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這個月又癡長了一歲,迎接另一次生日。
如果用 10 年做為一個切點,回頭用量化的方式來檢視自己做的選擇,投資報酬率會是多少呢?前陣子在社群上看到一個有趣的分享,標題寫著:「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接著便洋洋灑灑條列出 10 年前若是投資 100 萬在不同的標的,10 年後的現在,投資報酬分別會有多少:
- 銀行:113 萬
- 黃金 :320 萬
- 台積電:840 萬
- SQP 500:325萬
- QQQ:515 萬
- Apple:910萬
- Tesla:1,900萬
- 比特幣: 2.3億
- NVIDIA: 3.6億
很少對外分享過我自己的一個 TMI 。
我第一個創業的公司做的是數位行銷(我投放的年代,CPC 是 1元、CPA 大約是 300 內…),聽起來一點都不性感,但就只要穩穩做好乙方的工作,為客戶創造價值,就能賺到錢。後來一方面因為自己的理想,二方面因為實在不想再當乙方了,年輕氣盛總想搞點自己的什麼,所以就開始了 vocus 這個題目。
當年的我肯定想不到,經雙邊營平台,其實所有的利益關係人都是我的甲方,創作者有問題來抱怨平台,會員有問題也來抱怨平台,不過...這也是經營雙邊平台的醍醐味了。
總之,當時的我拿著數位行銷公司賺到的第一桶金,打算投入新的題目,除了 vocus 外,還有另一個我很感興趣的題目就是比特幣。
我那時的想法是:直接把一半的錢全部拿來買比特幣,另外一半則是用來買礦機,然後偷偷用育成中心的電來挖礦(後來看到新聞好像還真的有台大的學生這麼幹)。
不過各位肯定都知道結局了。
因為比特幣的波動實在太大,當年的我想了想,感覺這東西實在不靠譜啊,所以我就帶著第一桶金把頭洗進 vocus 了——而那個平行宇宙買了比特幣跟礦機的我 ,想必現在應該躺在巴馬哈的海邊翹著二郎腿,一邊聽雷鬼樂一邊喝著 Pina Colada 吧?
「230 倍啊,我怎麼把我的人生都 all in 到 vocus了,搞屁啊!」
某個晚上下班散步時我跟 R 半開玩笑的說了這個事情,也順便繼續碎嘴了幾次把美股賣了,持續把錢放投入到公司的舉動(就跟所有少年股神一樣,這些事後諸葛包含但不限於:QQQ、Apple、3年前的台積電、3年前的 NVIDIA )
R:「可是如果用公司的估值來算,你持有 vocus 股票的價值也跟當年的錢拿來買比特幣快要差不多了啊!」
嗯,我倒是沒有這樣想過(撇開流動性不談)...。
這樣說來,我好像也沒有輸給那個在平行宇宙的自己太多啊?何況我也可能在漲了10倍後就拿不住,直接賣掉了。因為經營 vocus 遇上的各種鬼故事、歷練、累積的能力...這些人生經驗也可能都不會有了。
好吧,若是真要量化,這個投資報酬率應該不壞吧?
之二
前陣子一連串的忙碌(接下來還是有得忙...),月中抽空到東京放個假,雖然與其說是放假,不如說更像是數位遊牧,遠端持續工作跟開會,但還是多少充了些電。
下榻在在港區附近,在探索附近的區域時,隨意找到了附近的一家小咖啡廳「_IS LIFE」,一試驚為天人,這家咖啡的淺焙相當不錯,應該是近期喝過最好的淺焙了,此次東京行總共來了 3 趟,除了咖啡外,好的場域感跟選樂也是主要原因,真是一家寶藏咖啡廳。


之三
週末用長野縣的水蜜桃做了道簡單的沙拉,當季鮮嫩多汁的水蜜桃,跟清爽的 Burrata Cheese 實在很搭啊。
不過,後來因為買不到 Burrata Cheese,索性改成 Fetta Cheese ,用優格拌入烤過的甜菜根當底,用手直接捏碎泡過水降低鹽度的 Fetta Cheese,再撒上藍莓、煙燻紅椒粉,最後淋點粗榨橄欖油。
一旁配上烤的脆脆的酸種和橄欖油、巴薩米克醋,以及沾點麵粉用奶油煎的鱸魚,簡直太適合近期炙熱的天氣,再有一杯白酒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