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什麼書?
你可以不必理性,做出人生最好決定:一個經濟學家對人生難題的非經濟思考
Wild Problems: A Guide to the Decisions That Define Us
- 作者:Russ Roberts
- 譯者:余韋達
- 封面設計:廖韡
- 原文出版:2022年・Portfolio
- 中文出版:2023 年・臉譜出版
🔖 學習和共鳴
原本以為這是一本教如何「更有效率做決策」的書,但讀下來卻發現完全不是。Roberts 講的是生小孩、結婚、轉職等,那些用計算解不開的人生難題,他稱作「無正解難題」。
我也開始回想自己的人生裡有哪些選擇,明明列過優缺點,卻依然無法靠理性得到答案,第一個想到的是「養貓」這件事。
✦ 養貓:算不出的豐盛
我和先生有養貓,但其實一開始我其實非常反對家裡養貓。理由很單純,養育一個生命需要龐大的心力與責任,我沒有自信能成為一個好的飼主。想像每天要提早回家陪伴、固定餵食、甚至在牠們生病時得花大量時間、金錢照顧,就覺得生活品質被剝奪。還有那些持續的固定開銷,飼料、貓砂等,理性盤算,全是負擔。
但真正把小貓帶回家後,每次一回到家,小貓咚咚咚跑過來迎接,那瞬間什麼開銷都變得不重要。
活得像個藝術家,是指對這個世界與自己抱著開放探索的心態。
藝術家通常不曉得自己會創造出什麼,
他們創作藝術,是為了要弄清楚自己的計劃到底是什麼。
人生也是如此。
養貓正是這樣的體會,你無法預先知道會得到什麼,卻在過程中被悄悄改變。小貓教會我和先生什麼是「無條件的愛」,而這份收穫,就是作者口中所說的「豐盛」。
✦ 這個選擇能夠讓你的人生「豐盛」嗎?
「無正解難題」的特性在於它讓你的人生故事更厚實或單薄,書中提到的「豐盛 flourishing」,我白話理解為「充實人生」,或者可以進一步拆解成:
- 故事厚度:你的人生有沒有一些雖然辛苦,卻值得回味的情節?
- 成長廣度:這個選擇有沒有讓你去接觸新的人、學會新東西、突破舊的限制?
- 意義深度:這個選擇是否讓你感覺到正在過一個屬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在完成一份理性的清單?
如果事情只用「效用最大化」去計算,很容易會限縮在短期利益的選擇上。「無正解難題」雖難,但它們正是帶來「豐盛」的入口。
✦ 從主管回到 IC:算不出的放棄
如果你太常或老是說不,
就會錯失機會和你樂於認識的人建立連結、發現特別的事物,甚至發現珍貴的事物。
那麼你生命裡的因緣巧合就會減少。
團隊在決定要培育主管人才時,我自告奮勇!我認為這是職涯的自然進程,承擔責任、帶領團隊是往上走的必經階段。我甚至為此做了許多努力,想調整自己成為合格的領導者。
真正走進去之後,我才發現最困難的不是任務,而是人際。專案之外,還有許多無法避免的溝通與協調,被情緒淹沒的時刻,沈睡的蕁麻疹又復發,讓我感到不堪負荷。在這裡當主管也許不如我所想像地適合自己。
如果想成為醫生,你通常需要一份計劃及一套付諸實行的方式。
有計劃很好,或許還不只「很好」。
最困難的,是要如何知道何時該放棄——
可能事情變得不太對勁,或也可能你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這也是藝術。
我退回 IC,這個選擇讓我鬆一口氣,重新回到專注作品與思考本身,也感覺更自在。我認為除了少數無法回頭的人生大事(例如生養孩子),大多數選擇其實都有回頭的空間。所以當機會來臨時,我就會抓緊一試,即使結果與預期不同也不代表失敗,只是故事的走向不同而已。
與自己預期不同的人生抉擇,並不是錯誤。
那只是選擇所指的最終結果不同於心理的期待。
我們不該稱之為錯誤,你不該因此而自責。
錯誤,是選擇相信某個明知沒有信用的人。
✦ 原則優先
你的決定定義了你是誰。
只要牽涉到你的存在本質,想都不要想利害得失的問題。
以正直完整的姿態活下去,做正確的事、尊重自己。
作者的核心一直提醒的是根本的議題,釐清什麼對自己有意義、什麼是自己相信的正直與善良。換句話說,「原則優先」真正重要的是在無解的難題裡,不背叛自己。
所謂「正確」的選擇根本不存在。生不生、婚不婚、養貓也好、退回 IC 也好,它們都是我人生故事的一部分。與其找答案,不如去好好活,好好去感受。
這些問題沒有答案。
他們不是有待解答的難題,而是等著被體驗、品嚐、欣賞的謎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