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還在追捧「南美藜麥」的時候,其實台灣早就有自己的寶藏:紅藜。
藜麥被譽為「超級食物」,高蛋白、低 GI、富含膳食纖維。但你知道嗎?台灣原生紅藜的營養價值更讚!這篇帶你看懂藜麥的營養成分、不同顏色的差異,還有為什麼紅藜更值得放進餐桌!
藜麥的魅力:
藜麥火紅多年,最常被提到的就是它的 完整胺基酸組成,也就是植物界少見的「完全蛋白質」,再加上膳食纖維、鎂、鐵、鈣等礦物質,讓它不只是主食替代,更是健身、養生族的寵兒。
- 完整蛋白質:
擁有 9 種人體必需胺基酸,對素食者或健身族來說,是理想蛋白來源。 - 零麩質:對麩質過敏或小麥不耐症的人來說,是安全的主食替代。
- 高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維持飽足感。
- 礦物質豐富:鈣、鎂、鐵,讓身體運作更順暢。
推薦閱讀:高雄榮總,〈超級食物——藜麥〉
藜麥的顏色與差異:
- 白藜麥:口感最軟,味道清淡。
- 黑藜麥:顆粒感強,纖維量高。
- 紅藜麥:
雖然進口的紅藜麥與台灣藜名字相近,但台灣藜麥是台灣原生種,與進口紅藜並不相同! - 三色藜麥:混合後視覺與口感更豐富。
紅藜的加分之處:
如果藜麥是「超級食物」,那紅藜就像是升級版:
- 花青素 3–5 倍:強大抗氧化,對抗自由基。
- Q 彈口感:煮熟後有獨特嚼勁,口感更有層次。
- 在地新鮮:不用長途進口,直接吃到當季的營養。
紅藜 vs 藜麥

紅藜是台灣原生種,藜麥主要由南美進口,共通點是高蛋白與高膳食纖維,但紅藜吃起來Q彈,藜麥吃起來偏軟,而紅藜在花青素含量的表現上更勝一籌。
雖然藜麥的營養已經很優秀,但如果想要同時顧健康、支持在地、吃到更高抗氧化力,那麼紅藜就是更值得的選擇。
為什麼推薦紅藜?
因為它不只是營養食材,更是台灣土地的故事;紅藜來自台灣東部純淨環境,不需長途運輸,更新鮮、碳足跡更低。
吃紅藜,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健康,也是支持在地農人、守護友善農法的一種行動。
✅ 總結:
藜麥是健康飲食的好夥伴,而紅藜,則是屬於台灣的超級食物。 下一次煮飯時,推薦你試著把一點紅藜拌進白米裡,你會發現,碗裡不只是紅寶石色的穀粒,還有這片土地最單純的能量。
📌 完整系列
👉 看更多紅藜食譜
【第 1 篇】紅藜 × 藜麥料理篇:從早餐到晚餐,6 道簡單食譜帶你愛上紅藜與藜麥
【第 2 篇】紅藜 × 藜麥科普篇:紅藜 vs. 藜麥,台灣原生超級食物的秘密
【第 3 篇】紅藜 × 藜麥常見問題篇:藜麥怎麼吃?這些食用建議與禁忌要知道!
追蹤信豐農場,看更多台灣紅藜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sinfongfarm.quinoa/?ref=embed_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