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限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當人們說他們"別無選擇"時,通常是指他們已經做出了一個選擇,只是這個選擇可能是出於壓力、情感、習慣或其他因素,而不一定是最理想的選擇,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感到似乎無法改變這個選擇,因為它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現實,這句話,達到了某種程度的自我安慰,這樣的說法可以幫助他們在壓力下感到更加安心,因為把問題歸因於外在因素,而不是自己的決定或責任

然而,我們應該小心,它對我們的成長所造成的限制,因為它會阻止人們正視問題,尋找解決方案,或者做出改變,即使在看似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也許要在適當的時候停下來,重新評估和調整這個別無選擇的選擇,探索可能的行動,改善自己的處境

在許多療癒的個案中,當我們走到情緒迷宮的最深處,常常會發現,最根源的問題,其實是自己的限制性信念阻擋了自己,是自己不願意看到那扇打開的門,但,一旦當我們有了這層自我認知,若再加上勇氣、努力和轉變,還是可以在不同方向中,追求更好的未來及更豐富的生活體驗

avatar-img
情緒導護師Julie的沙龍
5會員
122內容數
希望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都不再迷失方向,而是能舒心自在,並且隨時都能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 Enjoy lif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an-Paul Sartre 曾說:"有時候,別人一句或者有意,或者無心的話,就會把我們搞得心煩意亂,久久無法懷,甚至陷入一種煩躁、憂鬱的情緒而無法自拔。" 這句話讓我想到另一個類似的觀點:"當你過度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輕易被他人的評價給左右時,很容易把日子活成了地獄。" 我們是不是常常因為
之前看到一部連續劇"不良執念清除師" ,內容講的是那些帶著執念死去的人,死得不甘心,靈魂還留在人間想辦法完成遺願的那份執著,不願輕易轉世…,這裡我們就不談靈異的部分,而是來聊聊"執念"這個概念 執念,其實就是一股非常強烈的決心,讓你對某個目標或想法一直堅持到底,這種執著可以帶來滿滿的動力,讓你在遇
"執著於過去的失去,容易憂鬱;擔心未來的失去,容易焦慮。" #金雅拉 憂鬱和焦慮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對待失去的態度,假如過去曾失去珍貴的事物,就很容易憂鬱;倘若總是預想自己未來將失去珍貴的事物,就極可能陷入焦慮,換句話說,當心停留在無法挽回的過去時,就會產生憂鬱的情緒;當心漂浮在難以預測的未來時
#Jan-Paul Sartre 曾說:"有時候,別人一句或者有意,或者無心的話,就會把我們搞得心煩意亂,久久無法懷,甚至陷入一種煩躁、憂鬱的情緒而無法自拔。" 這句話讓我想到另一個類似的觀點:"當你過度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輕易被他人的評價給左右時,很容易把日子活成了地獄。" 我們是不是常常因為
之前看到一部連續劇"不良執念清除師" ,內容講的是那些帶著執念死去的人,死得不甘心,靈魂還留在人間想辦法完成遺願的那份執著,不願輕易轉世…,這裡我們就不談靈異的部分,而是來聊聊"執念"這個概念 執念,其實就是一股非常強烈的決心,讓你對某個目標或想法一直堅持到底,這種執著可以帶來滿滿的動力,讓你在遇
"執著於過去的失去,容易憂鬱;擔心未來的失去,容易焦慮。" #金雅拉 憂鬱和焦慮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對待失去的態度,假如過去曾失去珍貴的事物,就很容易憂鬱;倘若總是預想自己未來將失去珍貴的事物,就極可能陷入焦慮,換句話說,當心停留在無法挽回的過去時,就會產生憂鬱的情緒;當心漂浮在難以預測的未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