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本封面
【起因】
以前高中是念自然組的,對數理科目還蠻喜歡的,雖然大學以後改唸商管金融,但若看到有趣的科普書也想多涉獵一番,這一本看到書名不僅有物理這門學科(真的好久沒碰物理學)還結合人生指南,讓我覺得真有那麼厲害,可以把物理融入人生,趕緊買來看看
【內容】
先介紹本書作者-克莉絲汀.麥金利 Christine McKinley,機械工程師、作家、音樂家。工程職涯超過二十年,除了工程與寫作,還創作音樂劇《葛雷西與原子》探討了生命、死亡、物理學與天主教學校,榮獲波特蘭戲劇獎的原創音樂獎。人生閱歷豐富,以其多元的背景與熱情,致力於打破對女性科學家的刻板印象,並以創新的方式推廣科學知識,對科學教育與性別平等做出了積極貢獻。
作者透過中學時上物理/化學課的經驗,深入淺出帶出多個宇宙中的自然定律。從氣壓概念、牛頓運動定律、各種力學(重力/浮力/槓桿/摩擦力/阻力)、原子核、化學鍵、能量守恆、熱力學等,每個單元都分享作者年輕時的人生小故事,每個章節結尾也有有趣的物理問題,讓讀者挑戰一下。
【感想】
邊看這本書邊勾起以前國高中時學理化的情境,想到以前填鴨式教學法跟作者老師的教法真的差異很大,我們都以考試為目標,死背公式就好,沒去好好理解最根本的原理,難怪很多人都學不好。例如週期表,以前就死背各欄元素,氫鋰鈉鉀銣銫鍅,鈹鎂...,作者解釋每一欄元素有相同的帶電數,怎麼樣的特性,導致和那些元素比較能結合反應,理解過後就不用死背。算浮力也是,浮力=沉入液體的體積*液體密度,作者說其實浮力就是液體原本的空間被佔據後,液體所產生的推力,似乎更好理解。
整本書對人生決策最有感的三點
- 要用科學方法來驗證你的假設。科學強調不固執己見、不盲從附和、不迷信權威。我們日常生活中面對太多真假訊息,若不一一思考,很容易落入似是而非,甚至受騙上當。把數學當成工具來利用,不要怕它,對決策是很有幫助的。讓人生不是全然是隨機的遊戲。
- 利用槓桿。不需要赤手空拳地獨力承擔巨大的挑戰,找個支點、找根槓桿。善用有限資源,不管是個人的能力還是金錢人脈,發揮最大效力,以小博大。「納瓦爾寶典」裡也有提到類似概念。
- 混亂在所難免。混亂只會不斷增加(熵),每個過程、活動、改變都會讓人生更沒有秩序。我們要把努力投在不可逆的程序上,並且把無法避免的混亂導入不會對你傷害的地方。
【總評】
內容生動有趣,對物理學常識有加分效果,同時也能啟發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