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治療正發生結構性變化。**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憑藉「精準標靶 × 高效殺傷」的組合拳,成為近年最具顛覆性的抗腫瘤技術之一。圍繞 HER2、TROP2、CLDN18.2 等靶點,跨國藥廠密集佈局——僅過去六年就有 14 款 ADC 相繼獲批上市,臨床路徑與指南被迫重寫。
在這場變革中,AstraZeneca 以前瞻性策略連續落子乳癌賽道。近日,datopotamab deruxtecan(Dato-DXd) 在中國大陸獲批,成為該公司導入當地的第二款 ADC;加總既有的 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 版圖,AstraZeneca 在乳癌的精準治療版圖再度擴張。
ADC「雙星」閃耀:從 HER2 到 TROP2,乳癌治療位階持續前移
1) HER2 版圖的再定義
HER2 陽性(HER2+)乳癌約佔 15–20%[2]。在傳統化療時代,療效與耐受性始終拉扯;自 1990 年代末 HER2 單抗問世,合併化療顯著延長存活[3],乳癌治療正式進入標靶時代。此後二十餘年,全球已有 >20 款 HER2 標靶藥問世[4],涵蓋單抗、小分子 TKI 與 ADC,治療線次一路往前推進。真正改變版圖的關鍵,是新一代 HER2 ADC——T-DXd。憑藉高 DAR(drug-to-antibody ratio)、可裂解連接子與DXd(拓撲異構酶 I 抑制劑)載荷的「旁觀者效應」,T-DXd 將受益族群從 HER2+ 擴張至 HER2-low(IHC 1+ 或 IHC 2+ / ISH-)。今年 ASCO 公布的 DESTINY-Breast09 結果再次強化其在 HER2+ 一線的潛力,顯示以 ADC 取代部分化療並非遙不可及。
臨床細節補充
診斷門檻:HER2-low 判讀受前處理、抗體批次與病理師間差異影響,需嚴謹的 IHC 品質控管與再訓練。
安全性管理:T-DXd 的 ILD/間質性肺炎風險需早期偵測與分級處置;GI 不適與骨髓抑制亦需監測。
試驗端點:在長尾生存的背景下,建議除 HR 外,同步檢視 milestone survival / RMST 以捕捉非比例風險。
2) TROP2 成為新高地
在 HER2 戰場逐漸擁擠之際,TROP2 憑藉在乳癌 ~78%、在 TNBC ~95% 的高表達[5][6],迅速被視作下一個主戰場。Dato-DXd(AstraZeneca × Daiichi Sankyo) 於中國大陸獲批,為 HR+/HER2- 患者提供後線新選擇;國際上 sacituzumab govitecan(SG;Trodelvy) 亦已在多適應症建立標竿。
臨床細節補充
• 機制差異:Dato-DXd 採 DXd 載荷;SG 採 SN-38(irinotecan 代謝物)。不同 payload 對旁觀者效應、毒性譜(如黏膜炎、噁心、粒缺、腹瀉)各有取捨。 • 聯合策略:在 TNBC 一線,TROP2 ADC + PD-(L)1 mAb 正由 TROPION-Breast02、ASCENT-04、TroFuse-011 等試驗評估能否壓低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若證實有效,將把 ADC 的位階推至更早期。
• 早期治療探索:輔助/新輔助場景以 pCR、EFS 為主要端點,但最終仍需 OS 或持久獲益佐證。
AstraZeneca 的精準佈局:分型 × 全週期 × 多機制協同
真正的治療革命不是單一藥物,而是完整、可疊代的治療體系。AstraZeneca 以「多機制協同 + 全週期佈局」為核心,將乳癌主要亞型逐一建構出清晰路線。
HER2+ 與 HER2-low
以 T-DXd 為樞紐,向一線、新輔助前移:
- DESTINY-Breast09:T-DXd 聯合 HER2 mAb;
- DESTINY-Breast11:T-DXd 聯合 THP(docetaxel + trastuzumab + pertuzumab) 方案。
目標是用 ADC 的精準化學療法屬性,在降低毒性的同時,維持或超越化療的效益。
HR+ / HER2-
一線以 AI / ER 調節為基石,CDK4/6 抑制劑已成標配;面對抗藥性,
- SERD(選擇性 ER 降解劑)可抑制+降解 ER,並與 CDK4/6 延伸到輔助治療;
- AKT 抑制劑針對 PI3K/AKT/PTEN 通路以延後進展;
- T-DXd / Dato-DXd 在後線承接,為分子驅動 + ADC的層疊式策略。
TNBC
目前 PD-(L)1 + 化療 主要限於 PD-L1 陽性(CPS ≥10);PARP 抑制劑適用 gBRCA1/2 突變者,但兩者覆蓋率合計仍偏低(約 38% 與 11%)[10]。
AstraZeneca 正以 TROP2 ADC + PD-(L)1 推進一線、輔助/新輔助,並以 T-DXd 鎖定 HER2-low TNBC(~33%)[10],補齊未被滿足的大片空窗。
臨床轉譯關鍵
• 病理分層:HER2-low 與 TROP2 IHC 的實驗室間一致性需提升,建議導入外部品質保證與數位病理輔助。
• 序列化策略:CDK4/6 → SERD/AKT 抑制 → ADC 的最佳順序與交叉耐藥,需要真實世界資料(RWD)與前瞻試驗相互校準。
• 毒性治理:ADC 特有的黏膜炎、噁心、粒缺、ILD 風險需前置教育與監測路徑,才能安全前移到早期場景。
小結:從「延長生存」到「好好活著」,ADC 正重塑乳癌治療座標
乳癌治療正加速邁向更精準、更多機制、更個人化的時代。AstraZeneca 以 T-DXd 與 Dato-DXd 為雙核心,往前推進至一線與圍手術期;同時在 HR+ 與 TNBC 以多藥機制協同,打造全分型、全週期的解決方案。
這種系統化思維不只提高單品競爭力,更是長期臨床價值的放大器:把「延長生命」與「生活品質」並列為目標,將化療可替代、免疫可增敏、早期可前移落實到具體試驗與路徑上。
往前看,診斷一致性(HER2-low、TROP2 標準化)、毒性治理(尤其 ILD)、端點設計(pCR/EFS 與 OS 的銜接)與序列化最佳化,將決定 ADC 能否真正重寫標準療法。若這幾個關鍵節點被一一打通,「乳癌是一種可長期管理、甚至可望治癒的疾病」將不再只是口號。
免責聲明:本文為藥物與臨床研究資訊之整理與解析,不構成醫療建議。治療決策請與合格醫療專業人員討論。
參考資料
- 公開資料&各公司官網
-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A Review. JAMA. 2019; 321(3):288-300.
- Use of chemotherapy plus a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HER2 f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that overexpresses HER2.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1; 344(71):783-792.
- Trop-2 Is a Determinant of Breast Cancer Survival. PLOS One. 2014; 9(10): e110606.
- Sacituzumab Govitecan (SG) vs Treatment of Physician’s Choice (TPC): Efficacy by Trop-2 Expression in the TROPiCS-02 Study of Patients (Pts) With HR+/HER2–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mBC). Cancer Research. 2023; 83 (5_Supplement). Abstract GS1-11.
- 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study/NCT05374512.
- Sacituzumab govitecan (SG) + pembrolizumab (pembro) vs chemotherapy (chemo) + pembro in previously untreated PD-L1–positive advanced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Primary results from the randomized phase 3 ASCENT-04/KEYNOTE-D19 study. ASCO 2025.LBA109.
- 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study/NCT0684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