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課後的病歷表》:孩子與醫生都在學習如何救人與被理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在 Netflix 上看了一部讓我感觸很深的日劇《放課後的病歷表》。故事主角是醫學中心的兒科醫師牧野,因為被上級認為對病人缺乏同理心,被派往一所小學擔任校醫,作為一項教育實驗的實施者。這個設定看似戲劇化,卻開啟了對「醫病關係」更深入的思考:醫師不只是處理生理上的病痛,更重要的是理解與照顧心理的層面。

 

飾演牧野的是日本演員 松下洸平(まつした こうへい,1987年生),他同時也是一位創作歌手。劇中的他,不只是那頭略顯凌亂的頭髮,更有一種緩慢語調、含蓄神情與遲疑微笑,整個人的舉止與表情都讓人聯想到漫畫人物,彷彿真的是從漫畫裡走出來的醫生。他的表現自然、克制,卻處處透出角色內心的掙扎與溫柔,也讓這部影集多了一層安靜而深刻的真實感。

 

整部作品不只是描寫醫師如何重新建立對孩子的理解,也讓觀眾看見,小學生面對的困難可能比我們想像中複雜。那些「不說話」、「拒絕上學」的孩子,往往背後都有著家庭、心理、甚至結構性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並不是任何一方單獨可以解決的,而是需要醫師、老師與父母共同參與。

 

我尤其被其中一段劇情深深打動,一位六年級的小女孩,在放學途中發現有人昏倒在路邊,她雖然很害怕,但也立刻冷靜地撥打求救電話、取出 AED,並進行心臟按摩,直到救護人員趕到並成功救回一條生命。這段長達十分鐘的情節,沒有刻意渲染,也沒有戲劇性的背景音樂,卻緊緊抓住人心。

 

更感人的是,這一幕並非突如其來的英雄舉動,而是源自於劇中牧野醫生在學校大禮堂對學生們進行的 AED 與 CPR 教學。孩子們從一開始的茫然、不確定,到在現實中真正做出判斷與行動,這不只是劇情推進,更是一種完整的教育實踐。這段劇情甚至可以說像是一部宣導短片,將正確的急救知識與行動步驟清楚呈現。雖然帶有一點「置入式」的教育意味,但在這樣的題材下,這樣的安排反而顯得恰到好處,也令人感佩。

 

也因此,我忍不住想到台灣目前的情況。其實現在在許多中小學與社區,確實也已經逐步推廣 AED 與 CPR 的基本教育。透過健康課、學校講座,甚至醫護人員進班教學,越來越多孩子有機會接觸並理解這些知識。雖然可能不像影集那樣完整演練,但我們確實也正在往這個方向前進。

 

而看到劇中孩子救人的場景時,我也自然想起我兒子小時候看診的兒科醫師,那位總是溫柔詢問生活細節、主動關心成長狀況的醫生。那時我或許還不懂這些問候的重量,但現在回頭看,這樣的醫生不只是在照顧身體,更是在守護孩子的整體發展。他也是孩子成長旅途上,默默陪伴的一員。

 

《放課後的病歷表》用安靜的語調提醒我們:教育從來不是單方面的灌輸,而是一種彼此看見與理解的練習。不論是老師、醫生還是家長,我們都在學習如何與孩子一起面對未說出口的困難;而每個孩子,也都有可能在對的時刻,做出令人動容的決定。

  

海面靜靜展開,如同這部影集帶來的提醒,教育與醫療,都是陪伴生命的一種方式。

海面靜靜展開,如同這部影集帶來的提醒,教育與醫療,都是陪伴生命的一種方式。


原作補充|這部影集改編自漫畫作品《放課後的病歷表》

《放課後的病歷表》(日語:放課後カルテ)是漫畫家日生麻友的作品,於 2011 年至 2018 年連載於講談社的女性漫畫雜誌《BE・LOVE》。原作同樣以牧野醫師擔任小學校醫為出發點,描繪孩子身心健康的議題,以及大人如何學習真正理解孩子的過程。影集在尊重原作精神的同時,加入了更強烈的社會現場感與教育思維,形成了影像與故事的雙重共鳴。


版權聲明:

本文及照片版權屬於作者本人所有,歡迎分享原始鏈接,但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轉載、複製、改編或用於其他任何用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真然的沙龍
87會員
135內容數
真然的沙龍是一個專屬於思想與心靈的對話空間,讓自然、生活、藝術與哲思在文字中流動。從日常的故事到哲學深思,這裡是探索內心與世界的橋樑,邀請你一同感受平凡中的非凡之美。
真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3
靈感不是追來的,而是為它留空間後,靜靜浮現。從一本書的啟發到創作與生活的體會,在「不思考」中找到真正的清明與實踐。
Thumbnail
2025/08/03
靈感不是追來的,而是為它留空間後,靜靜浮現。從一本書的啟發到創作與生活的體會,在「不思考」中找到真正的清明與實踐。
Thumbnail
2025/07/24
仰望大樹,也是在仰望時間。 在瑞士瀑布山谷的一隅,我抬頭看見這棵大樹與奔流而下的瀑布,那瞬間我想到《大樹的祕密》裡那兩顆微小種子。 它們穿越了時間與地層,像我們一樣,都在尋找能夠落腳與生長的地方。
Thumbnail
2025/07/24
仰望大樹,也是在仰望時間。 在瑞士瀑布山谷的一隅,我抬頭看見這棵大樹與奔流而下的瀑布,那瞬間我想到《大樹的祕密》裡那兩顆微小種子。 它們穿越了時間與地層,像我們一樣,都在尋找能夠落腳與生長的地方。
Thumbnail
2025/06/07
去年,我看了一部讓我久久無法平靜的影集《The Spy》。過一陣子,我讀到安伯托·艾可關於間諜的一篇幽默散文。再後來,一部南韓電影《北風》也悄悄走進我的記憶裡。這些作品教我如何「看見那些早已消失的人」。
Thumbnail
2025/06/07
去年,我看了一部讓我久久無法平靜的影集《The Spy》。過一陣子,我讀到安伯托·艾可關於間諜的一篇幽默散文。再後來,一部南韓電影《北風》也悄悄走進我的記憶裡。這些作品教我如何「看見那些早已消失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分科考試成績公佈的日子,隨著簡訊鈴聲響起,未來的路漸漸浮出水面,但是,對於生涯抉擇仍感到迷茫,當年的我,也是如此。有鑑於此,我想跟大家分享就讀醫學系的這五年,我觀察到了哪些特色,希望能成為指引學子前行的明燈。
Thumbnail
分科考試成績公佈的日子,隨著簡訊鈴聲響起,未來的路漸漸浮出水面,但是,對於生涯抉擇仍感到迷茫,當年的我,也是如此。有鑑於此,我想跟大家分享就讀醫學系的這五年,我觀察到了哪些特色,希望能成為指引學子前行的明燈。
Thumbnail
一名14歲平凡的國一學生,竟然因為一場陰錯陽差的考試而踏入大學醫學院,也開啟了前所未見的冒險,光是這樣的劇情及角色設定,就足以吸引讀者的目光。 當原本成績差強人意的國中生成為了眾所注目的「日本第一天才少年」,即便內心覺得名不符實,卻也因為虛榮感及不知道該如何拒絕大學教授的盛情邀約,因而逐漸
Thumbnail
一名14歲平凡的國一學生,竟然因為一場陰錯陽差的考試而踏入大學醫學院,也開啟了前所未見的冒險,光是這樣的劇情及角色設定,就足以吸引讀者的目光。 當原本成績差強人意的國中生成為了眾所注目的「日本第一天才少年」,即便內心覺得名不符實,卻也因為虛榮感及不知道該如何拒絕大學教授的盛情邀約,因而逐漸
Thumbnail
前陣子一則引發網路熱烈討論的新聞報導,台大醫學系未來招生的採計科目將捨棄英文科、改採社會科,為的是要培養具備人文關懷精神的醫師。其實,篩選門檻是一回事,培育養成是另一回事,職場運用及生命實踐又是另一回事。為什麼需要具備人文關懷的醫師呢?具備人文關懷的醫師又是指什麼?
Thumbnail
前陣子一則引發網路熱烈討論的新聞報導,台大醫學系未來招生的採計科目將捨棄英文科、改採社會科,為的是要培養具備人文關懷精神的醫師。其實,篩選門檻是一回事,培育養成是另一回事,職場運用及生命實踐又是另一回事。為什麼需要具備人文關懷的醫師呢?具備人文關懷的醫師又是指什麼?
Thumbnail
護理系畢業後,首次進入加護病房的經歷。透過真實的故事,分享護理人員工作的細節和挑戰。
Thumbnail
護理系畢業後,首次進入加護病房的經歷。透過真實的故事,分享護理人員工作的細節和挑戰。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家庭醫學科實習期間的主要內容及經驗心得。在實習期間,醫學生主要進行報告作業、自主學習和觀摩學習,並分享了自己在病房探訪病人、與病人家屬溝通的經驗。作者認為在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得相對較少,心得也會比較減少。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家庭醫學科實習期間的主要內容及經驗心得。在實習期間,醫學生主要進行報告作業、自主學習和觀摩學習,並分享了自己在病房探訪病人、與病人家屬溝通的經驗。作者認為在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得相對較少,心得也會比較減少。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包括跟隨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看病人、打primary care病人的病歷和學習精神科相關主題的過程。作者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分享了在精神科實習中的錯失與學習經驗。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包括跟隨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看病人、打primary care病人的病歷和學習精神科相關主題的過程。作者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分享了在精神科實習中的錯失與學習經驗。
Thumbnail
每年下學期都有一屆剛完成解剖課的學生來上生死學,從完成自大體老師身上學習知識,之後包括一連串生命儀式:縫合大體老師、告別式、到追思大會,乃至到大體老師家屬家訪,與家屬延續與大體老師的關係。無論在心理或社會層面上,都經歷了對自己和他人死亡命運的思考。
Thumbnail
每年下學期都有一屆剛完成解剖課的學生來上生死學,從完成自大體老師身上學習知識,之後包括一連串生命儀式:縫合大體老師、告別式、到追思大會,乃至到大體老師家屬家訪,與家屬延續與大體老師的關係。無論在心理或社會層面上,都經歷了對自己和他人死亡命運的思考。
Thumbnail
介紹臨床病理科的業務範圍,實習內容及經驗心得分享,並強調個人經歷與成長,以及醫學生在不同科別實習的獨特性。
Thumbnail
介紹臨床病理科的業務範圍,實習內容及經驗心得分享,並強調個人經歷與成長,以及醫學生在不同科別實習的獨特性。
Thumbnail
希望幫助還沒進醫院的醫學生,能大概知道未來兩年的實習醫學生階段要幹嘛、可能會遇到的障礙,分享一些經驗跟心得,希望能扮演到“路燈”的角色,幫助大家比較不會跌倒,也能少走一些彎路。
Thumbnail
希望幫助還沒進醫院的醫學生,能大概知道未來兩年的實習醫學生階段要幹嘛、可能會遇到的障礙,分享一些經驗跟心得,希望能扮演到“路燈”的角色,幫助大家比較不會跌倒,也能少走一些彎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內容主要是關於作者因盲腸發炎而入院動手術過程中的所見所聞,以及對醫院文化和病患相互間尊重之探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內容主要是關於作者因盲腸發炎而入院動手術過程中的所見所聞,以及對醫院文化和病患相互間尊重之探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