列 541.6 億、未認列 602.6 億,與過去法說會不同的是,本次新增揭露「開發中的案量」金額為 496.3 億,發言人表示通常有 6 至 7 成機率可以拿下訂單,直觀計算 6 成 300 億,則今年下半年甚至到明年在手訂單仍可維持 1000 億以上的高峰,基本面不大需要擔心,在手訂單計算方式在這篇
下面談產品組合,包括財報公布後兩天大漲 14% 的子公司潤泰材(8463),以及 EPS 創下次高的潤德(6881) ,這兩家公司占潤弘合併公司約 3 成營收,共同築起潤泰營造事業版圖,堪稱營建上中下游佈局最完整的營造公司,也是我投資潤弘的主因。以下內容為訂閱專屬,如有興趣歡迎訂閱支持,半年 450 元,可參考付費訂閱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