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分享投資觀察 沒有股票買賣建議
潤弘 5/14 公布 Q1 財報,財報電子檔已上傳觀測站,剛好 5/13 也開完股東會,本文將針對財報及股東會年報等公開資訊分享看法
本文目錄:
- 潤弘 2025Q1 財務表現
- 潤弘 2025Q1 財報分析
- 產品組合
- 結語
潤弘 2025Q1 財務表現

Goodinfo
25Q1 毛利率 16.26% 創同期新高,與去年同期 15.89% 相比雖然成長,但與 24Q4 的 22.14% 相比差約 6%,究其原因,去年年報在說明毛利及淨利等較前年成長逾 20% 時表示,是因為「承攬數個科技廠房並大量施工」所致,反向思考,25Q1 可能因高科廠房施工量較少所以毛利率低。若觀察 2020 以來,用一年 4 季來看,Q1 表現平淡到了下半年越來越來旺的情形挺高的,雖然營造業沒有淡旺季之說,但上半年工作天數少影響施工也是事實

潤弘2024年報p101
Q1 EPS 2.12 元看起來不多,但去年有配股 4 元,回溯調整後為 2.97 元,去年同期 EPS 是 2.14 元,等於成長 38.79%。另外由於今年又要配股 2 元,連續兩年配股將使股本膨脹 68% (1x1.4x1.2=1.68),觀察獲利時最好也看淨利變化,以免單看 EPS 以為獲利衰退。25Q1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 5.49 億,去年同期是 3.96 億,成長 38.64%,這裡看的是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而不是本期淨利 (5.92億)
公司於 5/13 召開股東會,會後董事長表示「因美國新任總統川普的上任,全球將面對地緣政治等不確定經濟衰退風險;不過因AI等新興科技需求持續暢旺,有效提振我國出口及生產動能,並帶動國內半導體建廠,有助於營造同業的表現,認為今年潤弘營運目標仍將持續維持正成長」,以及「2024年新承攬工程共有17個,其中光是包括T新竹兩廠等工程就有9個建案」(新聞),後者從公開資訊就能看出承攬數量,同時公司上修資本總額從 30 億到 40 億,今年配股後實收股本為 31.07 億,還有約 9 億的空間,預期 2026 起還可能配股,可參考〈潤弘的新承攬工程,從這份資料看起〉這篇
對照去年底法說會的說法,本來說截至 2024/10 在手訂單 1028 億不驚奇,「因為都在等美國大選落幕才會決策、才給預算,我們可以開心地說,所有耳熟能詳的大客戶如蘋果正在準備,明年即將做出決策(下訂單)」,暗示金額還會更高。現在是 2025/5,川普當選後於 4 月展開關稅大戰,潤弘 25Q1 在手訂單 960 億卻比 1028 億低,推測是因川普上任的影響,導致部分客戶放緩訂單 (之後4月又發生關稅事件)
雖然 25Q1 在手訂單沒有續創新高,但 960 億仍處於高峰,並且外案金額經統計至少是 2018 以來新高,推測與前述「2024年新承攬工程共有17個,其中光是包括T新竹兩廠等工程就有9個建案」有關,留待後述。T 即台積電,據新聞報導 2025 台積電將在全球新建 9 廠,並且年底可能蓋台中晶圓廠 F25,那麼潤弘今年穩穩地把在建工程推進,外商就等地緣政治降溫後訂單回籠,展望 2025 有機會如董事長說的「營運目標仍將持續維持正成長」
潤弘 2025Q1 財報分析
資產負債表

潤弘25Q1財報p5

p62

p8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非流動」科目 39.87 億占比 16%,其內容財報附註「期末持有之重大有價證券」揭露,主要是公司持有潤泰全股票(2915)約 6 萬張,Q1 市值為 35.48 億。24Q4 財報文有說「25Q1 財報損益表的『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評價損益』可能出現負數」,現在看金額為 -8.74 億,主因潤泰全 Q1 股價下跌( 72.4→59.1元)市價縮水 8 億
持有潤泰全股票因列帳緣故不影響本期淨利與 EPS,但市值縮水是事實,會呈現在損益表其他綜合損益的「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評價損益」,只要沒處分就是帳面數字,一旦處分其損益將歸到保留盈餘,就會影響權益了
潤弘持有潤泰全及母公司潤泰新(9945)股票這件事好不好,見仁見智,但你會看本文表示對它是接受的,至少代表看好潤弘這家公司對吧。我自己是中性看待,把持有潤泰雙雄的美麗與哀愁整理在 24Q4 財報文
25Q1 財報附註說持有潤泰全等股票目的是為了「穩定收取股利」(如下),已知潤泰全去年 EPS 大賺 13 元但今年配息跟去年一樣 2.5 元,因此潤弘今年股利收入會與去年差不多。下圖的 2. 還可看到「將屬策略性投資之上櫃股票及非上市櫃股票分類為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主要是指轉投資德欣

p21
損益表

p7

p22

p23
再看德欣。損益表業外部分「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之份額」科目獲利 0.35 億,財報附註揭露是子公司潤泰材 2024/9 入股德欣,雖為單一最大股東,但因「無實際能力主導德欣之攸關活動,故判斷對其不具控制」,故採權益法
另據潤弘 2024 年報揭露總經理莫惟瀚目前兼任德欣董事及總經理,董事有決策權,總經理有執行權,潤弘與德欣應該事前有講好。潤弘入股德欣的重點我認為不只在權益法收益,而是策略性入股的好處,即增加雙方合作機會

年報p20
財報附表「與關係人進、銷貨之金額達新台幣一億元或實收資本額百分之二十以上」也看到德欣,潤弘向它進貨約 1.4 億,再從年報重要契約客戶中有根基(2546)和大三億內容是台積電南科嘉義園區工程,推測進貨是用來供應這裡,德欣工廠在雲林有地利之便

p63

潤泰材202412法說會p6
證券開戶推廣
★犇亞證券:最高享手續費抵用金 3,600 元,開戶優惠活動至 2025/7/31 止
犇亞(鑫豐)證券是我用最久的帳戶,台股交易手續費 1.8 折
,目前開戶有獎勵活動:
- 任務 1:開戶完成贈 1,800 元手續費抵用金
- 任務 2:兩週內加開信用戶,加贈 1,800 元手續費抵用金
手續費抵用金之使用期限自開戶成功日起開始計算 6 個月內使用完畢,詳細介紹以公司官網說明為準
★國泰證券:開戶領 300 + 首次交易領 200 共 500 元商品卡,開戶優惠活動至 2025/6/30 止
國泰證券也是我常用帳戶,台股交易手續費 2.8 折,有借券、免費匯撥股票及定期定額美股等功能
,長期投資的股票可放在國泰領借券利息,目前開戶有獎勵活動
▲借券:把股票出借給有需要的人,出借期間可以領利息,例如我之前的根基
▲股票匯撥:把 A 帳戶的股票匯到 B 帳戶,這樣就不用 A 帳戶先賣出 B 帳戶再買回的意思,參考這篇
承熙個人經驗分享:犇亞 + 國泰兩帳戶都開,用犇亞交易台股後,將長期投資的股票匯撥至國泰設定借券領利息
下面談我認為更重要的在手訂單、產品組合與業務機會。潤弘在手訂單不像根基那樣一句話說完,需要從財報自行計算(參考這篇),同時這次也新增外案在手餘額當作參考,屬於訂閱專屬部分,如有興趣歡迎訂閱支持,半年 450 元,可參考付費訂閱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