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遇過這樣的情況:
花錢訂了一堆 AI 工具,下載了各種 Chrome 外掛、註冊了 Notion AI、甚至試過 ChatGPT Pro。 結果呢? 用了一下就覺得麻煩、產出不如預期,最後默默放棄。
你是不是也曾經有過這種感覺?
放心,你不是一個人。這不是你的問題,也不是工具的問題,而是——缺乏流程設計。
為什麼光有工具沒用?
舉個例子:
你買了一把螺絲起子,但沒有要鎖的螺絲,這工具就完全派不上用場。 AI 工具也是一樣,如果沒有一個清楚的「流程」,它就只能做一些零散的動作,看起來酷炫,但無法真正創造價值。
我觀察到,許多人會掉入這些誤區:
- 以為工具本身就能解決問題
→ 事實上,工具只是幫助你「執行」,流程才是決定「方向」的關鍵。 - 沒有定義「最後的交付」
→ 例如:寫一篇文章,是要「草稿」?還是「可以直接發表的完整稿」?差別很大。 - 跳過中間步驟
→ 很多人只會丟一句 Prompt 進去,卻沒有設計好「拆解 → 優化 → 整合」的過程,結果當然不理想。
案例 1:內容產製流程
❌ 錯誤做法:
- 打開 ChatGPT → 輸入「幫我寫一篇文章」 → 得到一篇普通的草稿 → 放棄。
✅ 正確做法:
- Step 1:先定義「文章的目的」(引流?SEO?品牌形象?)
- Step 2:設計「內容框架」 → 主題、段落、CTA
- Step 3:透過 AI 生成草稿,再人工或 AI 二次潤稿
- Step 4:自動化發佈流程(排版、上圖、排程)
👉 這樣產出的文章,才能真正變成資產,而不是一次性廢稿。
案例 2:自傳生成
我曾經幫學生用 AI 寫自傳,他們一開始都只會下指令:
「幫我寫一篇自傳」。
結果生成的內容:流水帳、沒有亮點。
後來我幫他們加上流程:
- 問答式表單(Google Form 收集經歷)
- AI 模組根據經歷拆解出「價值點」
- 再由 AI 整合成自傳初稿
- 最後人工修改 → 完整自傳交付
這就是 流程設計的威力。
案例 3:報表自動化
很多老闆希望「每天早上 9 點看到業績報表」。
如果只靠 AI 工具? → 你還是得每天輸入資料再生成。
但透過流程設計:
- Google 表單收集 → n8n 自動抓資料 → AI 整理分析 → 自動寄 PDF 報表
- 老闆每天自動收到一份專屬報告
- 完全不需要人工操作
工具只是手段,流程才是價值的核心。
學會設計流程,AI 才能從「玩具」變成「幫你賺錢的資產」。
如果你想要深入學習:
- 如何把 AI 模組商品化
- 如何用 n8n / Notion / Google Form 串起來
- 甚至打造「睡後收入」系統
👉 這些完整範例我都放在 會員專區,提供你可以直接套用的模板。
✅ 免費讀者 → 你現在知道:問題不在工具,而是流程。
✅ 想要進一步 → 加入會員,你可以拿到現成的範本,讓 AI 流程立刻變成你的工作助理、賺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