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圖轉載自天下雜誌
這是我第三次讀《小王子》。
第一次是當時輔修哲學的女兒向我提起這本書,我才向女兒借來翻翻看,看完之後只覺就是一本童書,沒什麼特別的感動。第二次是看到「古典玫瑰園」創辦人黃騰輝先生所寫一篇文章在談小王子,才又想要拿書來翻翻看,看完之後仍然沒有什麼感動。如同作者在小說中強調的一個主題,”重要的事要用心才能感受,眼睛無法看見”。像我這種被工商社會汙染太嚴重的大人,早已習慣只用眼睛看表相。這次是我在看李崗導演的電影《想飛》時,看到電影裡面再度提及小王子,我又重新把書拿來看了一遍。
這一次,我終於看懂了。
《小王子》以敘事的飛行員墜機在撒哈拉沙漠做為故事起點。在這之前,他先以敘事者在童年時因為蟒蛇吞象的發想畫了一幅畫,卻被缺乏想像力的大人一致認定為一頂帽子的往事,預先嘲諷多數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喪失想像力的能力退化,來為小說的主旨鋪陳。
小王子居住在只有少許植物和三座小火山的小行星上,他一直擔心不斷生長的猴麵包樹會侵占他的小小行星,希望能夠養一隻羊來清除這些植物,卻又擔心羊會吃掉其他植物。
小行星後來出現一朵嬌嫩的玫瑰花,小王子因為對這朵驕傲的玫瑰花付出真心,卻又感覺受到玫瑰花利用而覺得受傷。小王子在傷心之餘決定要離開行星出外旅行,不料卻在一路的旅程中遇到許多執迷的人,令小王子好奇純真的心靈始終感到扞格不入。
小王子在首訪的行星上遇見一位國王,沒有臣民的國王兀自沉浸在權力的追求中,他只會頒布一些必然發生的常態現象當作命令(比如日昇與日落),以此來滿足自己的權力慾望。如同在現實生活裡,許多人要求別人服從自己的意志一樣。這也是許多人的迷妄。
在他造訪的第二顆行星上,小王子遇見一位極度自負者。自負者不斷要求小王子要肯定他、崇拜他。我們多數人一輩子都在尋求別人的肯定,我們從小時候渴望父母老師的肯定開始,一生都為了獲取別人的肯定而隱藏自己。這是多數人一輩子都不快樂的原因。
住在第三顆行星上的是一個酒鬼,他之所以喝酒,是為了忘記因為酗酒感受到的羞恥。同樣的現象在社會上不難看見。作者所嘲諷的其實不僅僅只是酒鬼,我們或多或少都被這種蛇咬尾巴的迷妄所困。吸毒、名聲、財富…,都會讓人陷入不由自主的循環裡。
第四顆行星上住的是一個商人,商人每天忙著計算跟紀錄天上星星的數量,聲稱自己”擁有”他們。我時常站在家裡屋頂上,環視著周圍財團興建的高樓心生疑惑: 財團老闆除了從財務報表上知道自己擁有這些大樓,他們可曾親自造訪過這些華麗資產?
小王子在第五顆星球上,遇見了一位忠於職守的點燈人。他的星球一分鐘自轉一次,每30秒就要重複一次點燈熄燈的工作。點燈人抱怨自己工作很累沒得休息。我們有多少人每天耽溺在同樣沒意義的工作上?許多人在反覆工作上做得很累,卻從沒問過自己為什麼。
在造訪地球前的最後一顆行星上,小王子遇見了一位地理學家。地理學家每天忙著繪製地圖,從來沒有離開過他的星球。我們有多少人每天都在紙上談兵,我們對人談論高深的知識或學問,自己卻從來不曾在生活中實踐過。地理學家建議小王子去拜訪地球。
小王子於是來到地球上的沙漠,他先遇到一條蛇。蛇告訴他可以幫他回家,為故事的結局留下伏筆。他接著看見一整片的玫瑰花,突然感覺故鄉的那朵玫瑰並沒有那麼珍貴。但是同時出現的狐狸,卻提示了他一個深具智慧的道理,也是這部小說的重點之一。
狐狸告訴小王子,他心愛的玫瑰花是自己馴服並且付出愛的對象,所以她比其他的玫瑰花更加珍貴。狐狸說重要的事要用心才能感受,眼睛無法看見。在宣稱理性的時代,我們常常要求凡事都要眼見為憑,然而我們卻都不知道,我們自己的視野,其實十分狹隘。
野生的狐狸隨後要求小王子馴服牠,這裡暗示著原本自由自在的我們,卻渴望能被團體馴服,讓自己被團體接受有所依靠,因而感覺活得安全,殊不知卻必須付出自由的代價。
小王子隨後又遇到了兩個人,第一個是轉移鐵軌的扳道工,他告訴小王子人類搭著火車匆忙移動,既不滿足自己所處之地,也不知道自己在追尋什麼,只有小孩會透過車窗欣賞一路上的風景。這是在嘲諷忙碌的現代人茫茫然不知所往,並且忽略一路走過的好風景。
他後來又遇見一位商人,商人宣稱他販賣的藥水可以讓人不需喝水,每天可以節省下53分鐘。這段故事精準刻劃工業革命後人類的急功近利,大家只想把時間節省下來做更多的事賺更多的錢,但卻連喝水食物這種可以滿足基本感官的享受,都企圖要予以省略。
在非線性故事時序編排下,小王子接著遇到了墜機在沙漠中的小說敘事者。原本急著修復飛機找水求生的敘事者,在陸續聽到小王子的經歷後,被他喚回了自己童年繪畫蛇吞象時的純真靈魂,因而深受感動,並且打從心底喜歡上這位來自外星的朋友。
敘事者讓小王子看他蛇吞象的畫作,小王子一看就知道畫的是蟒蛇吞下一頭大象。敘事者又在小王子的要求下為他畫了一隻羊,但是小王子並不滿意,因為沒有讓羊圈養的地方。敘事者於是又為小王子畫了一個大箱子,告訴他羊在裡面,小王子這才欣然接受。
這段故事呼應了前面狐狸所說的: 重要的事要用心才能感受。
他們在一起相處8天後,小王子因為遭遇了太多事故、務實並且心靈盲目的大人而覺得疲憊,加上因為缺水身體逐漸虛弱,因而而變得鬱鬱寡歡。他開始思念他的玫瑰並且想要回到小行星去。他在敘事者終於找到水的時候讓蛇咬他,在他倒下之後離開地球回家。
這一部看似童話又像寓言的小說,直擊現代人的許多迷思,令人在閱讀的同時感同身受,有所體悟。所以閱讀者不只侷限於天真的小朋友,也吸引各個年齡層的讀者競相閱讀。這部小說在全球銷售量超過一億冊,是史上銷售量僅次於聖經排名第二的出版物。
閱讀一遍《小王子》會像經歷過一次精神洗禮一樣。我們或許很難因為它的當頭棒喝,因而從長期社會化的心牢裡獲得解放。但是當我們在現實世界遭受折磨的時候,至少會有一顆名為「B612」的小行星,為我們在黑暗中指引一點亮光。
以下是我另外書寫,關於職場的專題,歡迎參考>>>
管理成功教練場: https://vocus.cc/managersmind/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