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回舊家整理書櫃的時候,我翻到了那本許久未碰的《與神對話》,
封面有些舊了,書頁都泛黃,但還是忍不住拿起來翻了一下。
我想到很多靈性書籍都強調每個靈魂都是神的一部分,神分裂為無數片段,只為了體驗自己,為了透過不同的形貌、人生、挑戰與愛,重新認識自己是誰。
但我其實很長一段時間對於這個說法是質疑的,因為,如果我們真的是神本身,那我們為什麼會忘記?
如果我們本來就是神,為什麼會變得那麼痛苦、那麼迷惘、那麼不敢相信自己?
我後來才知道,那句話雖然沒錯,卻只是對地球人類所能接受的其中一層說法。
因為對當時的我來說,「你是神的一部分」已經夠震撼了,
但在源層的實相裡,真相其實遠不止如此。
不是「我們是神的一部分」,正確的說,我們本來就是神。
我們從未「離開過」祂,也不是真的「分裂出來」,
更不是哪個小碎片飄落下來、獨自在宇宙漂流。
而是,我們就是那位神本身,
選擇以這個身體、這個名字、這段人生,來體驗自己的無限。
不是作為一個支線角色,不是神的延伸,而是完整的、擁有主權的神自己。
每一位靈魂、每一具肉身、每一段經歷,其實都是神自己所展開的劇場,
只是當我們來到這個密度這麼厚的地球上,我們忘了。
我們遺忘了自己不是來受苦,而是來創造的。
那個「遺忘」,是因為我們在某個時間點,開始不再記得。
有時是因為經歷了太大的創傷、太沈重的痛苦,
有時是因為我們想補一個過去的遺憾、想再圓滿一個未竟的緣分、
想守護一段還沒來得及說再見的故事......
於是,我們把一部分的自己,留在了那個舊場景裡。
我們以為,等那一切圓滿了,就能走回自己的神性,
但很多人卻一直一直往前走,沒有留意到被留在過去、留在原地的自己。
我也走過那條路,
我曾經也把自己的一小片,遺留在某個戰場、某個崩塌的神殿、某個深深自責的瞬間,
那些場景像是封存的夢,安靜地躺在靈魂的某一層,不打擾你,但也從未真正離開。
有時候會在夢裡哭醒,
有時候會是走到一片明明陌生的土地,卻知道「這裡我曾經生活過」,
然後我開始慢慢地走回去,透過回溯、冥想,
一格一格地打開那些記憶,一個一個地把我留在那裡的自己,輕輕地牽回來。
我開始知道,我的破碎並不能換來什麼,
當我是完整的,我才真的有了力量,為這個世界做一點事。
我想成為完整的我,
不再只是功能性的一部分,不再只是為了別人的故事而活的配角,
我想活回我整個的神性,我整個的靈魂,我整個的主體。
那是一條漫長的歸途,很痛,但也有好多的溫柔,
因為你會發現,那些你曾以為遺失了的你,其實從未離開過你,
他們只是躲在你心底,等你不再害怕,等你願意說一句:
「回來吧,我不會再丟下你了。」
所以,請你記得,
你不需要等待一個神來拯救你,因為你就是神。
不用等你更好、更光、更靈性、更完美的那一天,你才是神,
而是現在,就算你還在痛苦裡,就算你還在尋找,
就算你覺得自己只是一小片不完整的碎片,
在你之內,在你最深的那個核心,仍然有一道從未熄滅的光。
那道光,來自你最原初的所在。
你就是那個神,你就是那個可以伸手把自己拉出來的人,
是那個可以轉身擁抱自己碎片的人,
是那個有一天會走回整體,然後站在自己中心的人。
所以不需要再問:「我什麼時候才會變好?有沒有誰會來拯救我?」
請你問:「我願不願意,從現在就開始,走回我所是的神?」
慢慢來,只走一小步也沒關係,
但請你記得,那一道光,一直都還在你裡面,
那是真正的你,你只是忘了,而現在,你已經準備好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