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約翰.史坦貝克 John Steinbeck
- 譯者:蔡宗翰
- 出版社:如果出版
- 出版日期:2024/12
太多腦袋裝著土地的人,到最後都二手空空
前一陣子在看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時內文有提到這本書,覺得村上有提到過的小說都是經典必讀,因此記了下來。後來查了一下,這本竟然是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且被公認為20世紀美國最偉大的文學著作之一,當然立刻拜讀。
【閱讀筆記】
這本小說內容相當簡短,大概150頁左右。故事就發生在三天之內,講述二位農場流浪工人-蘭尼和喬治,他們情同手足,互相扶持,懷著夢想卻又必須面對無情的現實。
身材魁梧,卻善良純真得像個小孩子般的蘭尼,有一點弱智,喜歡摸動物毛髮,總是惹上麻煩,必須依賴喬治的幫助和引導,才能生活在這個複雜又艱難的社會中。喬治嘴上抱怨被他拖累,卻決定讓蘭尼留在身邊。畢竟,有人在乎,有人可以一起作夢,這讓喬治感覺自己還像個人。
這次他們流浪來到一座農場,又說起那個夢想,但是,這一次有點不同,農場裡有更多工人被啟發而決定追隨。大家一起談論,那個美好未來彷彿近在咫尺。最後,一切都急轉而下,讓所有人都回到殘酷的現實……
【心得感想】
這本書顯然是作者-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想表達底層工人在命運上註定要走上悲哀與失望。史坦貝克的作品多描寫大蕭條時期的平民階級及移民工人的生活,作品裡經常出現在生活中掙扎的人物,從人鼠之間作品裡可以看見當時資本家對工人的苛刻與瞧不起。農場主人兒子對工人常大呼小叫,隨意動手。工人們為了生計也只能忍耐,不管是主角還是其他人。故事描述一位黑人工人當時更淒慘,被種族歧視,連白人工人都不屑。
也是因為這樣,能支撐他們的就是那有朝一日賺夠錢了,就不再辛苦當工人奴隸,自己買小塊地,種種田,養養小雞小兔子。這就是美國夢吧!讓大家不再受階級所苦,有自己的家。只是做夢的人多,能實現的少。
蘭尼的夢想是很難成真的,我想就算在故事中的農場沒出事,遲早別的不幸也會在以後發生,就像之前一樣,喬治應該也是這樣考量才不得已做出最後決定,他應該是書中人物壓力最大的,為了道義必須守護蘭尼,又要扛起那個瞎掰出來的夢想。
裡面的人物其實都是為了生存而拼命抓住那希望的繩索,農場工人如此,地主兒子為了面子也是如此,到處找人談演戲夢想的地主兒子的老婆也是。雖篇幅不多,作者對景物風景描述得栩栩如生,想必對他的家鄉Salinas有非常濃厚的情懷,值得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