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放假日,總是在出門與不出門之間來回糾結/
不得不說,我是屬於要在家呆整天才覺得自己有休息到的那種人,不過這次狀況有點特殊,在雪梨,工作偶爾會因為店面太冷清,導致臨時的被day off,在澳洲生活一年半快兩年,這種情況其實也見怪不怪,但還是會覺得又少了一天的薪水短暫不爽,不過,放假嘛,誰不喜歡?
先出門再決定去哪/
偶爾給自己來次隨意的城市散步,對於我這種“我要知道我會去哪裡“才會出門的人來說,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心裡總會不自覺想“下一站是哪裡“ 對於沒有明確目的感到些微慌張。帶著買了兩個月只看了三十幾頁的英文書,想著自己可能又會習慣性地找咖啡廳坐,還有隨時可以遞出去的簡歷就出門了,至於為什麼,那又是另外的故事。
沿著軌道前行,在抵達之前,就先放空吧/
下了火車,果然還是走向書店,雖然語言變了,大部分的書就算看封面也一知半解,至少新書的味道沒有變,依舊熟悉、依舊療癒。
換了公車到Jubilee Park ,不知道是不是前幾天瘋狂下雨的原因,路上都是泥濘,經過最後最髒的爛泥時,和老太太對到眼,她無奈笑著聳肩,轉身離開。但我可沒那麼瀟灑,因為不得不經過。我硬著頭皮走,白色鞋子被泥巴糊滿近乎一半,然後前方正有個正在洗鞋的“同伴“,帶著“嗯,我懂你“的那種同理心,默默經過了他。
你從哪個方向來的?/
坐在長椅清理被折騰過的鞋子,舉牌老伯來搭話。我的英文能力很神奇,會再遇上small talk時變得完整一句的話都說不出來,我嘗試在他的話中截取關鍵字,搭配手勢擠出了兩個字that way,加上拼命微笑,表現出最大禮貌,最後在清完鞋之後說了聲bye。短短的互動,不算深刻,但意外的減輕那股對鞋子髒了的厭煩感。
Bánh mì,我稱他越南版subway,越式法國麵包中間夾雜生菜與肉類或其他食材/
進到Tramsheds復古貨櫃市集,越南攤位的老闆娘在我買完食物,又攀談了起來,依稀聽懂他大概在一九七零年代到過台灣,可惜那時我都還沒出生,可能沒辦法體會當時的社會氛圍,不過果然在國外,不管聽幾次喜歡台灣這種話,都會覺得溫暖。邊吃邊回味剛剛的對話,突然喀啦,吐出白色硬物,完蛋了,心裡第一個想法,因為這似曾相似的經歷,在兩個月之前也有過,只是跟那時是不同位置,舌頭探了探口腔,是後排牙齒,因為二次蛀牙,想到又要在澳洲看牙,這種生無可戀的破財,想著人生好難,意興闌珊走出市集
隨性隨意亂七八糟,但剛剛好/
市集旁的Gelato Messina義式冰淇淋店,讓我猶豫再三還是踏進去了,大概是因為斷牙,讓我已經懶得省下冰淇淋的那7澳幣,所幸店員的顏值沒有讓我覺得白走一遭。我選了百香果口味的冰淇淋,酸甜酸甜。
嗯,好似我現在的心情。
正享受著,突然被狗撲上來,腦袋來不及反應,甚至看不清他身上的毛是什麼顏色,好險沒咬我,只是嚇了跳。還沒緩下來,突然從路旁的門口,傳來樂聲,正想著大概是年輕人在玩樂團吧,好奇往裡面看,原來是七八十歲的爺爺們組成的小樂團,彈吉他、打爵士鼓,氣氛簡單卻熱烈,我七八十歲也會有這般熱情繼續享受人生嗎,心裡當時只浮現一個字cool!
最後晃到輕軌,伴著微風把冰淇淋吃完,心裡又多埋了幾個小小的光點,因為這些偶然,才顯得這天溫柔而有意思。
結論是 — 偶爾走出門,也不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