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唐詩|荒臺與西子:李白懷古詩的歷史回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裏人。」--《蘇台覽古》

「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鄉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越中覽古》 李白一生遊蹤廣闊,於吳越之地,曾作《蘇台覽古》與《越中覽古》,皆為追懷往昔之作。清人黃叔燦在《唐詩箋注》中指出,此二詩雖同屬懷古,然其體局各異:前者為「由今溯古」,後者乃「弔古傷今」。此一分判,不僅揭示李白覽古抒懷手法之多樣,也啟發我們今日重讀時,可由不同角度觀照其細微差異。 《蘇台覽古》起筆即以眼前之景入詩:「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殘垣斷壁間,春柳新發,菱歌悠揚,繁華的影子依稀可感。然詩人隨即一轉,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裏人」收結,將華麗宮闕化為空明月影。此由「今」而追想「古」之筆法,營造出繁華一逝、歲月無情的蒼涼氣象。今人讀之,宛如立於斷基前的考古者,既憐惜文化遺址之殘痕,亦警覺人世榮華終歸虛無。 《越中覽古》則另具隻眼。詩中寫道:「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鄉盡錦衣。」吳越爭戰的勝敗、義士榮歸的光景,化作歷史的弔歌。又如「西子下姑蘇,一舉蕩君心」,美人之姿與國運興衰緊緊相繫,使歷史更添濃烈人情。此處李白不僅追弔往昔,更將古人悲歡折射自身遭遇,遂成「弔古傷今」之筆。此種歷史觀更趨於敘事化、人格化,歷史不再只是荒涼的廢址,而是活於人物命運與情感的投射之中。 二詩之差異,正在於一着重空間的荒蕪,一着重人物的悲歡;一冷峻沉思,一濃烈抒情。前者以「楊柳新」與「西江月」營構今昔對比,後者則以「破吳歸」「下姑蘇」描繪歷史劇變。其體局之分,恰恰映照出理解歷史的兩種方式:或透過遺址廢墟,感受時間斷層與警策;或藉人物敘事,體會情感共鳴與歷史延展。 就今日讀者而言,《蘇台覽古》引人思索文化遺產與城市記憶:昔日繁華如何在斷垣間留下啟示?《越中覽古》則引人省思歷史人物的再現與身分認同:古人之悲歡又如何與我們的時代命運相互呼應?李白二詩所展現的,不僅是詩心的多重可能,更開啟歷史感受的不同維度。 李白以詩為舟,一寫廢墟之思,一寫人物之情。千載之下,讀者仍能於字句間聽見歷史的深沈回聲。或由今溯古,或弔古傷今,皆是人類在時間長河中追尋自我定位的方式。 若以一語總結:一邊是「荒臺」的冷峻,一邊是「西子」的動人;一邊提醒繁華皆空,一邊昭示悲歡不滅。荒臺之景與西子之姿,正好互為鏡像,映照出李白心中歷史的兩種回聲。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2K會員
1.1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唐代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楚江懷古》對孤獨、無常以及在變化的世界中尋找意義的主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演講者穿越自然景觀的旅程隱喻了他們自我發現的內在旅程。這首詩生動的意象和令人回味的語言營
Thumbnail
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唐代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楚江懷古》對孤獨、無常以及在變化的世界中尋找意義的主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演講者穿越自然景觀的旅程隱喻了他們自我發現的內在旅程。這首詩生動的意象和令人回味的語言營
Thumbnail
寄司勳盧員外 盛唐 · 李頎 引用典故:長楊賦 田郎字 流澌臘月下河陽iong5,草色新年發建章tsiong。 秦地立春傳太史, 漢宮題柱憶仙郎long5。 歸鴻欲度千門雪, 侍女新添五夜香hiong。 早晚薦雄文似者, 故人今已賦長楊
Thumbnail
寄司勳盧員外 盛唐 · 李頎 引用典故:長楊賦 田郎字 流澌臘月下河陽iong5,草色新年發建章tsiong。 秦地立春傳太史, 漢宮題柱憶仙郎long5。 歸鴻欲度千門雪, 侍女新添五夜香hiong。 早晚薦雄文似者, 故人今已賦長楊
Thumbnail
醉吟詩仙李白詩,暢讀氣節東坡詞, 淘淘浪花英雄事,夕陽靑山付談笑。 古事今來各有調,穿越時空異中同, 鑑古知今人盡知,身歷其境誰清醒。
Thumbnail
醉吟詩仙李白詩,暢讀氣節東坡詞, 淘淘浪花英雄事,夕陽靑山付談笑。 古事今來各有調,穿越時空異中同, 鑑古知今人盡知,身歷其境誰清醒。
Thumbnail
長安市上酒家眠,射唐朝詩人名。 小強一看到題目就知道答案。不是因為他多會猜燈謎,而是他看過幾乎一模一樣的題目。 這句詩來自唐朝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節錄「詠李白」的四句: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在「商」店中神「隱」不離開,所以謎底是「李商隱」。
Thumbnail
長安市上酒家眠,射唐朝詩人名。 小強一看到題目就知道答案。不是因為他多會猜燈謎,而是他看過幾乎一模一樣的題目。 這句詩來自唐朝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節錄「詠李白」的四句: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在「商」店中神「隱」不離開,所以謎底是「李商隱」。
Thumbnail
李白性格倜儻,好縱橫家之學,常以張良、謝安自況。最擅長樂府歌行,他的絕句詩信口而成,不刻意求工而無不工,風格超妙俊逸,明.李攀龍《唐詩選》謂:「太白五、七言絕句,實唐三百年一人。」詩史提到唐人五絕,常以王維、李白並列前茅;論及七絕,則推崇王昌齡、李太白「具是神品」。
Thumbnail
李白性格倜儻,好縱橫家之學,常以張良、謝安自況。最擅長樂府歌行,他的絕句詩信口而成,不刻意求工而無不工,風格超妙俊逸,明.李攀龍《唐詩選》謂:「太白五、七言絕句,實唐三百年一人。」詩史提到唐人五絕,常以王維、李白並列前茅;論及七絕,則推崇王昌齡、李太白「具是神品」。
Thumbnail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描寫了詩人和友人在終南山上共度一夜的愉快經歷
Thumbnail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描寫了詩人和友人在終南山上共度一夜的愉快經歷
Thumbnail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寫了詩人傍晚時分心情不佳,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但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感慨。這首詩不僅是對夕陽西下的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無常的感
Thumbnail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寫了詩人傍晚時分心情不佳,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但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感慨。這首詩不僅是對夕陽西下的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無常的感
Thumbnail
回歸質樸,老詩詞與新創作會有什麼火花?請看這裡。 雜詩三首·其二 唐代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這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久居異鄉,突然遇見一位來自故鄉的朋友,心中自然充滿了對故鄉的關切。他急切地想知道故鄉的近況,於是便問道:“你從故鄉來,應該知道故鄉
Thumbnail
回歸質樸,老詩詞與新創作會有什麼火花?請看這裡。 雜詩三首·其二 唐代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這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久居異鄉,突然遇見一位來自故鄉的朋友,心中自然充滿了對故鄉的關切。他急切地想知道故鄉的近況,於是便問道:“你從故鄉來,應該知道故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