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變現》讀後心得:我不需要更多連結,而是要對的連結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我一直對「人脈」這個詞有一點抗拒,總覺得它跟功利、目的導向劃上等號,也一直以為人要更外向主動,才會有人脈。但我最近開始注意到,有些人即使不刻意經營人脈,卻總能自然地成為大家的交集點。

帶著這樣的疑惑,在 Threads 上看到很多人推薦這本書。書名商業味很濃,有種教怎麼把人當工具用的感覺,但作者是寫《80/20法則》的 Richard Koch,便起了興趣。

讀完後,它幫我鬆開了一個長期的卡點,用網絡科學與社會連結理論,重新解釋「人脈」。它提供了一個新的觀點「你不需要結交很多人,而是選擇性地連結,建立自己的樞紐,並成為橋樑的一部分。」我覺得很適合出社會一段時間後,想重新檢視人際關係,並讓其發揮真實價值的人。

📖 這是什麼書?

《人脈變現:建立共好網絡,讓別人看見你,也讓機會找上你》

Superconnect: How the Best Connections in Business and Life Are the Ones You Least Expect

  • 作者:Richard Koch、Greg Lockwood
  • 譯者:張美惠
  • 原文出版:2010 年・Abacus
  • 中文出版:2019 年・八旗文化、遠足文化

🔖 核心概念

主要觀點

作者強調「弱連結」的真正價值,他發現多數人過度依賴熟悉的強連結,但往往最有效的資訊與機會來自那些非熟識、看似無關的弱連結,這些連結往往能打破既有的視野與同溫層。

拆解人際網絡三元素

  • 強連結(strong links):能夠提供情感支持與穩定資源的人,如家人、親密朋友。
  • 弱連結(weak links):那些不必費力經營關係,以及交往不深的點頭之交,能幫助吸收新資訊,也可以帶來機會。
  • 樞紐(hubs):個人參與的各種團體、社群或平台,匯集不同連結,並能透過「超級連結者」觸發更多價值。

超級連結者(superconnectors)

能夠串起大量弱連結、跨界協作的人,這些人在社會、商業網絡中能提供極高的影響力與連結效益。有趣的是,他們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不一定權力位階高,而是善於建立各種看似不相關聯的人或團體的橋樑。


🧠 學習和共鳴

✦ 想要獲得什麼,可以開始付出什麼

情感帳戶(emotional account)是人脈互動過程中的大前提,是我們潛在的信任資產。一段關係之所以能被啟動,是因為彼此信任、有價值交換過。

要建立和運用人脈,得先累積你對別人有幫助、有貢獻的記憶。這些記憶可能是觀點、陪伴、協助,或讓人覺得你值得信賴的一些小細節。聽起來很理所當然,但也提醒我:當我期待別人對我打開門之前,我得先確保自己有東西能帶進去。

書裡提到的小世界理論也告訴我,我們離任何資源都不遠,但只有自己準備好,連結才會有意義。

✦ 人脈價值不在於「擴張」,而在於「活化」

看完書以後重新盤點自己的連結與樞紐,發現這些連結都積了灰塵,但一抖落就能重新發亮:

  1. 拓展新領域:我喜歡學東西,偶爾會參加讀書會,也會嘗試新的興趣與活動。一年多做一件不熟悉的事,就能自然地累積不同圈層的交集。
  2. 固定出入第三地:我在健身房固定運動了一整年,常去的咖啡廳和麵包店,店員都會主動跟我打招呼。這些地方不只是日常空間,其實也是潛在人脈網絡的一部分,讓我與陌生人產生微弱但穩定的接觸。
  3. 隨機應變運用人脈:偶爾我會猶豫要不要刪掉 Instagram 裡那些久未聯繫、生活圈不同的朋友,但先緩緩!這些人說不定哪天會成為某個意想不到的連結。像我分享家裡在販售水果的限時動態時,反而有很多舊友主動回覆,重啟了原本中斷的關係。
  4. 被他人看見在做什麼:很多連結不是因為去聯絡了誰,而是因為別人剛好知道你最近在做某件事,這是一種低成本但高信任度的可見性。例如,我主動在網路上分享我學茶的心得,舊友主動和我聊聊,還送我家裡種的茶葉。
  5. 創造讓人靠近的媒介:比起主動經營人脈,我更喜歡創造一個場,讓人主動靠近。寫部落格、辦分享會、開茶聚、甚至賣水果,都不需要談人脈,但它們確實提供了「讓人互動」的契機,只要活動本身稍微開放可互動,連結就有機會自然發生。
  6. 成為別人的橋樑:人脈的價值不只是誰對我有用,也包括我是否能成為別人的連結節點。我可以主動幫朋友介紹人、推薦資源、協助曝光其他設計師的專案。這些行為不只是為別人創造機會,也讓我在人際網絡中的位置更有流動性。

✦ 「成為你想成為的人」的連結

我過去對「人脈」的理解,多半停留在要去認識很多厲害的人、要主動社交,但那其實跟我的個性有點衝突。我不太喜歡無效的社交場合,不太會應酬,也不習慣把人當作資源使用。但其實我不需要再認識更多人,我要的是對的連結。

對我來說,「對的連結」不是那些會帶我往上爬的人,而是那些能讓我走得更穩、更長的人。

那些人是看得見我真實樣子,也願意一起前進的人。即便只是很簡單地交換資訊、引薦人選、互相補足觀點,只要建立在信任與成就彼此的基礎上,我都會珍惜這樣的關係,而這就是我現在對「人脈」的定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成為設計師以外的事
0會員
9內容數
一位設計師的個人筆記,記錄工作中的設計思考、學習過程中反覆咀嚼的觀念,以及生活裡那些專案以外的觀察與感受。 沒有技術教學,也不是成功經驗分享,而是日常與職涯交錯之間,練習成為自己的過程。 偶爾會有旅行攻略,都是親身實測的版本!
2025/06/27
AI 工具越來越主動,UI 設計師還有角色嗎?梳理 90 年代 Pattie Maes 與 Ben Shneiderman 對介面代理的經典辯論。這場爭論至今仍影響我們怎麼設計 AI 介面,也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才叫「人機協作」的好設計。
Thumbnail
2025/06/27
AI 工具越來越主動,UI 設計師還有角色嗎?梳理 90 年代 Pattie Maes 與 Ben Shneiderman 對介面代理的經典辯論。這場爭論至今仍影響我們怎麼設計 AI 介面,也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才叫「人機協作」的好設計。
Thumbnail
2025/06/24
當我以為分享需要很厲害的內容時,《點子就要秀出來》讓我重新思考了這件事。
Thumbnail
2025/06/24
當我以為分享需要很厲害的內容時,《點子就要秀出來》讓我重新思考了這件事。
Thumbnail
2025/06/07
《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訪談了 35 位設計師,他們分享了設計師在職涯發展中如何定義自我、面對變化,以及維持熱情。我從書中獲得啟發,從前輩的經驗中獲得共鳴與力量。
Thumbnail
2025/06/07
《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訪談了 35 位設計師,他們分享了設計師在職涯發展中如何定義自我、面對變化,以及維持熱情。我從書中獲得啟發,從前輩的經驗中獲得共鳴與力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人的磁場很重要, 多和善良的人同行,讓自己的內心充滿陽光, 多和勤奮的人攜手,讓自己變的自律, 多和真誠的人同路,讓自己的世界沒有欺騙, 多和正能量的人來往,讓自己變的堅強, 永遠記住和優秀的人為伍,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遠。
Thumbnail
人的磁場很重要, 多和善良的人同行,讓自己的內心充滿陽光, 多和勤奮的人攜手,讓自己變的自律, 多和真誠的人同路,讓自己的世界沒有欺騙, 多和正能量的人來往,讓自己變的堅強, 永遠記住和優秀的人為伍,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遠。
Thumbnail
人際網路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但是有的人誤會了「人脈」的意思,覺得只要每天都有不同的局,跟越多人吃過飯、拍過照,就是擁有了人脈,其實大部分時候只是擁有了「名片」 以前我年輕的時候也會想要突破自己的圈層,想跟厲害的人多相處、多學習 「向上社交」指的不應該只是針對「社經地位」⋯⋯
Thumbnail
人際網路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但是有的人誤會了「人脈」的意思,覺得只要每天都有不同的局,跟越多人吃過飯、拍過照,就是擁有了人脈,其實大部分時候只是擁有了「名片」 以前我年輕的時候也會想要突破自己的圈層,想跟厲害的人多相處、多學習 「向上社交」指的不應該只是針對「社經地位」⋯⋯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作者逐漸明白價值交換對於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並且發現有效的社交應該是能夠帶來啟發和思想碰撞的。文章指出了自己的社交風格,並強調了天平的觀念,希望與讀者建立更靠近的互動關係。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作者逐漸明白價值交換對於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並且發現有效的社交應該是能夠帶來啟發和思想碰撞的。文章指出了自己的社交風格,並強調了天平的觀念,希望與讀者建立更靠近的互動關係。
Thumbnail
人這一生都需要與人接觸,所以「人際關係」是我們這一輩子重要的學習功課。 這本書就像一位好朋友,在我們耳邊一直叮嚀我們好好看待「交友」這個重要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人這一生都需要與人接觸,所以「人際關係」是我們這一輩子重要的學習功課。 這本書就像一位好朋友,在我們耳邊一直叮嚀我們好好看待「交友」這個重要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一位曾經在26歲時擔任安寧病房的志工,體會到生命的無常。也因如此,改變了他的想法,個性從內向轉變成外向。透過改變讓生活變得更豐盛,更因為積極主動結識了很多朋友,最後透過人脈網絡募款,幫助偏鄉的小朋友能順利上課,因為他認為「人脈的終極目的是利他」。
Thumbnail
一位曾經在26歲時擔任安寧病房的志工,體會到生命的無常。也因如此,改變了他的想法,個性從內向轉變成外向。透過改變讓生活變得更豐盛,更因為積極主動結識了很多朋友,最後透過人脈網絡募款,幫助偏鄉的小朋友能順利上課,因為他認為「人脈的終極目的是利他」。
Thumbnail
人際影響力對於團結合作來說至關重要,透過喜好原則、權威原則和稀缺性原理來影響人行為。瞭解如何利用外表魅力、相似性、恭維、條件反射和關聯、頭銜、衣著、身分標識、怕失去而愛上、數量有限和限時特賣等方法來提升你的影響力。
Thumbnail
人際影響力對於團結合作來說至關重要,透過喜好原則、權威原則和稀缺性原理來影響人行為。瞭解如何利用外表魅力、相似性、恭維、條件反射和關聯、頭銜、衣著、身分標識、怕失去而愛上、數量有限和限時特賣等方法來提升你的影響力。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曾是單方面付出的我,透過時間與自我提升,領悟到人脈的核心在於價值交換與平等互惠。我學會了提升自己,從而在人際互動中實現雙向價值提供,建立更健康、持久的關係。這過程不僅豐富了我的人脈質量,也讓我認識到真正有力的人際網絡基於雙方所能提供的價值。
Thumbnail
曾是單方面付出的我,透過時間與自我提升,領悟到人脈的核心在於價值交換與平等互惠。我學會了提升自己,從而在人際互動中實現雙向價值提供,建立更健康、持久的關係。這過程不僅豐富了我的人脈質量,也讓我認識到真正有力的人際網絡基於雙方所能提供的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為什麼人們需要社交的目的,不是解決情緒問題、社交障礙,而是從社會支持的角度來看的,達到真正的顯化。與朋友聚會和聊天有助於釋放壓力,增強情緒的穩定性,提高顯化的效率是花時間與一般好友互動的價值所在。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為什麼人們需要社交的目的,不是解決情緒問題、社交障礙,而是從社會支持的角度來看的,達到真正的顯化。與朋友聚會和聊天有助於釋放壓力,增強情緒的穩定性,提高顯化的效率是花時間與一般好友互動的價值所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