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對「人脈」這個詞有一點抗拒,總覺得它跟功利、目的導向劃上等號,也一直以為人要更外向主動,才會有人脈。但我最近開始注意到,有些人即使不刻意經營人脈,卻總能自然地成為大家的交集點。
帶著這樣的疑惑,在 Threads 上看到很多人推薦這本書。書名商業味很濃,有種教怎麼把人當工具用的感覺,但作者是寫《80/20法則》的 Richard Koch,便起了興趣。
讀完後,它幫我鬆開了一個長期的卡點,用網絡科學與社會連結理論,重新解釋「人脈」。它提供了一個新的觀點「你不需要結交很多人,而是選擇性地連結,建立自己的樞紐,並成為橋樑的一部分。」我覺得很適合出社會一段時間後,想重新檢視人際關係,並讓其發揮真實價值的人。
📖 這是什麼書?
《人脈變現:建立共好網絡,讓別人看見你,也讓機會找上你》
Superconnect: How the Best Connections in Business and Life Are the Ones You Least Expect
- 作者:Richard Koch、Greg Lockwood
- 譯者:張美惠
- 原文出版:2010 年・Abacus
- 中文出版:2019 年・八旗文化、遠足文化
🔖 核心概念
主要觀點
作者強調「弱連結」的真正價值,他發現多數人過度依賴熟悉的強連結,但往往最有效的資訊與機會來自那些非熟識、看似無關的弱連結,這些連結往往能打破既有的視野與同溫層。
拆解人際網絡三元素
- 強連結(strong links):能夠提供情感支持與穩定資源的人,如家人、親密朋友。
- 弱連結(weak links):那些不必費力經營關係,以及交往不深的點頭之交,能幫助吸收新資訊,也可以帶來機會。
- 樞紐(hubs):個人參與的各種團體、社群或平台,匯集不同連結,並能透過「超級連結者」觸發更多價值。
超級連結者(superconnectors)
能夠串起大量弱連結、跨界協作的人,這些人在社會、商業網絡中能提供極高的影響力與連結效益。有趣的是,他們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不一定權力位階高,而是善於建立各種看似不相關聯的人或團體的橋樑。
🧠 學習和共鳴
✦ 想要獲得什麼,可以開始付出什麼
情感帳戶(emotional account)是人脈互動過程中的大前提,是我們潛在的信任資產。一段關係之所以能被啟動,是因為彼此信任、有價值交換過。
要建立和運用人脈,得先累積你對別人有幫助、有貢獻的記憶。這些記憶可能是觀點、陪伴、協助,或讓人覺得你值得信賴的一些小細節。聽起來很理所當然,但也提醒我:當我期待別人對我打開門之前,我得先確保自己有東西能帶進去。
書裡提到的小世界理論也告訴我,我們離任何資源都不遠,但只有自己準備好,連結才會有意義。
✦ 人脈價值不在於「擴張」,而在於「活化」
看完書以後重新盤點自己的連結與樞紐,發現這些連結都積了灰塵,但一抖落就能重新發亮:
- 拓展新領域:我喜歡學東西,偶爾會參加讀書會,也會嘗試新的興趣與活動。一年多做一件不熟悉的事,就能自然地累積不同圈層的交集。
- 固定出入第三地:我在健身房固定運動了一整年,常去的咖啡廳和麵包店,店員都會主動跟我打招呼。這些地方不只是日常空間,其實也是潛在人脈網絡的一部分,讓我與陌生人產生微弱但穩定的接觸。
- 隨機應變運用人脈:偶爾我會猶豫要不要刪掉 Instagram 裡那些久未聯繫、生活圈不同的朋友,但先緩緩!這些人說不定哪天會成為某個意想不到的連結。像我分享家裡在販售水果的限時動態時,反而有很多舊友主動回覆,重啟了原本中斷的關係。
- 被他人看見在做什麼:很多連結不是因為去聯絡了誰,而是因為別人剛好知道你最近在做某件事,這是一種低成本但高信任度的可見性。例如,我主動在網路上分享我學茶的心得,舊友主動和我聊聊,還送我家裡種的茶葉。
- 創造讓人靠近的媒介:比起主動經營人脈,我更喜歡創造一個場,讓人主動靠近。寫部落格、辦分享會、開茶聚、甚至賣水果,都不需要談人脈,但它們確實提供了「讓人互動」的契機,只要活動本身稍微開放可互動,連結就有機會自然發生。
- 成為別人的橋樑:人脈的價值不只是誰對我有用,也包括我是否能成為別人的連結節點。我可以主動幫朋友介紹人、推薦資源、協助曝光其他設計師的專案。這些行為不只是為別人創造機會,也讓我在人際網絡中的位置更有流動性。
✦ 「成為你想成為的人」的連結
我過去對「人脈」的理解,多半停留在要去認識很多厲害的人、要主動社交,但那其實跟我的個性有點衝突。我不太喜歡無效的社交場合,不太會應酬,也不習慣把人當作資源使用。但其實我不需要再認識更多人,我要的是對的連結。
對我來說,「對的連結」不是那些會帶我往上爬的人,而是那些能讓我走得更穩、更長的人。
那些人是看得見我真實樣子,也願意一起前進的人。即便只是很簡單地交換資訊、引薦人選、互相補足觀點,只要建立在信任與成就彼此的基礎上,我都會珍惜這樣的關係,而這就是我現在對「人脈」的定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