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出社會到現在都是軟體工程師一名,從以前寫 Classic ASP 再到現在寫 React 跟 React Native。在使用了這些 AI 工具之後,除了感嘆 AI 寫 code 改 code、看 log 找出問題的速度之快,也不斷地在思索:
如果我寫 code 的工作都交給 AI 了,我還能在工作上展現什麼價值?
使用 AI 工具後帶來什麼好處
最明顯的好處是:幫助我更快地上手現有專案。從 2-3 個月前準備接手公司 React Native 專案到現在算是能穩定提供開發量能,如果沒有 AI 工具的幫忙,我到現在肯定還是手忙腳亂夜夜惡夢。而在建立程式碼(寫 code 改 code)的部分,AI 已經大幅度地接管一行行輸入程式碼的工作了,甚至是流程圖、說明文件,都可以靠 AI 無中生有先給大綱再作調整,減少從無到有思索如何提筆建構的時間。
使用 AI 工具後帶來什麼壞處
語言表達能力變差。這是真的,如同「情緒價值」一詞粗暴地概括了所有情緒的支持、幫助、安慰、鼓勵……等等的用詞。在跟 AI 協作的過程中,也因為其驚人的理解力,使得我不管怎麼表達,AI 都有辦法如預期地完成任務,使得我在用字遣詞上退化了許多。
題外話,也是為什麼我覺得需要再次透過寫作來讓自己恢復語感。
我做了哪些不是 AI 做的事
除了日夜思索、輾轉難眠外,持續建立專案的 Cursor rules,搭配 ESLint 等工具,目標是讓未來參與開發的工程師下 prompt 也能有一樣的產出,不用擔心元件被建立在不合適的地方、不用擔心語法跟專案的 convention 相違背。
最近看到 Portaly 的老闆 CW 在 AAMA 分享時,提到他將使用 AI 工具的熟悉程度分成四個等級來評估:
- Lv1 僅使用ChatGPT基本功能(複製文字進行改寫)
- Lv2 使用ChatGPT之外的多種AI工具(如Gamma、NotebookLM等)
- Lv3 手動組合不同工具建立工作流程
- Lv4 使用自動化工具將多個AI應用串接起來
而 iKala 的執行長 Sega 也曾說過「AI 是一個強化和放大既有商業模式的技術」。
不同的創業家在不同時間點都提到 AI 是「流程的放大器」。而現在看來,透過 AI 將流程加速、減少人為操作帶來的風險、減輕人為因素造成的時程負擔。
那麼回到標題所問:
AI 工具取代寫 code 之後,我還剩下什麼價值?
目前我的回答是
有了 AI 工具,我還是可以建立可持續的規則和流程,讓之後(我的或其他同事)的工作可以更加流暢。而識別出哪些規則應該要被建立、哪些流程應該要自動化、AI 化,並且加以嘗試、整合,是目前 AI 沒辦法輕易地做到的事情(也許)。
結語
在開始寫這篇文章以前,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這個題目之後可以定期回顧。如同 AI 工具過個幾週就會大變一般,每隔三個月也許就會有不同的心得產生。希望三個月後我還是有在持續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